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宏大画卷,如诗如画的壮美风光

西部宏大画卷,如诗如画的壮美风光"/

您说得真好!西部的壮丽景色确实令人心旷神怡,宛如一首诗,一幅画。它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以下是一些西部的美景,或许能让你更感受到它的魅力:
"山川壮丽:" 喜马拉雅山脉的雄伟,昆仑山的巍峨,天山山脉的壮阔,还有连绵起伏的草原,都让人叹为观止。 "河流奔腾:" 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在西部奔腾不息,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湖泊如镜:" 珠穆朗玛峰下的纳木错,青海湖的辽阔,喀纳斯湖的神秘,都如镜面般映照着天空和山川。 "沙漠浩瀚:"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袤,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苍茫,都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民族风情:" 西部地区生活着众多民族,他们拥有着独特的文化、风俗和信仰,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魅力。
西部的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它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伟大,生命的顽强,以及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去西部走一走,看一看,亲自感受它的壮美和魅力!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前面三篇分别讲了长三角、河南和东北,在全国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里,这第四篇准备写一下西部。在展开之前,先大概说一下国家的战略。一级战略里面,有“双循环”和“一带一路”,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级战略里面,有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京津冀一体化、东北振兴、中原崛起等。三级战略里面就是成渝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等。每一级的战略都要服从上一级别,每一级别都是对高层级战略的落实。这次要讲的就是二级战略里面的西部大开发。上次写东北三个省的时候,我已经有些吃力了,这次,涉及到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我更是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但人总是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哪怕结局不是很完美,但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收获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我会刻意逃避困难,比如刚坐下来半小时,我就想起来吃个水果,喝口水,或者陪娃玩一会儿,其实,这都是我潜意识里的逃避。人的本能就是逃避难点,我也无法逃脱本能。12个地区,按写河南的逻辑,每个省都可以单开一篇,而河南我从搜集资料到写完,花了五六天,西部要按这种写法,估计要写到国庆节了。这次是在看了一个星期的资料后,我才开始动笔,可见,什么事都需要过程,不是点石成金变魔术就能出来的,时间、体力、脑力、还得考虑情绪的变动,有没有灵感,加上最近又是高温,那个热啊,你看,要是想给一件事找后退的理由,太多了。不扯了,入正题了。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全国国土面积70%还多,总人口占全国近30%,与10多个国家接壤,包括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可以这样说,除了与东北接壤的朝鲜,中国的陆地边境线全在西部。之前我甚至没注意过,甘肃与蒙古接壤,新疆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以前每次听到阿富汗战争就觉得离我们很远,谁曾想竟是邻国。可见,西部省份承担着多么重要的边防任务。西部大开发的面积比欧盟27国、东盟10国的面积还大,几乎是它们的1.5倍。写完西部,从面积上就相当于讲了一大半的中国故事了。西部有多重要呢,中华文明的源头就在那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源头也在那里。当年的原子弹,就是在西部的沙漠里研制出来的。生态屏障、文明源头、国防纵深、能源安全、通道枢纽、经济引擎,这就是大西部对祖国最完整的奉献。

