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创世
《圣经》上说上帝用了五天的时间创造天地万物,第六天又用地上的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第一个人亚当,并给亚当建了个住所,取名“伊甸园”。亚当不甘寂寞央求上帝帮他创造一个女人,以便可以出双入对。上帝取出了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塑造成了女人的模样,这便有了夏娃。

亚当夏娃
人类由亚当和夏娃繁衍开来,不知过了多久,上帝突然发现他亲手创造的人类很多都坏了心肠,他便想着要重新改造人类,上帝决定把心地善良忠诚可靠的人留下,而其他的打算全部毁灭。于是上帝命令好人诺亚开始建造大船,当船修好时,上帝制造了一场大洪水,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各种动物雌雄各一对登上了大船。洪水过后,陆地上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只剩下诺亚一家和登上大船的其他生命得以存活,这便是《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和诺亚方舟的故事。

诺亚方舟
关于史前的这次大洪水,不光是《圣经》里有过记述,在很多古人类文明的记录中都是存在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古希腊文明、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和玛雅文明都曾出现过与之相似的描述,在中国的许多古代典籍里也能找到关于这次洪水的记载。《山海经·海内篇》记载“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淮南子·览冥训》里写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圣经》和《山海经》两部著作中的记述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现在也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比如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伏羲女娲;他们的居住地一个是伊甸园,一个是昆仑山,而这两个地方都有四条大河从中流过;还有《圣经》里连通天堂的巴别塔和《山海经》里支撑天界的不周山等等等等,这些相似的记载给我们提供了无数想象的空间,这些究竟是偶然还是他们的本质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这很值得我们去不断的探索。

关于这次史前大洪水的传说或者记载在时间和内容上更是如出一辙,我们可以大胆的得出一个结论,这次史前的大洪水确实发生过,可能是地球上一种未知的巨大能量所致,也可能是地球表面的大冰层融化使海平面大幅上升引起。不管怎样,经过这次洪水以后,诺亚的全家得以幸存,诺亚夫妻在阿勒山一带定居下来(今土耳其东部),在诺亚500岁的时候夫妻二人生下了三个孩子,分别取名闪、含和雅弗。
希伯来人的先祖
随着三个孩子的降临,人类的族裔开始有了分化,闪成为后来希伯来人、阿拉伯人、亚述人的祖先。含成为埃及人、非洲人的祖先。而雅弗则成为波斯人、希腊人、印度人的祖先(也就是后来的雅利安人)。

随着族裔的分化,人类最早的文明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诞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大河在亚洲西部的中间地带创造出了肥沃的平原地带,在两河之间的区域,古巴比伦王国开始兴盛,到公元前19世纪,汉谟拉比国王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也是世界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数千年后犹太人在建国的道路上将这句话融进了民族的血液里。

到公元前18世纪,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名城吾珥(也叫乌尔)有一群游牧的牧羊人,这群人的首领叫亚伯兰,有一天亚伯兰正在牧羊时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对他说“我是上帝,你被我选中了,我将赐福你和你的族人,应许你到一个神圣的地方生活--迦南之地(今巴勒斯坦地区),你带着你的族人去那里生活吧,你只要追随我,虔诚的信奉我,相信我是你们唯一的神,我将保佑你的后代兴旺发达。”并且上帝还给亚伯兰改了名字,叫做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

得到上帝指示的亚伯拉罕立即行动,带着族人沿幼发拉底河北上前往迦南,亚伯拉罕跟他的族人先是到了哈兰(今土耳其境内),随后折向西南,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了迦南之地。当地人称亚伯拉罕和他的族群为“哈卑路人”意思就是“渡河而来的人”后来译作希伯来人。

