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璀璨明珠,西宁机场盛大投运,展现一线国际机场风采!

青藏高原璀璨明珠,西宁机场盛大投运,展现一线国际机场风采!"/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西宁机场作为青藏高原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其正式投运并达到一线国际机场的标准,确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标志着:
1. "区域枢纽地位提升:" 西宁机场将更好地连接青藏高原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提升其在国家及区域航空网络中的战略地位。 2. "改善交通连接:" 将极大地方便旅客进出高原,缩短飞行时间,降低交通成本,促进旅游业、商务往来和人员交流。 3. "促进区域发展:" 更好的航空基础设施有助于带动青海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吸引投资,促进资源开发和产业升级。 4. "提升服务标准:" “一线国际机场风范”意味着机场在硬件设施(如航站楼、跑道、机位等)、软件服务(如安检效率、贵宾服务、商业配套等)以及管理水平上都达到了国内领先甚至国际标准。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成就,相信西宁机场的正式投运将为青藏高原的开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内容: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今天正式投运,此前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于上半年陆续投运,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运后也为今年西北全新航站楼投运潮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自2025年8月7日起,西宁机场所有进出港国内航班将在T3航站楼运营,原T2航站楼将暂停使用,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班将继续在T1航站楼运营。

过去西宁曹家堡机场的T1,T2航站楼又老又小每年暑运几乎都是超负荷运营,宽体机根本停不进航站楼里,只能停靠远机位。

一些窄体机也因为航站楼自身廊桥不够多,而被迫停靠远机位,另外航站楼内没有足够的椅子供候机乘客休息,以及其他的服务保障设施都过于老旧,随着西宁机场T3建成投运,机位数也由过去的34个增至如今的75个,机位数量翻了一番,一座新的现代化T3航站楼重大利好来往的旅客。

同时,建成15.8万平方米T3航站楼与17.3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无缝衔接,将使曹家堡年旅客保障能力将从700万人次增至2100万人次,年货物保障能力从4万吨增至12万吨。

从空中俯瞰,T3航站楼外观形似高原精灵——黑颈鹤,呈展翅飞翔之姿。

步入航站楼出发大厅,文化味足。蕴含“三江汇聚”寓意的三条指廊,以及由三条蜿蜒起伏飘带构成的航站楼主景观“中华水塔”,让人联想到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的雄浑粗犷。

此外,出发厅东西两侧设置黑颈鹤、白唇鹿景观雕塑,中间设置雪豹气模区,到港通道墙面设置《唐蕃古道》《在那遥远的地方》5组艺术作品等。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小时航班时刻容量大幅提升,将彻底打破制约航班增长的资源瓶颈,进一步强化西宁至重点城市“空中走廊”建设。

截至2025年8月3日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显示,西宁反超澳门进前50名,2025年累计旅客吞吐量/年旅客吞吐量历史记录占比61.66%,相信三期建成投运后,下半年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将再上一个新台阶,突破新的历史记录。

西宁机场近期按照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万吨、飞机起降12.8万架次的需求进行规划设计;远期按照满足2045年旅客吞吐量3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万吨、飞机起降23.5万架次的需求进行规划设计。

回顾历史,西宁机场从1991年12月建成通航,2005年扩建了T1航站楼,2013年二期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2025年三期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

其中T2航站楼使用面积4.2万平方米,是T1航站楼使用面积的4倍,T3航站楼使用面积15.8万平方米,是T1航站楼与T2航站楼使用面积总和的3倍,T3航站楼投运后,西宁机场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将满足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次使用需求(远期2030满足年2100万人次使用需求。)

为让乘机者出行更加方便,西宁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还涉及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在T3航站楼南侧规划机场综合换乘中心,内设停车库、城市轻轨站、换乘通道及相关附属设施。

同时机场综合换乘中心将预留轻轨引入条件,并与南侧规划的火车站相接,实现机场与兰青铁路、西成铁路和兰新高铁旅客的便捷换乘。

此前,乌鲁木齐机场成功改名,由原来的“地窝堡”更改为“天山”,对比来看西宁“曹家堡”这个名字有些土,不符合西宁城市定位,希望未来西宁机场能够改名“昆仑机场”或“祁连机场”,一个好听的名字一定程度能提升城市形象。

#西宁##机场##交通#

发布于 2025-08-22 16:12
收藏
1
上一篇:克拉玛依机场更名古海,乌鲁木齐机场未来何去何从? 下一篇:“8月7日盛大启幕,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荣耀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