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文山包种,揭开这杯台湾特色茶的神秘面纱

探秘文山包种,揭开这杯台湾特色茶的神秘面纱"/

文山包种茶(Wénshān Bāozhōng Chá)是一种非常有名的中国绿茶,它源自中国云南省的文山州。
以下是关于文山包种茶的一些关键信息:
1. "名称来源": "文山 (Wénshān)":指它产自中国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包种 (Bāozhōng)":这个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相传,这种茶最初由台湾茶农魏荫(字包种)改良而来。制作过程中,茶叶经过反复揉捻、干燥,并会进行“包揉”工序,使茶叶卷曲成半球状或卷状,同时进行“烘焙”,形成其特有的香气和风味。
2. "制作工艺": 文山包种茶属于绿茶,不发酵。 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关键步骤包括:采摘、杀青(高温停止酶活性)、揉捻、包揉(形成独特外形)、烘焙(发展香气和滋味)等。 烘焙是形成文山包种茶独特“清香”的关键环节。
3. "外形特征": 干茶条索紧结、圆直、匀整,色泽墨绿或翠绿。 由于包揉工艺,常呈半球状或卷曲

相关内容:


文山包种茶,为轻度半发酵乌龙茶,香气清扬,被誉为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和冻顶乌龙茶一样,都是台湾的特产,享有“北文山、南冻顶”之美誉。

干茶外观呈条索状,色泽墨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润带活性。

茶山产区

文山地区是台湾茶叶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包括了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南港等茶区。

茶叶产区群山环绕,四季分明,气候终年湿润凉爽,土地肥沃,适于茶树生长。

茶园种植青心乌龙等优良品种,所制的包种茶品质极佳,闻名海内外,被喻为茶中珍品,在世界茶叶市场中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工艺特点

文山包种茶以青心乌龙为原料,通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解块、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每年依节气采茶六次,其中以春、冬茶品质最好,文山包种在台湾茶里是发酵程度、焙火程度最轻的,所以叶底颜色青翠。

“叶底”就是我们喝完茶之后的茶渣,平时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叶底的颜色来区分发酵焙火程度,一般而言,颜色越深发酵焙火程度越高。

冲泡要点

冲泡文山包种茶所用器具、茶叶用量和水温与冲泡其他乌龙茶相同,一般采用紫砂壶、盖碗等具,冲泡前需要温杯洁具,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茶香。

宜高冲低斟。

第一泡冲水浸润洗茶,以令茶叶舒展,第二泡起饮用。可采取“韩信点兵”来回分倒入杯或“公道法”倒入茶盅,饮用完后,可以轻嗅杯底感受文山包种的香气。

历史典故

“包种茶”名称的由来,相传于距今150余年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茶农仿武夷茶的制造法,将每一株或相同的茶叶分别制造,再将制好的茶叶,每四两装成一包,每包用福建所产的毛边纸二张,内外相衬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或"包种茶"。后来辗转传到台湾省南港、文山等地。

该省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

本文来源:图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发布于 2025-08-30 04:28
收藏
1
上一篇:茶香飘台湾坪林——深度品味文山包种茶的魅力 下一篇:茶香飘溢·茶乡风情——台湾坪林文山包种茶品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