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兴化寺园亭》
唐.贾岛
破却千家作一池,
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
荆棘满亭君自知。
如何理解记忆?
诗题:题兴化寺园亭。
兴化寺园亭:唐文宗时权臣裴度任中书令,大肆修造一处有水池亭阁的憩园。
此诗反映中唐“富者兼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地”的社会现实。
作者:贾岛。

诗词解析
第一句:破却千家作一池。
字面意思:毁坏近千家的田园,只为修建一处亭池。
破却:毁坏。
兴化寺园亭有多大?诗中没说。可从诗的第一句能得知“破却千家”侵占毁坏无数家的居所,目的是为了“作一池”,这“一池”仅仅是园亭中的一个小小局部,可想而知所建造的兴化寺园亭的规模之大。作者开篇用“破”与“作”,“千家”与“一池”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当权执政者的无情与骄奢。

第二句:不栽桃李种蔷薇。
此句明白如话,所修建的憩园不种有益的果树,而是插栽了只可观赏的蔷薇花。
“破千家、作一池”仅仅是为了栽种满园的蔷薇花吗?显然作者只是抓住了园中的一种景物,借以披露当朝官僚们竞相建造私人园林宅第,争奇斗胜的风气。
栽种满园蔷薇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三、四句: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字面意思:秋风起蔷薇花凋落之后,只剩满亭荆棘君自知。
后两句诗人借景讽喻,揭示待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之时,只剩满园荆棘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含蓄而深刻地讥讽权贵们,如此聚敛的下场如同栽种蔷薇花的结果一样,秋风过后,满目萧瑟,悲凉至极。

“池”字飞花令,诚邀各位师友围观。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扶苏带你学古诗,提升记忆妙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