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宁寺是承德外八庙之一,这里香火旺盛、僧侣云集,据说祈福许愿十分灵验。

普宁寺是承德外八庙的瑰宝之一,建于清朝乾隆时期,是汉藏合璧式寺庙的典范!乾隆二十年,清朝军队摆平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的叛乱。到了冬天,厄鲁特蒙古四部来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为纪念这次会盟,乾隆仿照康熙与喀尔喀蒙古会盟建立多伦汇宗寺先例,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普宁寺。




整座寺庙平面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伽蓝,即寺庙。七堂一般是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


后半部分则是藏式风格,仿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一个曼陀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就供奉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中。


寺院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对称地分列两边。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有叫“螭”的龙头。寺庙中有“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





最后,来了普宁寺,一定记得转上几圈“转经筒”!据说,每转动一次经筒,就等于将经书诵读了一遍,这是藏族人民对藏传佛教修持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祈愿。转经筒转一圈,积累的福德就多了一轮。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