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蓝光产品是智商税还是必需品?揭秘购买真相

防蓝光产品是智商税还是必需品?揭秘购买真相"/

“防蓝光”眼镜或屏幕贴膜到底是智商税还是真有用,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有点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它"不是绝对的智商税,但也不是对所有用户都必需或效果显著的解决方案"。是否购买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使用习惯和感受"。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分析,帮助你判断:
"1. 什么是蓝光?蓝光从哪里来?"
"定义:" 蓝光是可见光中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部分。阳光是蓝光的主要来源。 "人造光源:" 现代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电视、LED灯等)的屏幕也会发出蓝光。
"2. 蓝光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这些是商家宣传的重点)"
"干扰睡眠:" 睡前长时间接触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褪黑激素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关键激素。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影响。 "眼睛疲劳/干涩:" 长时间盯着屏幕,无论蓝光有无,眼睛都会因聚焦、减少眨眼频率等导致疲劳和干涩。蓝光可能加剧这种不适感。 "影响视力(有争议):" 关于蓝光直接导致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的风险,科学界尚无定论。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高强度暴露可能与风险增加有关,但日常电子设备屏幕的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如今,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

人们对电子设备

几乎“须臾不可离”。

日常用眼强度大大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近视、干眼症、

视疲劳等眼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以保护眼睛、

缓解视疲劳为卖点的

防蓝光产品应运而生。

那么,防蓝光产品

真的能保护我们的眼睛,

还是“智商税”呢?

什么是蓝光

蓝光是可见光的一部分,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太阳光中25%-30%是蓝光,我们常用的手机、平板、电脑屏幕、LED灯等电子设备发出的光线中也都含有蓝光。

波长400-450纳米之间的短波蓝光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对眼睛的危害较大。它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长期照射会产生自由基,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进而引起视力损伤,还可能引发黄斑病变、晶状体混浊等眼部问题。同时,蓝光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防蓝光产品是智商税吗?

防蓝光是最常见的防伤眼产品,如防蓝光眼镜、防蓝光屏贴等。大剂量、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会对晶状体、视网膜等造成影响,也会诱发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减少眨眼频率,进而影响眼表健康、加重干眼症状。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胡音医生介绍,实际上,蓝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不全有害。目前市场上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蓝光剂量均控制在低于标准的安全阈值,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因此一般人可以不必佩戴防蓝光眼镜等产品。

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已有视网膜病变或做过白内障手术的人,使用合格的防蓝光产品可减少对眼睛的刺激和损伤。也可选用墨水屏产品,屏幕不发射蓝光,也能减少出现干眼和视疲劳症状。

另外,

市面上很多电脑显示器、

平板电脑、电视机、学习机

都有“防蓝光”功能,

这些“防蓝光”功能

究竟有没有效果?

在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实验证明,屏幕“防蓝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用眼疲劳的效果。

但专家表示,电子产品的屏幕,使用的是人造光源,其中的蓝光成分更高,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无论使用何种介质,仍然会对眼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消费提示指出,防蓝光眼镜主要的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害蓝光对眼底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损伤,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近视。

护眼小贴士

建议多关注的用眼卫生。

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近距离用眼,采用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保持适当的观看距离。

尽量增加远距离用眼的机会,户外活动是获得远距离用眼的最佳途径,可以望远处的建筑、远处的山等等。

保护眼睛免受眼疲劳伤害的最佳方法是使用"20-20-20"规则定期休息:每20分钟,将眼睛转向至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持续20秒。

综合: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锦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珠海疾控

来源: 辽宁日报

发布于 2025-08-29 14:13
收藏
1
上一篇: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意见 下一篇:家庭适老化转型之路,从洞察需求到确立标准,共筑“有标可循”的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