我对西部的第一憧憬还是源于古诗,尤其是边塞诗,我甚爱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我多少也算是个情感丰富,略带点文青风骚气质的男人,我非常喜欢边塞的意境,哪怕是孤独的,苍凉的,悲壮的,悠远的,都让我沉浸其中。我自己也写过边塞的诗,当时写完后的感觉就像是,压抑在心里许久的愁闷,一下子洒向了大漠星空,而我犹如浪迹江湖的侠客,就持剑坐在沙丘之上,仰望那片星空。我有好朋友在那边,我老跟他说要去甘肃看月牙泉,但一直未能成行。近两年在网上看到月牙泉边人山人海,距离我心中那种孤寂苍凉的意境也越来越远了,我又不想去了,只能徒留感叹。人生啊,真该想干就干,不然就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除了诗的引子,还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的故事,也有我对西部的印象,尤其是“河西走廊”这四个字,抽象又具象,给我无限的遐想。嘉峪关内尽是烟火,玉门关外只剩思念。当我写下这两句话的时候,我的眼中不禁有些湿润,仿佛我是从千年之前的那里穿越到今世。通过早年做西安的文旅项目,我了解的唐长安,通过《白鹿原》,了解了黄土高原上的呐喊。通过三国演义、三星堆了解的巴蜀文化,通过陈渠珍的《艽野尘梦》,了解的西藏原始秘境,通过明朝木府土司了解的云南。出于对190多年西夏王国无单独《西夏史》的好奇而了解的宁夏。通过《狼图腾》了解的内蒙古,书中描写的未曾破坏过的天鹅湖,那种绝美画面,虽已读过二十余年,我至今难忘。通过王阳明平乱的故事,了解的广西。上大学时,我两个最好的哥们儿在贵州读书,通过他们放假回来给我带的苗银手镯、苗族帽子、葫芦丝以及他们讲述的斗牛场景,我了解的黔贵风情。这就是文化层面,我与西部的接触,断断续续,跨越二十多年的时间线,有的浅,有的点,有的已模糊不清,但在我心里已经跟那里结缘。中国56个民族,西部有53个,民族多元性延伸出文化多元性,多元文化经历千年岁月糅合共铸了中华民族文化,文化是国家存续的根基,民族认同的本质是文化认同,民族的向心力源于文化的同频共振。想想那些边塞诗中,上演过多少保家卫国的故事,守护自己的国家,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基因。苍黄青绿又碧蓝,悠悠西部的历史好比“酒泉”,亦酒亦泉,涓流不止,浓郁留香。千年风雨的西部大地,孕育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血脉传承。

西部的山水极富天地之美,光听名字就让人神往,比如黄河的正源叫卡日曲,长江的源头往上依次是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金沙江和通天河乍一听名字,每条河的形象就能浮现在脑海中,神奇的是沱沱河,我虽不知道“沱沱”二字之意,但就是觉得沱沱河很有吸引力,光名字就能让我觉得它是粼粼又潺潺的样子。还有澜沧江,我从未去过,但听到这个名字,就有种波澜壮阔,沧浪之水的感觉。湖泊有纳木措、羊卓雍措、喀纳斯湖、赛里木湖等,只怪我修辞能力有限,对于这些名字我只能一个美字夸所有,那是一种意境深远而非一眼望穿的美。

西部山脉纵横,每一座山都承载着呵护中华儿女的使命。昆仑山中有昆仑,中国的文字太有魅力了,听到“昆仑”这俩字,就是不识字的人也能感受到大气磅礴,神圣庄重之意,再加上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还有毛主席的“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更为昆仑山增添一种天地豪气的精神内涵。昆仑山在中华文化中被视为 “万山之祖”,是神话传说西王母的源头。贺兰山也同样吸引着我,最先触动我的就是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还有“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现实中的贺兰山下是一片塞上江南,犹如唐代韦蟾笔下“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盛景。你看,曾经美好的,千年以后,仍旧美好,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美好吗?也正是诗中的贺兰山,让我有了强烈的冲动,要去一趟宁夏,一览曾经的大夏美景。青藏高原及周边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拥有全球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群,占中国冰川总量的 80% 以上,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河的源头,被称为 “亚洲水塔”。这些山脉的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和降水,支撑了中国东部、东南亚、南亚超过 10 亿人的用水需求。如果你不觉得这有多重要,设想下,这80%的冰川水要是在国境之外,比如阿三那里,我们动不动被人拿水源卡脖子,你就知道我们的祖先有多疼爱我们了,选了这么好的地方繁衍生息。祁连山、贺兰山等山脉阻挡了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东扩,保护了河西走廊、宁夏平原等农业区;天山的冰川融水滋养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遏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张,维持了南疆的生态平衡。秦岭作为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冬天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素有“华夏龙脉”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如仰韶文化、周秦汉唐文明。横断山脉孕育了藏族、彝族、纳西族等多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茶马古道、藏传佛教文化圈。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藏族同胞心中的 “神山”,冈仁波齐峰被佛教、苯教视为 “世界中心”;天山在维吾尔族文化中是 “圣山”,承载着游牧文明的记忆,西部的山已成了中华儿女精神图腾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在国防及国际政治方面,西部山脉多位于中国西南、西北边境,是国家领土完整与边境安全的天然屏障。喜马拉雅山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边界,其高海拔、复杂地形构成了天然的国防屏障;阿尔泰山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的界山,保障了西北边境的稳定。西部山脉控制着亚洲主要江河的源头,如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在水资源安全、区域合作中具有战略话语权;比如湄公河流域的东南亚国家,他们的母亲河上游是我们的澜沧江,当然我们是大国担当,不会像阿三那样不讲武德断水放水对待巴铁,但是,关键时刻你不能挑战我的底线,你得顾忌下我手握你们的“生命之源”,我不会做什么,但我有能力去做什么。

