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悦耳的驼铃声响彻,驱散了沙丘的寂静。空气中,乳香燃烧的袅袅轻烟飘散开来,散发着时隐时现的馥郁香气。突然,一阵狂风卷着沙粒呼啸而来,将黑衣女子的面纱高高掀起。

阿莱茵绿洲
《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摩擦神灯,航海家辛巴达升起桅杆上的风帆, 阿里 巴巴在藏宝洞前大喊着“芝麻开门”。
电视上风度翩翩的白衣连鬓胡须男子,黑纱裹着只露出深邃双眸的女人,精致雕刻的银质水壶中倒出香气浓郁的阿拉伯咖啡。
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汉 白玉 装潢着的纯白清真寺,高耸入云的尖塔,还有从空中俯瞰美轮美奂的棕榈树状岛屿。

谢赫扎伊德大清真寺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
恰如一半的黄沙漫地、荒无人烟,一半的 富裕 安宁、国泰民安。
地处国际新闻上最热闹的“ 中东 ”地区,阿拉伯半岛却是这一板块上难能可贵的宁静区域。在 欧洲 各国瓜分伊斯兰世界的时候,这里的大部分国家和部落因与 英国 之间达成了 和平 协议,因而被称为“停战诸国”。早先的这些沙漠大多是贝都因游牧部落的生活区域,捕鱼、采集珍珠和经商贸易是这里曾经主要的经济来源。直到石油的发现,带给了这个地区前所未有的财富和日新月异的改变。

阿布扎比

迪拜

沙迦

阿联酋

拉斯海马

马斯喀特
如今,这里俨然成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世界上最奢华的清真寺、世界最顶级的酒店、世界第一高楼、世界第一快过山车......想要体验金钱带来的美妙感受,这里是绝佳之选。
但是,仍然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探寻这片土地。远离富丽堂皇的酒店、绕过高低错落的建筑、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向着沙漠深处和海洋远端前行。去问寂寞的沙丘、问静谧的海湾,这片土地上,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昨天。
想要看到的,是这片土地的全貌。

法拉利主题公园
诚然,这片几十年前还是荒芜沙漠的半岛,相比隔海相望的两河文明诞生地来讲,着实年轻而稚嫩。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面积的沙漠之一,骄傲的贝都因游牧部落带着骆驼和羊,在气候严酷的沙漠中摸索前行,在沙丘边搭起帐篷,在绿洲边定居。正如Bedawin的本意,“沙漠居民”。
在石油经济之前,这里的城市几乎很难称之为“城市”,只有几间破旧的由泥巴和棕榈树建成的矮小房屋,狭窄而泥泞的街道和极其少见的机动车。1962年,第一船原油从 阿布扎比 运出,从此开启了一个现代化和繁荣的新时代。自那以后,城市和人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七个酋长国组成了联合酋长国,开启了阿拉伯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满街伫立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庄严地彰显着这个以信仰集结起来的庞大民族的无比虔诚。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并未减损这些清真寺的威严。一日五次,每当清真寺的吟诵声响起,男人们从街道的四面八方涌入祈祷室。此时此刻,这便是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事情。

德伊勒市中心商场
如果你会怀疑,这世间会有何种力量,竟会叫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却甘之如饴?
为何有人会为此每天五次,停下手边所有事情,一心一意虔诚祷告。会每天反复诵读那看起来颇有些复杂拗口的经文。会在每间房间里都设置着清晰的朝向“圣城” 麦加 方向的指示标志。会在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间从早到晚斋戒不吃不喝。会将去 麦加 朝觐作为一生必尽的义务。
当你来到阿拉伯世界,一切谜团都会解开。

马斯喀特

谢赫扎伊德大清真寺
11天,7座城市,1000多公里。走过两个国家、五个酋长国。这条路线虽不是人迹罕至,但也确实是通常游客不会选择的线路。在 沙迦 尚有国人踪迹,到了阿冶曼、 拉斯海马 和 马斯喀特 几乎很难见到黄种人的游客。远离了汹涌的人潮,便有了更多机遇去感受每一座城市独有的芬芳。
因为疫情,回程 上海 的航班被取消,被迫在 迪拜 又继续滞留了几天。下图的行程是出发前最初的计划行程。

