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 。是一条具有多学科意义的天文气候特征的纬度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到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5°的地方,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
北回归线又名夏至线,每年夏至时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全年最长。北回归线的变化在北纬23.26°±1°范围内,教材中粗略定为23.5°。



我们来了解一下北回归线以及它作为北半球盛夏标志的意义。
"1. 什么是北回归线?"
"定义:" 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是地球表面南纬23°26′43.2″(约23.4度)纬度圈。它是太阳垂直照射地球表面的最北界线。
"成因:" 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其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约23.4度的倾角。当地球公转到太阳直射点最北的位置时(大约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即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光线会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重要性:"
"太阳直射点最北界:" 这是关键特征。过了北回归线,太阳光线就不再垂直照射,而是向南倾斜。
"季节分界线:" 它是划分热带(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和北温带的重要纬度线。
"昼夜长度:" 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时,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黑夜最短。
"2. 为什么说它是北半球进入盛夏的标志?"
"太阳直射:" 在北半球的夏至日(约6月21/22日),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这意味着北半球
北回归线 。是一条具有多学科意义的天文气候特征的纬度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到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5°的地方,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
北回归线又名夏至线,每年夏至时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全年最长。北回归线的变化在北纬23.26°±1°范围内,教材中粗略定为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