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低人一等座”引争议,乘客权益与落差感如何平衡?

高铁“低人一等座”引争议,乘客权益与落差感如何平衡?"/

您提出的观点非常有道理。“低人一等座”这个称谓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暗示,容易让乘客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感和不平等感,这与高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所倡导的平等、便捷、舒适的理念是相悖的。
高铁车厢内的座位,无论是按车厢位置(如一等座、二等座、商务座)、按功能(如动卧、餐车),还是按预订情况(如动卧、卧铺),其设计初衷都应该是为乘客提供出行便利和服务。"座位本身不应该被贴上“高低贵贱”的标签,更不应该让乘客因为坐了某个“等级”较低的座位而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或被歧视感。"
目前,高铁座位主要分为几类:
"二等座:" 这是基础座位,满足大部分乘客的出行需求。 "一等座:" 舒适度更高,空间更宽敞,服务更细致。 "商务座:" 超高档座位,提供更舒适的体验和更周到的服务,价格也更高。 "动卧:" 动车组上的卧铺,方便乘客进行长途旅行。 "卧铺:" 高铁站之间的卧铺,供夜间出行的乘客选择。
这些座位分类主要是基于乘客对"舒适度、服务需求和价格承受能力"的不同而设置的,"并非基于乘客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或其他任何与个人品质

相关内容:


高铁上的“低人一等座”你知道是指什么?近期,不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购买了高铁一等座车票后发现座位被安排到了商务舱车厢内,本来以为捡到便宜,结果发现座椅和商务舱内的其他座椅明显不同,有些尴尬。

通常情况下,高铁列车车厢定位很清晰,商务车厢是商务车厢,普通车厢是普通车厢,两种车厢的座位不会“混搭”,持不同车票的乘客也不会“混坐”。在这种乘车环境里,无论是商务舱乘客还是普通车厢的乘客,一般都有公平感。

然而,去年起不断有网友吐槽“低人一等座”。铁路12306热线客服人员表示,出现这一情况是由于部分列车编组时会有“混座”情况,即商务座与一等座混合在同一车厢内。这两种座位不但外观明显不同,而且乘坐体验感有差异。

对某些商务座乘客而言,面对旁边的一等座乘客,或许会有一丝优越感;而一等座乘客,或因为自己的座位中间没有扶手,靠背也无法调节,与商务座有明显反差,心里会有不适感。这是网友吐槽的原因。希望引起高铁公司高度重视。

高铁公司这么做有其理由,即部分列车在编组时可能额定不能设置这么多商务座,所以出现“混编”情况。换言之,因商务座车票需求有限,商务车厢存在闲置浪费;而一等座车票供不应求,“混座”提升高铁客运量也方便旅客出行。

不过,这种“混座”安排恰恰忽略了一等座乘客的落差感、不公感,并不是最佳安排。从理论上来讲,为乘客提供平等、舒服的情绪价值才是高铁服务应有之义,反观“低人一等座”,不免会让某些一等座乘客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不可否认,在现代商业服务体系中,不少服务主体对待自己的客户的确存在“三六九等”,比如所谓的VIP、VVIP VVVIP就是部分商家区别对待客户的体现。这类现象虽遭遇质疑,但因属于商业服务而非公共服务,公众对其苛责不多。

但高铁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公众对其服务的平等性、合理性有更多要求和期待。这种平等性,不是说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的票价是同一个标准,而是说至少让同一车厢的乘客之间没有落差感,大家处在一个平等的公共空间。

这其实可以有一些技术性处理手段。比如,高铁商务车厢全部座位设置为商务座,让一等座位回归一等车厢。当部分商务座位车票没有售出,可以降价或者按照一等座票价卖给乘客,让乘客花一等座位的票价,享受商务座的舒适待遇。

在这种处理方式中,虽然高铁票价收入会受一些影响,但影响很有限,反而能给乘客带来舒适、平等的体验,能为高铁赢得口碑,为高铁服务形象加分。再如,可征求乘客和专家意见,对“低人一等座”进行适当改造以消除乘客尴尬。

近年来,高铁推出了越来越多人性化、革新化服务,比如,部分高铁动车实施“卫生巾免费试点”,高铁乘警为穿吊带的女乘客发放温馨小卡片、为乘客提供宠物托运服务、推出“银发专列”服务老年人群等,均收获了大量社会好评。

那么,在座位安排方面,商务座车厢、一等座车厢、二等座车厢也不该因为“混座”而让乘客尴尬。这是可以纠正的小瑕疵,就看是否整改、如何整改。期待高铁公司读懂网友吐槽,为乘客提供一种没有尴尬只有舒适的良好出行体验。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

发布于 2025-08-27 17:13
收藏
1
上一篇:男子29元抢购高铁商务座,免费获40元盒饭,网友惊呼,这旅行太值了! 下一篇:为啥黄鼠狼被誉为“黄大仙”?揭秘它的神秘本事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