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是以采油著称的西亚沙漠国家,被赞誉为“沙漠中的花朵”。7个酋长国其中国土面积最大的是阿布扎比酋长国,占86.68%;排在第二位的是迪拜酋长国,占国土面积的5%;排在第三的是沙迦酋长国,占阿联酋国土面积的3.3%。

我们在阿布扎比下榻的酒店紧邻沙迦酋长国,粤华、鲁海、老伴和我晚餐后沿着海堤散步,景色不错,隔着海湾,对面一片灯光,宛若满天的繁星,海风吹拂,心旷神怡哟!不知不觉,我们一不小心,就从一个酋长国走到了另一个酋长国。夜色中,眼前这一片灯火是阿拉伯人所说的“黄金巴扎”,由于其外部波斯式蓝色马赛克装修风格,又被当地阿拉伯人称呼为“蓝色巴扎”。

夜间市场已经关门,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这里,当地华人将这个市场称作为“火车头市场”。市场分为上下两层,纵横交错有600多个店铺,黄金、白银、正宗珠宝、珍稀宝石、漂亮首饰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传统礼品、手工艺品、各种土特产在这里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相对来说,这里的东西比迪拜便宜,也可以狠狠地杀价。

站在沙迦“罗拉广场”看过去,这个市场真的很像一列长长的火车。留学英国的沙迦博士酋长将这个大巴扎前后门都设计成火车头造型,两列火车中间有连廊相通。火车车厢上面的“烟囱”是传统阿拉伯名居“风塔”的再版,说白了,就是阿联酋古代的“吹风机”、“土空调”。这个大巴扎的设计很有文化创意,看来沙迦被誉为“阿拉伯世界文化之都” 和“伊斯兰文化之都”,绝非浪得虚名。愿这“火车头”将沙迦酋长国带入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

罗拉广场周围的景色很美,有高高的纪念碑,有清真寺,还有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广场草坪很大,有健身的人群,还有一群踢足球的孩子们。

两群半大小子在草坪上踢足球,用衣服摆了两个球门,双方都很投入,很认真。我饶有兴趣的观看这群孩子踢球,偶尔还来上两句喝彩。孩子们看见我这个外国老头,奔跑过来和我拍照合影,非常亲热!

经过钟楼来到“古兰经纪念碑广场”,在中央街心花园各种各样的鲜花欢呼中,耸立着巨大的翻开书“古兰经”。这就是阿拉伯世界著名的“古兰经纪念碑”,沙迦城市标志。沙迦是中东文化名城,这里是沙迦文化中心,介绍说纪念碑是阿联酋7个酋长国签署建国协议的纪念,如果又称“统治者”,含义应该不止于此。
阿拉伯语“古兰”意为“宣读”、“诵读”。《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是伊斯兰教各学科和各派别学说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宣布的“真主启示”汇集,是“神圣的语言”,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公元644年,奥斯曼哈里发统一《古兰经》内容为“奥斯曼定本”,全世界穆斯林都用这个定本。114章,长短不一,最长的286节,最短3节,主要内容:信仰纲领和论争;宗教义务;伦理道德;教法律例;传说人物故事,这是穆斯林道德行为的重要准绳。

围绕着“沙迦古兰经广场”神圣的“古兰经”,四周都是代表沙迦酋长国最高权利的建筑。有着一对宣礼塔的这个建筑,不用猜就知道是皇家礼拜清真寺。阿联酋是阿拉伯国家,绝大部分居民是穆斯林,实行政教合一,伊斯兰教是国教。

沙迦号称“世界图书之都”,这位花匠身后的这栋建筑是沙迦国家公共图书馆。阿联酋外来劳工是当地原住民的几倍,像花匠这种卖苦力的活,本地人是不会干的。眼前这位花匠你看他是菲律宾人,巴基斯坦人,还是孟加拉人?

这栋建筑是沙迦酋长国的国家文化宫,沙迦号称“阿拉伯旅游之都”、“全球创意城市”,相比阿联酋其他酋长国,沙迦的文化旅游突出,在阿联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穿行于这些建筑之中,过马路时,中东土豪一辆跑车飞驰而来,差一点发生意外,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出外旅游安全是第一位的。
我们拍照背景的这栋建筑是沙迦国家大会堂,也人说这里就是酋长的办公楼,和皇家清真寺一样不对外开放。图书馆和文化宫对外开放,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到里面去转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