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茶韵探寻,旋冲、熏蒸、凉水润茶,哪一种泡茶方式更胜一筹?

白毫银针茶韵探寻,旋冲、熏蒸、凉水润茶,哪一种泡茶方式更胜一筹?"/

这三种泡茶方式中,"凉水润茶(冷泡)" 通常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白毫银针独特品质和风味的。
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白毫银针的特点:" "外形:" 芽头肥壮,满披白毫,色泽银白,挺直如针。 "内质:" 芽叶细嫩,内含物丰富,但茶多酚等滋味物质相对绿茶(如龙井)较少,而氨基酸(带来鲜爽感)和香气物质含量较高。 "风味追求:" 理想的风味是鲜爽、甘醇、清雅、带有独特的花香(似茉莉花)。
2. "旋冲(快速冲泡):" "特点:" 冲泡速度快,水温通常较高(接近沸水)。 "对白毫银针的影响:" 快速高温冲泡可能会迅速激发白毫银针中的滋味物质,但也容易导致茶汤"过浓",甚至可能"焦苦"。香气虽然可能迅速显现,但容易带有“火气”,掩盖了其细腻的花香和鲜爽感。对于芽头细嫩的银针来说,冲泡时间稍有不慎就容易“烫熟”,破坏其鲜嫩。因此,旋冲不太适合追求白毫银针最佳风味的人。
3

相关内容: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曾经围观过一场公益活动,现场了几位观众上台互动。

互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传话。

十个人排成一列,讲师站在队头,告诉第一个人需要传递的句子。

第一个人转身将讲师的话重复给第二个人,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人将听到的话写在答题板上。

随着句子被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被传话人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不解。

排在队尾的几个人,甚至会反复向前一个人确认传话的内容。

当最后一位参与者,亮出自己的答案后,在场的观众都齐齐笑出了声。

那是一个语句不通、甚至称得上胡编乱造的句子,无论怎么解读,都没有具体的意思。

讲师也随之公布了最初的答案,是一句有些拗口的绕口令。

“看吧,这就是谣言的力量。”

此言一出,现场静如深海。

原本逻辑通畅的句子,会在一次次的谣传、扭曲下,变得面目全非,即便传话的人是无意的。

借此,想和茶友们聊聊茶圈中那些离谱的冲泡方法。

依稀记得最初,白毫银针的冲泡方式还很单一。

这两年再看,不知不觉已经冒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冲泡方式。

细看下来,一个比一个离谱。

或许是无意谣传,也可能是刻意为之。

《2》

旋冲、熏蒸两种方法,老茶友们应该都不陌生。

旋冲时,提起茶壶,壶嘴靠近盖碗,注水点固定,注下的水线要与盖碗形成大约45°的夹角。

有了夹角,水流注入到盖碗中,会形成小小的漩涡,带着干茶旋转起来。

这样的注水方式,看着花哨有趣,实则并不实用。只有最外围的一圈茶叶,能被水浸湿。

处于中心的茶叶虽然会随着水流旋转,但它们团结在一起,又有表面的白毫保护,即便盖碗中的水都注满了,茶芽表面也还是干燥的。

茶叶都无法被水浸透,又怎么能析出内质、泡出茶味?

再说熏蒸法,听起来高级,原理也很简单。

用熏蒸法泡茶,注水点同样固定,但水线要与水面垂直,直直地将水注下。

干茶重量轻,茶毫又是天然的疏水层,故而水流注下时,会出现“水动茶不动”的现象。

碗底的干茶漂浮在水面,随着水位上涨而上升,像一座从地底缓慢崛起的小山。

按照步骤,此时应该合盖,让沸水不断溢出的蒸汽,熏蒸干茶30秒左右。

据说,这样的冲泡方法,可以蒸馒头一样,蒸出白毫银针的鲜爽感和甜润感,只可惜事实恰恰相反。

熏蒸法和旋冲法一样,都没法完全将茶叶浸透,仅仅只有外围的茶叶接受了沸水的浸泡,还是整整30秒的浸泡,冲泡出来的茶汤必然苦涩。

而中部的茶叶,不经沸水冲淋,光靠蒸汽熏蒸,根本蒸不出多少滋味。

一来一回,一泡好好的白毫银针,内外茶叶的内质含量不再平衡,即便后续几次冲泡将茶叶泡透了,也很难泡出浓淡适宜、鲜爽清润的茶汤。

旋冲法、熏蒸法,其实都属于定点注水。

只有注水点的少量茶叶能得到浇注,注定了茶汤滋味的不足。

《3》

除了上面两种冲泡方式外,还有一种更令人费解的方法——凉水润茶法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是:

温杯摇香后,先往盖碗中注入三分之一的凉水,然后合盖,让白毫银针在凉水中坐杯20秒。

凉水坐杯结束,再用N字型的注水法,注满沸水,坐杯5秒后出汤。

按照某些茶艺师的说法,先用凉水泡出白毫银针的甜,再用沸水激发出它的香气,茶味展示最全面。

这样的说法简直漏洞百出。

几十毫升的凉水,连干茶都泡不全,却想在短短20秒泡出白毫银针的香甜?

那些冷泡茶的教程里,用500毫升的凉水泡银针,都要泡上好几个小时呢。

“用沸水激发香气”这一点,更是自相矛盾。

盖碗中已经有了三分之一的水,意味着沸水最多只能再倒三分之二,冷热对冲,注入的沸水,怕是只剩七八十度了,既如此,又何来“沸水”一说。

所谓的凉水润茶,不过是多此一举。

如果一开始就用沸水泡茶,说不定还能泡出滋味不错的茶汤。

《4》

真心想泡好一杯白毫银针的茶友,还是用环壁注水法吧。

注水的时候,手持烧水壶在一个适中的高度打圈注水,就像在盖碗里画一个“の”。

水流环绕着从外向内冲下,每一片干茶都能接受沸水冲淋,内质释放均匀而饱满。

沸水完整地浸润干茶后,白毫银针清冽、清鲜的毫香也将自然而然地喷涌出来。

另一方面,用环壁注水的方式泡茶,也更利落快捷。

比起熏蒸法、润茶法的麻烦,环壁注水只需提起水壶,一冲了事,熟练之后,从注水到出汤能轻松控制在10秒内。

这个时间,正好符合白茶冲泡“快进快出”的要求。

反观其他冲泡方法,大多都需要闷泡,很容易把茶汤泡得又苦又涩。

丰富的香气、饱满的汤感,才是一杯好银针的标志,一词概之——香清甘活。

《5》

泡功夫茶,不是单纯为了表演或者炫耀,泡出好喝的茶汤才是最终目的。

定点旋冲、悬壶高冲等方式,都是表演大于实际的方法,没必要效仿。

新茶友刚开始学泡茶,更应该稳扎稳打。

泡茶时光想着怎么冲更好看,三心二意,很难泡好茶。

环壁注水简单就简单在,它不用考虑角度。

什么45°角、垂直,都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打圈将干茶尽可能地打湿,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手练个一两遍,基本都能轻松上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发布于 2025-08-20 04:12
收藏
1
上一篇:血管守护神!这种神奇饮料,每日一杯,健康加分!强烈推荐常饮! 下一篇:史上最全普洱茶盖碗冲泡测评!揭秘不同普洱茶最佳泡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