行割礼
上帝对于亚伯拉罕和他的族人非常满意,上帝告诉亚伯拉罕,以后出生的每一名男性在出生第八天的时候都要进行割礼,用来切除身体和外界的污秽,使内心获得洁净和改变,以此来作为你们是上帝选民的标记。这就是希伯来人和上帝延续了几千年的“割礼之约”。
亚伯拉罕在离开故土的时候已经75岁了,但是他的妻子撒拉却一直未能生育,在撒拉的支持下,亚伯拉罕娶了撒拉的女仆夏甲。夏甲是撒拉的埃及侍女,当初亚伯拉罕带领族人前往迦南的路上曾穿越西奈荒漠到达过埃及。有了新妻子的亚伯拉罕果然没有辜负撒拉的好意,在亚伯拉罕86岁的时候,夏甲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以实玛利。

以实玛利出生后的第14年,这时候的亚伯拉罕已经100岁了,撒拉终于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以撒。
本是同根生
以撒虽然是嫡出,但毕竟夏甲生下长子在前,未来的继承权问题就成为亚伯拉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此时的撒拉开始怂恿亚伯拉罕赶走夏甲和他的长子以实玛利,正在亚伯拉罕左右为难之际,上帝又来了,上帝对亚伯拉罕说“你不必为此事发愁,凡是撒拉对你说的话你都应该听从,因为撒拉生的才能称为你的后裔,至于夏甲的儿子,我也会使他的后裔成立一国。”

被赶出家门的夏甲和以实玛利
在上帝的指导下,亚伯拉罕把夏甲和他的儿子以实玛利赶出了家门,夏甲带着儿子出走埃及,途径沙漠口渴难耐,上帝为了帮助夏甲指示大天使加百列变出了一口水井,夏甲母子得已存活,上帝告诉夏甲,一定要好好抚养你的孩子,我必让他的后裔成就大国。这口水井就是现存阿拉伯半岛圣城麦加的圣泉“渗渗泉”,也叫扎目泉。
喝过泉水的以实玛利变的非常强大,长大后成为一名技艺超群的弓箭手,常常带着自己的族人外出行猎并且次次都满载而归,以实玛利也娶了一位埃及姑娘并且生下了12个孩子,后来这12个孩子建立了12个部落,每个部落都兴旺繁盛,他们成为后来阿拉伯人的祖先。后来创立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也承认自己是以实玛利的后裔,阿拉伯人所称的先知易卜拉欣其实就是亚伯拉罕,都是同一个人。亚伯拉罕就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祖先。
在迦南定居下来的希伯来人开始在此繁衍,撒拉在127岁时病逝于希伯伦,亚伯拉罕则活到了175岁。
值得一提的是,也就是从此开始,同属闪族看似是兄弟民族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道扬镳,《圣经》里的记载固然有神话传说的色彩,但是从地缘角度来看,二者的分裂其实是生产方式上的分野,不同属性的地理单元变化出来不同的民族属性。犹太人向往农耕生活便留在了“富饶”的迦南之地,而选择了继续以游牧为生产方式的另一部分人则成为了后来的阿拉伯人。

古迦南
这就是《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和亚伯拉罕率领族人迁往迦南的记载。从记载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古希伯来人并非是巴勒斯坦地区的土著,而是来自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当时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流行的都是多神崇拜,抛开圣经里美好的传说,亚伯拉罕所属的部族很可能是受到统治阶层的迫害或者是严重的自然灾害才不得不沿着大河迁徙,当时的迦南所处两大文明的中间地带,迦南地区已经有了很先进的农业种植和水利灌溉技术。希伯来人的迁徙不过是游牧部族向农耕文明的自然过渡。
希伯来人的一神教信仰也并非与生俱来,跟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样希伯来人也是经过了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的漫长过程,犹太人信奉的上帝耶和华只不过是亚伯拉罕所在的部族信奉的众神中的一个,《旧约》记载,亚伯拉罕朦胧中相信众神中有一个更有力量的主神指示他前往迦南,更进一步猜测,耶和华仅仅是亚伯拉罕及其子孙的上帝,也就是亚伯拉罕氏族的保护神并非部落神,这种猜测在《旧约》里也能得到印证,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并不认同耶和华是自己氏族的上帝。至于最终希伯来人一神教的确立,那很可能是定居迦南后亚伯拉罕及其子嗣为了方便统治进行的一系列统战政策。这种可能也在犹太人的先祖希伯来人的经历中一再得到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