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标准引领“古早味”转型升级,18项传统特色食品供厦标准正式发布

厦门高标准引领“古早味”转型升级,18项传统特色食品供厦标准正式发布"/

这是一个关于厦门推动传统特色食品(“古早味”)向高标准转型的重要信息。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厦门正在积极引领其地方特色小吃“古早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关键举措包括:
1. "高标准引领转型":表明厦门的目标不仅仅是保留“古早味”的传统风味,更希望提升其生产、品质、安全等各方面的标准,使其向更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 "发布18项供厦标准":这是具体落实高标准的实际行动。这18项标准很可能是针对传统特色食品在原料、加工、卫生、包装、标签、感官品质等方面制定的,旨在统一行业规范,提升产品整体水平。
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实施,预计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提升品质与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更放心的“古早味”食品。 "规范市场秩序":减少劣质产品,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促进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 "传承与创新":在标准化的基础上,也可能为“古早味”的创新发展提供更清晰的方向。
厦门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古早味”小吃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力和城市名片。通过高标准引领转型,有助于擦亮这张名片,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这18项标准的

相关内容:

来源:【厦门日报】

AI制图

18项针对海鲜卷等传统特色食品的产品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传统美食的生产工艺。

小小的海鲜卷,光春节期间就“卷”出千万元销售额。在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交织的厦门,土笋冻、海鲜卷等传统美食正经历一场由高标准引领的变革。今天,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接听12345政务热线时介绍,面对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新需求,我市从标准体系建设、小作坊治理等多维度发力,在守护“古早味”的同时,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录扩容

小作坊产品扩至60余种 海鲜卷等特色美食进驻商超

2024年,新版《厦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发布,将生产许可范围(即品种明细)从44种扩充至60余种,将海鲜卷、白灼章鱼、五香卷、汤包、扁食等特色美食纳入规范化生产范畴。

市场监管部门为小作坊创新发展开辟绿色通道,使传统美食得以突破现制现售的局限,成功进驻商超、电商平台,实现产业化升级,从“散、小、弱”向“美、精、特”转变。

2024年8月,我市出台《供厦食品 海鲜卷》团体标准。2024年11月20日,全市第一张海鲜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落户同安后田。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引导相关经营主体将后田海鲜卷从餐饮店现做现卖向集约化生产转变。后田海鲜卷成为2025年年货市场上的香饽饽,春节期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标准领航

土笋冻等18项供厦标准 助力“古早味”生产工艺规范化

作为全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先行者,厦门2019年启动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厦门已累计发布141项供厦食品标准,其中3000余项指标严于国家标准,30余项团体标准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其中,18项针对土笋冻、海鲜卷等传统特色食品的产品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传统美食的生产工艺。其中,《供厦食品 土笋冻》升级为福建省地方标准,目前,全市10家土笋冻小作坊全部承诺执行该团体标准。

通过设立“鹭品”公共品牌,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严格的认证准入机制,目前已有170余家企业的1000余款产品获得认证。

全面提升

指导小作坊升级为企业 目录内获证率100%覆盖

目录扩容不是简单“开闸放水”。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指导4家小作坊成功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在翔安区东寮村,市场监管部门引导豆制品小作坊组建产业联盟,实现原料统一采购、产品统一检测、品牌统一运营,推动“东寮豆干”申报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全市小作坊登记证数量从2015年底的6家增长至目前的248家,目录内小作坊获证率实现100%覆盖。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让厦门特色美食在坚守传统风味的同时,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18项传统特色食品供厦标准

《供厦食品 面线》

《供厦食品 马蹄酥》

《供厦食品 新圩豆干》

《供厦食品 土笋冻》

《供厦食品 厦门碱面》

《供厦食品 年糕》

《供厦食品 肉松》

《供厦食品 肉脯》

《供厦食品 沙茶酱》

《供厦食品 预制菜 姜母鸭》

《供厦食品 馅饼》

《供厦食品 粽子》

《供厦食品 蛋卷》

《供厦食品 预制菜 五香条(卷)》

《供厦食品 海鲜卷》

《供厦食品 牛轧糖》

《供厦食品 凤梨酥》

《供厦食品 白灼章鱼》

(厦门晚报记者 高金环 通讯员 黄煜 周圣男)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8-18 17:42
收藏
1
上一篇:厦门美食之旅,一“鹭”品鉴,尽享鹭岛风味 下一篇:厦门风情尽在“鹭品”,一尝便知厦门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