除了山河,西部还有草原、湖泊、沙漠、湿地等,这些生态孕育了成千上万多样化的物种,其中一些都是独特和濒危种群。比如动物里有大熊猫、金丝猴、雪豹、藏羚羊、蒙古野驴、黑颈鹤、东方白鹳等国宝或者濒危物种,植物里有红豆杉、望天树、珙桐等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西部堪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心脏”。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篇幅讲西部的生态,因为从规模、特质、作用方面它的地位太重要,西部的生态是中国生态的核心保障。同时这里不止是水源、物种、气候、地理、地质等物质层面的生态,更是依托于这些物质生态,所体现的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信仰的精神层面的生态。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不再破坏,要保护好,比如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我们母亲河的源头。其次就是大修复,把曾经因粗放发展而遭到破坏的生态修复好,比如对落后高污染的产业进行更新、矿山治理、沙漠化草地治理等。

按前几篇的逻辑,到这里我就要开始分析产业和经济问题了,但是对整个西部来说,不能这么去写,以经济上的亩产论英雄,对西部省份不太公平。这里只能讲讲势,不能论产量。如果把国家缩小成一家企业,则有搞研发的,有搞生产的,有负责销售的,也有搞售后的,不能说销售部门挣回来的现金流最多,就说其他部门不重要,应该是各司其职,唇齿相依,互相支撑、合作共赢。所以咱不要去抬杠,觉得四省财政济全国,对四省不公平。西部12个地区,除了重庆、四川、陕西可以强调产业核心、经济引擎,像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等,国防、能源、生态等战略意义与产业引擎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公元前138年起,汉武帝使张骞通西域,遣霍去病开河西,陆续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河西四郡,徙民实边,发展军屯、民垦,促进了河西走廊由游牧向农耕的转变,开拓了中西贸易的“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陆上 “丝绸之路”达到繁荣的顶峰。2015年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时代的 “一带一路”战略正式开启,整个西部,都纳入到这一宏大的战略中。而西部大开发战略,最初是在2000年开始提出若干措施,2003年提出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到2020年,国家再次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彼此支撑,深度融合。西部大开发提出的背景是东西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如果不发展西部,可能将面临两种结果,其一是西部人口往东部大量转移,造成西部边境空虚的状态,为国防造成很大压力,历史上汉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施行移民充边、边境军屯等制度,都是出于国防考虑。另一种结果是东部承接不了大量人口,西部又无法就地解决贫困问题,那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还有一种考虑就是国家安全战略纵深问题,毕竟把所有的产业和设施都集中在沿海,一旦发生战争,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抗战时期,往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和西北的陕西、甘肃、重庆“大后方”迁移工业、学校、人口等。偌大的一个国家,不预留退路是不可能的,西部大开发,也类似当年三线建设的延续,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西部山窝窝里,更利于辗转腾挪,防御敌人的进攻。所以从共同富裕、国防、战略纵深等层面,西部大开发是非常有远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一带一路”从国家层面,是为了解决海上线路的卡脖子问题,马六甲海峡成为大漂亮拿捏我们的软肋,重新打通欧亚大陆通道,是为国际贸易留的后手。另外也是广交朋友,争取全球治理话语权,不是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大漂亮说的算。国内层面, “一带一路”的提出,将解决中国“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开放失衡问题,将西部从“开放末梢”转为“前沿阵地”,为西部大开发注入超强动力。

