其实啊,不光咱们头疼,古人也很头疼,所以今天咱就来聊聊古代的年终总结都啥样啊,看看对各位呢有没有什么帮助。首先要说的是啊,古代的年终总结跟今儿不一样啊,咱现在写这玩意儿纯属是给头儿看的。

古代呢,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给皇上看,第二种给同事看,第三种呢,是给自个儿看,纯属是自免。
这里边最难写的呢,当然是给皇上看的工作报告,写太短肯定不合适,皇上容易怀疑你渎职,太长也不合适,万一碰上一个没耐心又没文化的皇上看你的总结后果不堪设想。明朝初年的刑部主事,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就遭遇过这回情况,特别喜欢引经据典写个文章,动不动就万字在咱看来啊,挺有文化,也是一种凑字的好方法。那年年终总结呀,他洋洋洒洒写了16000多字给朱元璋,看得是头昏眼花,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场怒斥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恶之,下令把于太傅拖出去暴打一顿,第二天让身边的太监接着念。最后这个总结出来了,一共就提了五条建议,是吧?朱元璋听完之后苦笑,啊,当大臣不容易,当皇上又容易吗?明明500字就能说清楚,老卢偏偏要整一大堆没用的,真耽误事儿。针对这件事儿,朱元璋就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

吴凡闻你们能用大白话儿就用大白话,能一句话说完就别两句话,要不然我看不过来。给同事看的年终总结就好写多了,因为这个年总结跟工作呀,这个没多大关系,写的都是一些没溜儿的要求。比如说王羲之,地球人都知道,他的字写得杠杠的,许多同僚朋友呢,就会找他要,自弄的他是苦不堪言。
后来王羲之教一年年底写了篇文章啊,专门给自己的朋友们看,意思大概就是呢,真希望我的字啊不受欢迎,别人不来求字,或者我能跑呢,有人求字儿走为上。不过这篇文章他那些同事朋友看归看,要还是照要不误。欧阳修也一样,这老头有一个特别爱好,特别喜欢查,也会查,特别有研究,自己呢,经常收到朝廷啊次的茶,也经常收到朋友什么菜香啊,梅尧臣那这些人的赠茶。有一年呢,可能是朋友王了还是怎么着,他收到的茶叶不多,于是乎呢,那一年年底他写了一篇文章,里边呢,特意提到今年时光过得太快,感觉自己越老,时间过得越快,喝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客人只给我送了十几次茶叶,希望明年呢,收到更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喝茶消遣,陪晚辈玩耍快活。

相比之下,范仲淹的年终总结就不是暗示别人送礼了,而是更多地表达感激之情。范文正公晚年己经被贬,逐渐进入半退休状态,这段期间呢,他就经常的做公益,创建百花书院,并且亲自讲学,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到处转转,四处旅游。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在当官期间大量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办了不少实事,退居二线之后,甭管走到哪儿,百姓都愿意把他请到家里。他也很有感恩之心,就把对别人的感激写进了年终总结。有一年他是这么写的啊,今年走了很多地方啊,收获不小。唯一有点儿不安的是百姓对我态度过爱戴,吃喝不收钱,他们土里刨食儿不容易,所以呢,我比较苦恼,除了这个。

给皇上和给这个同僚朋友看的年终总结,还有一种呢,完全就是给自个儿看,那勉励自己第二年呢继续努力。蒲松龄就是这样的人,他写聊斋志异的时候,光靠自个儿编是编不到这么多故事了,所以要到群众中去,到农村呢,听这个老农民聊天,听他们有什么离谱的故事传说,在从中获得灵感。所以在他的工作总结里呢,找故事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啊。有一年年末,他在自己的年终总结中啊,特意强调这一点,今年听到的故事数量不少,但质量不太好,有些故事情节重复,甚至逻辑不顺。来年呢,希望认识到更多会讲故事的人,这样我写书呢,也能写得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