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缘何对中国情谊深厚?揭秘,泰国王室与民间多潮汕后裔的深厚渊源

泰国缘何对中国情谊深厚?揭秘,泰国王室与民间多潮汕后裔的深厚渊源"/

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而且缺乏事实依据。泰国对中国友好并非因为王室或民间多是潮汕后裔。
泰国对中国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多方面因素基础上的,主要包括:
1. "历史渊源:" 中泰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被誉为“中泰友好关系史上的黄金时代”。泰国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宗教(特别是佛教)和习俗的影响,许多泰语词汇、建筑风格、节日庆典等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印记。 2. "地理邻近与经济互补:" 中国和泰国地理相邻,共享漫长的陆地边界。中国是泰国最大的邻国和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泰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而中国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投资来源国。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是中泰友好的重要基础。 3. "政治互信与合作:" 两国政府一直保持着高层互访和战略沟通,在许多国际和地区事务上拥有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中国长期是泰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也在基础设施建设(如中老铁路)、减贫、公共卫生(如共同抗击疫情)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持。 4. "文化交流与民间联系:" 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泰国是佛教国家,中国佛教文化对其影响深远。大量的泰籍华人华侨和华裔在泰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天然的亲近感和纽带也促进了两国友好。但这并不等同于泰国王室或“多是”潮汕

相关内容:

泰国有一家企业,叫正大集团。它的创始人,谢易初,来自汕头。他最初在曼谷开的只是一家小小的杂货店。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家店会变成泰国最大的企业之一,业务遍布世界。他的孙子,谢国民,后来成了泰国的首富。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群人的历史。

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谢家是潮汕人,但我们属于泰国。” 这句话很简单,但里面装着几代人在异国他乡扎根、奋斗然后融入的故事。在泰国,像谢家这样的潮汕后裔有很多,他们在各行各业,从银行到地产,从食品到零售,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泰国GDP的七成,与华人经济活动有关。

每年农历九月初一到初九,曼谷的街头巷尾会挂起黄色的旗子,上面写着一个汉字,“斋”。这就是泰国的“九皇斋节”。许多泰国人把它当作自己的本土传统节日来过,但这个节日的源头,其实是潮汕地区的斋教信仰,是早年的移民从家乡带过来的。

这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它就像水滴一样,一点一点地渗透进去,最后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曼谷的唐人街,语言也是一种证明。很多老店铺的老板可能不会说普通话,但他们的潮州话却很地道,那种口音和语调,和今天汕头的街头听到的没什么两样。

据说,连泰国的国王,拉玛九世,也能听懂一些潮州话。他小时候在学校,最好的朋友就是潮汕人的孩子。他后来访问潮州商会的时候亲口说过,自己能听懂一点。这不单单是一句客气话,更像是一种根植于生活记忆里的亲近感。从那时起,潮州人在泰国,就不再被看作是“外人”了。

一些人的根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叫郑昭的人说起。他后来成了国王,但他的身份总被人议论。有人说他是“外人”,因为他的父亲郑镛,是一个从广东潮州来到暹罗的商人。也有人说他建立王朝后,政策太偏向华人移民。这些说法,都和他独特的出身有关系。

郑昭的父亲郑镛,早年在暹罗做生意,娶了一位当地的贵族女子,家里经营香料和瓷器。郑昭从小在暹罗的宫廷里长大,接受的是泰国的教育,但他同时也在学习汉语,读中国的《论语》。这种背景让他既熟悉暹罗的军队制度,又了解中原地区的治国方法。

这种双重文化身份,后来成了他最大的资本,却也成了他被攻击的理由。但他制定的政策目标都很明确: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农业,重新修建庙宇,整顿混乱的财政。他还大力鼓励海外的华人来暹罗定居,于是潮汕人、福建人、海南人,一批接着一批地到来。

这些人来了之后,有的做起了米行生意,有的开药材铺,还有的直接办起了银号。他们为这个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国家,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郑昭在位的时间不长,只有15年。这个他一手建立起来的王朝,根基还不够稳固。

国王也是人


在1767年4月,缅甸的军队攻破了阿瑜陀耶王朝的都城。那是一场灾难,王宫被大火焚烧,国王在混乱中被俘,整座城市陷入了恐慌和无序。有人选择逃亡,有人向缅甸军队投降,还有一些人趁着混乱四处抢掠,整个国家眼看就要灭亡。

就在这种时刻,郑昭站了出来。他当时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将领,带着几百个忠于他的手下,从一片混乱的都城中突围出去。他们一路退到东边的尖竹汶。当时,没有人觉得这几百人能做什么。一个华人的后代,怎么可能对抗士气正旺的缅甸大军?

可郑昭没有放弃。他在尖竹汶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重新集结起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他用潮州话和泰语混合着给士兵们训话,白天操练军队,晚上四处筹集粮食。有人劝他不要冲动,说缅甸军队刚刚取得大胜,势不可挡。他只了一句话:“亡国之痛,不可坐视。”

第二年,他带着这支拼凑起来的军队,开始了反攻。他的部队分三路,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最终成功攻下了吞武里,把缅甸的残余部队赶了出去。当时的暹罗,已经没有国王。于是,他就在吞武里登基称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开始着手重建这个破碎的国家。

为什么能这样


吞武里王朝在1782年就结束了。当时军中发生了政变,郑昭的部下,一位叫昭披耶却克里的将军发动了政变,郑昭的统治被推翻。很多人以为,潮汕人在暹罗的政治影响力,会随着郑昭的失败而终结。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发动政变的昭披耶却克里,自己也有一半的华人血统。他后来成了新的国王,也就是拉玛一世,开创了延续至今的曼谷王朝。他的父亲娶的妻子,是一位潮州商人的女儿。从王室的血脉上看,这种联系并没有因为王朝的更替而中断。

后来,拉玛一世的孙子,也就是拉玛四世国王,还曾公开承认过:“我的外公是中国人。”这条线索,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在官方层面,从郑昭到曼谷王朝的早期国王,华人的血统一直存在于泰国的最高统治层。这为后来华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土壤。

在民间,潮汕商人们也牢牢抓住了机会。特别是在19世纪中后期,泰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他们从最开始的街头小贩,一步步把生意做大。到了20世纪初,正大集团的创始人谢易初,就是那个时候从汕头来到曼谷的。他最初的成功,离不开那个时代的大背景。

泰国对于华人,态度一直比较宽容。和一些曾经出现过排华政策的东南亚国家不同,泰国政府在许多时期都鼓励华人入籍,参与到政治和经济建设中来。他们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不是看“谁是外国人”,而是看“谁能做事”。泰国后来的副总理、财政部长、内政部长中,都有潮汕人的后代。

泰国华人总数超过一千万,其中潮汕后裔占了绝大多数。

发布于 2025-08-29 16:28
收藏
1
上一篇:去泰国玩之前必知的10大攻略,轻松开启泰国之旅 下一篇:探索世界系列,第五十一站——泰国(面积51万3120平方公里)一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