而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提出以及近几年的实际落地建设,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动力。这里简要介绍下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是“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由此可见,由重庆往南的出海口会打通。辐射延展带则为“强化主通道与西北地区综合运输通道的衔接,联通兰州、西宁、乌鲁木齐、西安、银川等西北重要城市。”如此下来,整个西部从西北新疆向南到广西北部湾都会贯通起来,铁海联运,多式联运,将极大降低西部产品的出海成本。2025年1月-5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2.27万标箱,同比增长24%;货值超222亿元,同比增长15%。2024年10月15日,重庆正式开启首趟“东盟快班”,从越南河内出发到重庆团结村编组,经渝州海关检验后直接搭乘中欧班列(渝新欧)驶向波兰马拉,全程25天。“东盟快班”的成功,标志着未来西部将成为欧洲直达东盟的重要通道。至此,回头一看,发现“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简直是相辅相成,完美契合。

2025年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这里,就不得不提下西部省份对全国能源的贡献。自从大漂亮试图以碳排放这一阳谋来抑制中国崛起,我们国家就制定了明确的碳排放、碳中和计划,绿色转型已是必须执行的事项,而西部则承担了清洁能源的主要职责。西部的太阳能、风能、水能蕴藏量占全国 70% 以上,是中国实现 “双碳” 目标的核心支撑。2024年西部省份发电总量约 3.8 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40% 以上。其中新能源发电量总计约 1.1 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新能源发电量的 45% 以上,预计2025年西部地区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突破50%。2024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9247亿千瓦时,其中西北外送电量占比38.5%,2024年全国完成跨省输送电量2.0万亿千万时,其中,内蒙古、云南、四川、新疆四省净输出电量约7374亿千瓦时。我国目前已投运的35条“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有20余条发源于西部地区,“西电东送”已成为我国东部、中部用电的保障。

绿色能源中,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燃烧后碳排放比煤炭低 40% 以上,几乎无粉尘污染。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呈现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的格局:新疆、青海、四川、陕西、甘肃等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占全国 70% 以上,如新疆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是核心气源地。“西气东输”累计输气量已超 7000 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准煤约 9 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 15 亿吨、二氧化硫排放超 1 亿吨,直接推动东部地区天然气消费占比从 2000 年的 2.4% 提升至 2023 年的 11.5%,成为中国能源结构向 “清洁化、低碳化” 转型的关键支撑。

