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揭秘北半球进入盛夏的标志性时刻

北回归线,揭秘北半球进入盛夏的标志性时刻"/

我们来了解一下北回归线以及它作为北半球盛夏标志的意义。
"1. 什么是北回归线?"
"定义:" 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是地球表面南纬23°26′43.2″(约23.4度)纬度圈。它是太阳垂直照射地球表面的最北界线。 "成因:" 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其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约23.4度的倾角。当地球公转到太阳直射点最北的位置时(大约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即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光线会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重要性:" "太阳直射点最北界:" 这是关键特征。过了北回归线,太阳光线就不再垂直照射,而是向南倾斜。 "季节分界线:" 它是划分热带(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和北温带的重要纬度线。 "昼夜长度:" 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时,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黑夜最短。
"2. 为什么说它是北半球进入盛夏的标志?"
"太阳直射:" 在北半球的夏至日(约6月21/22日),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这意味着北半球

相关内容:

北回归线 。是一条具有多学科意义的天文气候特征的纬度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到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5°的地方,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

北回归线又名夏至线,每年夏至时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全年最长。北回归线的变化在北纬23.26°±1°范围内,教材中粗略定为23.5°。

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地轴不与黄道平面相垂直,其夹角约为66°34′,叫黄赤交角,与黄道平面在地球表面大圆相切的纬线即为回归线,位于北半球的是北回归线(位于南半球的为南回归线)。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的范围,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区分的依据。

北回归线位于热带与北温带之间,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据科学家观测,北回归线每年南移约14米。

每年的6月22日左右 (夏至日),北回归线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值达到最大,太阳高度可以达到 90°,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并始终在北纬23°26′附近和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线圈(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循环移动。因此,北回归线是北半球进入盛夏的标志,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地带。穿越的国家依次非洲的有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亚洲的有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国。北美洲的有美国、墨西哥、巴哈马。共计16个国家和地区。穿越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穿越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我国多地建有北回归线纪念建筑。如云南西畴北回归线公园。云南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广西南宁大明山北回归线标志塔。广西桂平北回归线公园。广东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广东封开北回归线标志。台湾北回归线纪念碑。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

发布于 2025-08-18 13:27
收藏
1
上一篇:手把手教程,轻松绘制地图上的北回归线 下一篇:读懂广州·粤韵之旅,古今携手守护鼎湖,北回归线下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