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被手机各类短信“轰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你是否留意到,可能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白XX电商】尊敬的某某(实名),您已成功购买包月服务,按月收取1914元,如需取消服务详询:178xxxxxx90 遇忙 153xxxxxx57”。看似是一条普通的官方通知,却可能是诈骗分子精心设下的陷阱,背后隐藏的是令人防不胜防的106短信引流冒充客服扣费诈骗。




来源: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您好!您提到的“警惕!官方106短信里的诈骗陷阱!!!”这个主题非常重要,确实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中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106”开头的短信号码通常被认为是官方或正规机构发送短信的通道,例如银行、运营商、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门等。因此,这类短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更容易让人相信。
然而,骗子利用这一点,常常冒充官方机构发送诈骗短信,迷惑性很强。这些诈骗短信可能包含以下特征和陷阱:
1. "冒充身份多样:" 骗子可能冒充公检法、银行、税务、社保、医保、市场监管、海关、电力、运营商等任何具有权威性的机构。
2. "制造紧急或恐慌气氛:"
声称你的账户涉嫌违法、冻结、欠费、中奖、退税等。
威胁将采取法律行动、冻结资产、影响征信等。
提供虚假的“官方”链接或二维码,要求点击查询或处理。
3. "诱导操作:"
"点击不明链接:" 链接可能导向钓鱼网站,窃取你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个人信息等。这是最常见的陷阱之一。
"扫描二维码:" 二维码可能下载恶意软件或同样导向钓鱼页面。
"下载不明APP:" 要求下载伪装成官方APP
来源: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