人工智能时代,竞争的最后考验的就是电力和算力,我国东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数字经济核心区,数据中心(IDC)占全国 60% 以上,算力需求年均增长超 20%,但面临土地紧张、能耗指标受限、电力成本高等问题,而西部土地广阔、气候凉爽,利于数据中心散热,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水电富集,具备承接算力的天然优势, “东数西算”已成为另一个国家级跨区域资源调配战略工程。比如在贵州,“东数西算”工程吸引华为、腾讯数据中心落地,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中,五个在西部,分别是成渝片区、内蒙古、甘肃、贵州及宁夏,而青海、新疆、云南也紧跟其后,算力产业蓬勃发展。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总结下来,未来的西部将是全国的主要能源供应基地,如果把东部中部比作发动机,西部则专门为发动机供油、供电。西部在国家大战略中除了承担“一带一路”的大通道、国家能源安全职能,自身的产业也不可忽视,虽然没有长三角、珠三角那么雄厚,但实力也不可小觑。202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8.7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1.3%,成渝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8.7万亿元,占西部地区的比重约30.3%。西部的产业能级大概是三个层级,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核心的四川、重庆为第一阶梯,起到西部龙头带动作用,第二阶梯是陕西、云南、广西、内蒙古、贵州、新疆,然后就是甘肃、宁夏、青海、西藏。产业类别除了前面提到的清洁能源和算力,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电子信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其他的还有各省特色产业比如煤炭化工、纺织服装、有机农产品等。举两个例子,四川省2025年工作报告中提到:“……研制出首款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发射入轨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确认第一个超级宇宙线加速源……”,再看宁夏自然资源介绍中提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钽铌铍、电解铝、金属锰产能全国领先;晶硅棒(片)、工业蓝宝石和锂电材料规模化生产;碳化硅、活性炭、炭素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是打造化工、金属、电池、碳基等新型材料的重要保障。”你看看,一般人都听不懂,“钽铌铍”这仨字我一对半都不会念,但就是觉得非常牛,是真的牛。四川、重庆的产业可能是铁砂掌或者天马流星拳,一掌一拳打出去,整体上杠杠的,其他省份的产业则是一阳指或二指禅,我不是五根手指都强,但我总有一根、两根手指最强,就是这个最强,支撑了我们国家的某个行业遥遥领先或者某类产品不被卡脖子。

西部各省的发展定位中,关键词有:通道、门户、枢纽、开放桥头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边疆安全屏障、能源基地、战略资源基地、创新高地、增长极、科技创新中心等。从定位上有共同的使命,比如生态、能源、国防,也有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特色的职能。本文没有对每个省具体的产业、总体定位展开去讲,是因为官方信息上都有,这里只讲下总体的情况,我们只需要相信大势,相信国家的执行力就行。不管是从决策科学性、执行力、坚持长期主义,还是宏观站位高度,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已经做得非常非常好了。举个例子,在2003年发布的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中,有利条件部分提到:“水能、石油天然气、煤炭、稀土、钾磷、有色金属等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光热条件较好,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看看现在,西部的清洁能源水电、光电、风电的发展能级,是不是就是在发挥二十多年前分析的优势。再看旅游,西部的生态和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国民的心灵栖息地。规划中还提到“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是我国通往亚欧一些国家的重要通道,具有发展周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区位优势”。今天的“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不就是对这一优势的落实吗。另外还提到“发展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信息应用”、“加强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数字化先进制造”等。那可是22年前的规划,电子商务、数字化制造在我们国家都还是萌芽期,萌芽即提战略,这是相当考验决策的科学性的。我是在2012年左右才接触到的地理空间相关的软件,而现在省、市、县每个级别的地区,排第一位的总体规划主题就是“国土空间”。现在发生的事,不就是我们国家长期、有序、科学的落实宏观规划的最好见证吗。

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可能感受不到国家的宏观战略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影响,但是你想想,如果在炎热的夏天,有空调却没有足够的电力运行,我们还能在办公楼里安心工作吗?晚上还能睡得着吗?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国家比我们能更低价、更充足的用电了。我们总以为电力是不缺的,可以随时、随便消费的,其实这背后是多少风车在一圈圈旋转,多少块太阳能板在沙漠中伫立,多少江水从高处跌落,又加上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突破,能保证电量瞬间供应,而不是停电后需要长时间等待的煎熬……一切便利的背后,都是无数默默的付出。时代变幻,风起云涌,人性、制度、规律,生活中苦乐参半。在战略执行层面,我们国家已经把能打的最好的牌打到了极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和相信。西部宏大,如诗如画。山水雄壮,苍穹无极。诗中有岁月的故事,画里是时代的繁花。苍穹之下,烟火万家;极目之远,无数双倔强的翅膀在奋力扇动着梦想。

发布于 2025-08-23 16:28
收藏
1
上一篇:楹联中国行丨致长安,一封穿越千年的14字情书 下一篇:楹联中国行丨长安情韵,一封写给古都的14字深情“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