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大师林伦伦揭秘潮州俗谚,祖传智慧教你如何科学“躺平”

方言大师林伦伦揭秘潮州俗谚,祖传智慧教你如何科学“躺平”"/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虽然“躺平”是现代汉语中流行的新词,代表一种低欲望、不激烈竞争的生活态度,但它所蕴含的“少奋斗”、“顺其自然”、“减少压力”等精神内核,与任何文化中寻求舒适、避免过度劳累的传统智慧都有共通之处。
如果方言学家林伦伦解读潮州俗谚,并从中寻找与“躺平”精神相似的智慧,他可能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 "寻找体现“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谚语:" 潮州话中肯定有强调满足于现有生活、不过度追求的谚语。例如,可能类似“食饱穿暖足矣”(Sik bouh tsuaon guan yi,意指吃饱穿暖就足够了),或者强调“安分守己”(An fang sou gai,意为安守本分)的道理。这与“躺平”里减少欲望、不强求的部分精神契合。 林伦伦可能会解读这些谚语背后,是古人对生活智慧的总结,认识到过度追逐带来的烦恼,提倡一种平和、知足的心态。
2. "发掘“顺其自然”、“不强求”的谚语:" 潮州地区受潮汕文化影响,有时会带有些许宿命论或顺应天道的观念。可能存在类似“

相关内容: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潮州人用6个字就能概括——‘先卵(lang6)面,后卵险’。”7月27日上午,知名方言学家林伦伦这句话在潮州古城北金山上引得哄堂大笑和强烈共鸣。当天,“金山观潮”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大家读城,林伦伦用诙谐的民间俗谚解读潮州方言里的潮人智慧和处世之道,解锁方言文化传播新路径。

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多为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潮汕方言的谚语,是潮人在千百年来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它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语音音乐美的塑造、语义取譬的事物上又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方特色。据不完全收集,潮汕方言的谚语有数千条之多。

潮州俗谚,既总结了前人生活智慧,又超越了一般事理,上升为哲学层次,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蕴含教育意义。“从潮州民间谚语中可以看到,潮州人尊师重教和重视家风家训的两个重要特点。有些俗谚甚至可以上升为格言。”林伦伦说。

点击图片看方言学家林伦伦

解读潮州俗谚

↓↓↓

潮汕人拆房子也要供子女读书?

“屋檐水点点滴”暗含哪些家风家训?

潮汕老祖宗教你“躺平”

双头做斋为啥分不到饼吃?

正月女婿和二月韭菜是什么关系?

老戏骨上台忘记戴鬚如何应变?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嘴上”?

“路在嘴”。极简三个字,道出潮人敢闯敢拼的性格特质。“敢问路在何方?潮州人不仅路在脚下,且路在海里!”活动现场,林伦伦和在座文化爱好者回忆起潮人下南洋创业史。“只要你敢问敢闯,路就是开阔的。”

“‘无有烧粿出,哪有凊粿入’,这讲的是与人交往之道,讲究礼尚往来。”林伦伦用亲身经历的故事诠释。“小时候家里老人生日煮甜面,特别吩咐甜面要多放点糖,因为要把面分给邻居,方便他们回去一碗面兑点水分成三碗吃。老人家说,你把面分给人家,人家家里有喜事也会把面分给你。”他感叹,那时候人虽然穷但心特别善。

一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让现场听众余兴未尽。来自汕头的文化爱好者黄今追着林教授的讲座早早来到现场:“我之前有听过林教授的讲座,这次老师讲了很多俗谚背后的民间故事,很接地气!”

“我们家长对有些民间俗谚也不是很了解,更别说家里的小孩。今天听完林教授讲课,回去就可以把这些俗谚和故事、哲理讲给孩子听。”市民唐淑蓉说。

活动由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潮州市文明办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潮州记者站、潮州市金山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广东南方日报经营有限公司潮州分公司承办,潮州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协办。

*详细报道请关注下一期《潮州密码》

文字:刘梓薇

图片:陈锦煌

视频:刘梓薇 陈烨琳

【作者】 刘梓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发布于 2025-08-18 16:44
收藏
1
上一篇:北上传奇,探秘“北上”由来,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的世纪迁徙之旅 下一篇:【原创】云岭时评·国际瞭望丨“再下南洋”,行稳致远,需谨记的五项关键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