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长影旧址博物馆特效三棚
原来花千骨是这样拍的啊!
由长影旧址博物馆和新文化报联合举办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活动,于9月21日下午一点,在长影旧址博物馆新开的第三摄影棚举行了最后的PK赛。入围的十五位小选手中,有十三位参加了最后的角逐。


孩子们现场大显身手,有的穿上了民国时期的学生服、有的是蒙古族外套、有穿舞蹈服的,有扮成小红军的……孩子们表演跳舞、吹萨克斯、吹葫芦丝、唱歌、朗诵……各种才艺征服了现场的评委。同时这些孩子也成为了第一批体验长影旧址博物馆三棚——特效棚奇妙之处的幸运儿。
特效摄影棚
神奇!

孩子们开心体验特效摄影
21日,长影旧址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最后PK赛在第三摄影棚举行,这个第三摄影棚还没有正式与游客见面,不过已基本完成装修,目前正处于设备测试阶段,这次我们的小小讲解员很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体验者。


一进第三摄影棚,就被眼前巨大的绿色幕布惊到了,那感觉有点像乱入了另一个时空,这里是属于电影的世界,一台摄像机、四台超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机,从各个角度捕捉孩子们在绿幕里的动作,但是从电视屏幕中显示出来的,却是另一番场景,绿幕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长影旧址博物馆为背景的屏幕,孩子们的影像传奇地出现在这带点怀旧风的场景里,体验了一把特效拍摄的造梦传奇。

第三摄影棚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了当年原貌
这是如何做到的?据长影旧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使用的特效中的抠图技术,是现在电影制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尤其是仙侠剧,比如《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那些如梦似幻的场景都是这样拍摄出来的。
孩子们表现
惊艳!

比赛开始,第一位上场是8岁的杨黛希(上图),她的才艺表演是配乐诗朗诵《我的祖国》,小小的女孩穿着民国女学生的蓝衫黑裙,绑着两条麻花小辫,清朗的童音竟饱含着震撼心灵的力量。虽然小黛希有些小紧张,但表现得让人感动。

朗读诗歌的张潇予(上图)则以铿锵有力的声音,朗读了一首抗战题材的诗歌《永远的九岁》,字正腔圆,情感到位,打动了各位评委的心。

穿着一身抗联小战士服装的张铭芮(上图)让人印象深刻,诗歌朗读中还来了段快板,看得出准备得很用心,连服装都跟主题很搭。

四年级的王晋垚(上图)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帅哥,他被分到了C组,在长影旧址博物馆负责《五朵金花》的讲解,为此小帅哥还特意为大家展示了一段萨克斯表演,吹奏了一曲五朵金花主题曲,博得了众人的掌声。

11岁的邢家文(上图)有着超乎年纪的稳重,他别出心裁地用葫芦丝吹奏了一曲《军港之夜》,把在场的观众都带到大海边,随波荡漾着……



孩子们才华横溢
各显身手
评委认真观看
参赛的选手相互鼓励


在场的每个孩子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小小年纪表现出的沉着大气让人敬佩。但PK就是PK,比赛总有胜负,经过评委当场打分,工作人员现场算分,最后张潇予等六个孩子被授予长影旧址博物馆“优秀小讲解员”称号,其他的孩子也因表现出色获得了由长影旧址博物馆和新文化报社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

努力从来都不会被辜负,孩子们了不起!每一个努力的面孔都该被记住!
揭秘:幕布为啥是绿色的?
长影的第三摄影棚,始建于1937年,满映时期就已建成,现在的摄影棚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场地中间的绿幕与周遭古旧的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朴与现代的强烈冲击中,能感受到长影电影制片厂曾经的繁华,以及如今长影旧址博物馆振翅欲飞的力量。


第三摄影棚仍保持着当年的风貌
除了我们看得见的绿色幕布墙,第三摄影棚按照不同的拍摄需求,还设有白色幕布,主要是用于广告拍摄。至于幕布为什么是绿色的,因为绿色比较好抠图,所以特效棚里的幕布多选用绿色和蓝色,为的是抠图方便,您明白了吗?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主持人桥桥微信
或查询:qiaoqiaogu1234
电话:13843063107

大V
图文编辑
微信:17743079637

王十七
本文摄影
微信:15943095642
关注我们

关注品长春
带你认识热爱生活的人们!
扫我!扫我!

品长春
微信号 : xinwenhuawang
“品长春”寻人通缉令!
- “品长春”是新文化报旗下,以“吃、喝、玩、乐”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现寻找合作餐厅,合作商家,逛吃逛吃是我们的宗旨和口号。
- 我们的电话是13843063107,新文化报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快联系我们吧。
- “品长春”吃货群7群开群了,母婴5群和旅游2群正在招募中,想进群的朋友,快加主持人桥桥或是大V的微信,我们拉你进群,带你认识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