一路走来,从海洋之滨到沙漠中心,再返回繁华的海边都市。在 沙迦 ,感受纯粹的伊斯兰信仰文化;在阿冶曼,体会沙漠湿地的自然生态;在 拉斯海马 ,看海水与火焰的遗世孤独;在 马斯喀特 ,寻《一千零一夜》的传说中的迷人情怀;在阿莱茵,感受沙漠中的清凉绿洲;在 阿布扎比 ,看信仰与艺术之光;在 迪拜 ,见证历史与现在。
抛开游人如织的世界第一高楼。有黄金镶嵌的酒店。偌大无比的水族馆和商场。
却邂逅了废弃多年的可以俯瞰城市的堡垒。夕 阳西 下波光粼粼的 阿曼 湾。夜幕中明月照映下的清真寺。
如梦似幻的阿拉伯,无论何时回想起来,都弥足珍贵。

马斯喀特
阿联酋
【壹·沙迦 Sharjah】
论历史和宗教的厚重感, 沙迦 最适宜作为阿拉伯半岛旅程的起点。
在 阿联酋 ,没有哪里比 沙迦 更加虔诚。
虽然距离 迪拜 的车程只有半小时,但这里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没有高耸入云的庞大建筑,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奢华氛围。唯有街道上更为密集分布着的清真寺提醒着我们:这里至今依然是 阿联酋 七个酋长国中教规最严格的一处,喝酒被完全禁止,裸露膝盖的裙子在这里甚至会被认为不敬。
于是,前往 沙迦 的路途之中,心中的敬畏感似乎多了几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 沙迦 为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之都。2014年,它成为伊斯兰文化之都。
如今,这里可以称之为 中东 地区的文化标志。 沙迦 之旅,便是一次探索 阿联酋 乃至阿拉伯的文化之旅。

沙迦
沙迦 Sharjah,字面意思是“升起的太阳”。在历史上,这里曾是整个海湾地区最 富裕 的城镇。正因如此,文化和艺术在此发源甚早。如今,这里大街小巷有很多博物馆、画廊、科学艺术中心等,密集程度在 中东 众多城市中遥遥领先。
如果说 阿布扎比 是 阿联酋 的经济中心,那么 沙迦 便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

沙迦

沙迦

沙迦
古兰经柱广场
偌大的空无一人的广场上,远远就能望到伫立着的象征伊斯兰宗教标志的 石柱 。
原计划前往位于 沙迦 的古兰经广场,据说广场上有一本《古兰经》的雕塑,用以纪念7个酋长国当年签署联合协议。但却被Google地图误打误撞导航到了这个广场,因为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甚至在周围连停车场都找不到。

沙迦
广场上,除了一位正在浇水的工作人员再无他人,马路上也只有几台施工车辆,寂静地仿佛闯入了禁地一般。
诚然,伊斯兰教不喜欢对象征物崇拜,也鲜少将他们所崇拜的先知的形象具像化,但本以为会如其他宗教重要场所一般的人头攒动,这里的冷清着实让人惊讶。

沙迦文化广场
金带一圈圈缠绕在广场正中心的柱子上,蜿蜒向上直至顶端,金带上以阿拉伯文镌刻着《古兰经》的内容。这部伊斯兰教的圣书,是全体信徒的行为规范。柱子底座的基石上,分别用阿拉伯语和英语书写着《古兰经》里的关键内容。阳光斜射而下,让庄严的经柱又被一层金色光芒所笼罩。

沙迦文化广场
石柱顶端的尖锐部分径直指向教徒们所尊崇信奉的“天国”。“Islam”这个词从字面意义来讲是“向安拉臣服”,人们坚信,在怀着虔诚之心去信仰并臣服之后,必定能够收获灵魂的安宁以及来生的幸福。

沙迦文化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