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揭秘元宵节那些有趣的风俗与故事

今天,一起揭秘元宵节那些有趣的风俗与故事"/

好啊!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确实是春节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我们来聊聊它吧!
"1. 节日名称的由来:" “元宵”指的是什么?通常认为是指节日夜晚吃的“元宵”或“汤圆”。这些食品用糯米粉制成,或包馅,或实心,煮熟后漂浮在汤水中,象征着“团圆”和“圆满”。 “元”和“宵”都有“首”和“晚”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
"2. 核心习俗:赏花灯、猜灯谜" "赏花灯:" 这是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从古至今,人们会在这一天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会让人眼花缭乱。有巨大的宫灯、小型的纸灯笼,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常常还会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地方特色来制作。夜晚赏灯,五光十色,非常热闹喜庆。 "猜灯谜:" 在花灯上悬挂写着谜语的纸条,供人猜射。猜中了往往会有小奖品。这是一种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活动,是元宵节重要的智力游戏和文化传承。
"3. 吃元宵/汤圆" 这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北方多称“元宵”,通常是“滚”

相关内容: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元宵开锅之后漂在水上,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元宵,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这些人不宜吃元宵】

元宵虽然好吃,但含糖量较高,且外皮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糖尿病、溃疡病、胃肠消化功能不良、急性肠胃炎、高烧、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疾病患者,久病初愈、年老体弱的朋友,及3岁以下婴幼儿应少吃或不吃元宵。

赏圆月

元宵节,赏月必不可少。今年的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亮最圆时刻为27日16时17分。

舞狮子

狮舞分为南北两派。北派“武狮”,小狮子一人舞,大狮子双人舞。引狮人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南派“文狮”,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猜灯谜

据记载,南宋时猜灯谜就已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灯谜既可以启迪智慧又饶有趣味,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我们准备了几个灯谜

一起来试试吧

(点击图片查看谜底)

元宵节快乐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

来源: 黑龙江政务

发布于 2025-08-18 18:57
收藏
1
上一篇:元宵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哪些趣味与传承? 下一篇: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元宵节习俗中的养生智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