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少上海人遭遇“这个”开头短信狂轰滥炸,紧急提醒,切勿轻点!

警惕!不少上海人遭遇“这个”开头短信狂轰滥炸,紧急提醒,切勿轻点!"/

这条短信是一个典型的"诈骗短信"。它利用了上海人对本地信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试图诱导大家点击链接。
"为什么这条短信是诈骗的?"
1. "“上海人”这个标签:" 诈骗短信常常利用地域、身份等标签来提高点击率,因为人们更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 2. "“短信轰炸”:" 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恐慌情绪,目的是让大家急于点击查看。 3. "“千万别点”:" 这是一种反向心理诱导,反而更让人好奇短信内容,想要点击看看到底是什么。
"短信可能包含的内容:"
"虚假的链接:" 点击链接可能会下载病毒、木马,或者被诱导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虚假的网站:" 链接可能指向一个伪造的网站,模仿官方网站的样式,骗取用户输入信息。 "虚假的信息:" 短信内容可能包含虚假的信息,例如中奖、补贴、政策更新等,诱导用户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如何防范此类诈骗短信?"
1. "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2. "仔细核对发件人信息,警惕陌生号码发送的短信。" 3.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4. "遇到可疑短信,可以向亲友、相关部门咨询,或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5. "安装安全软件,及时

相关内容:

大家有没有收到过

106开头的短信

声称有几十万积分即将清零

让你点击链接

抓紧积分兑换商品

这类短信

究竟有着怎样的猫腻呢?

市民张女士(化名)的母亲收到一条106开头的短信,提示有几十万积分即将清零,她信以为真点开链接,在所谓积分兑换商城里,看中一款带有"茅台"字样的酱香型白酒,原价标注3968元,使用积分兑换,只要加400元即可购买两箱,老人就下了单。

张女士当时就怀疑,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随即联系客服要退货,但对方说商品已经打包好了,需要扣除50元的包装费。

记者随机点开收到的

一条提示积分清零的短信中的链接

同样跳转了一个所谓兑换平台

里面的商品

从包装样式到商品名称

频频碰瓷各种知名品牌

原价标注千元以上的产品

使用积分后都仅需再支付一两百元

记者兑换了一个

"戴森同款"吹风机

收到的吹风机样式与大牌相仿

但包装上则显示

由一家不知名企业生产

吹风时噪音巨大

这款吹风机在积分兑换平台上原价显示1999元,积分抵消后,只需再付169元,看似是赚到了,但是在其他电商平台上搜同款,价格低至68元。

当记者以货不对板

要求退货时

客服先提出可以

给返现优惠做补偿

再坚持要退

对方就索性没了声音

事实上

有大量市民

都反映经常被类似短信骚扰

拒收也没用

有市民称,“每天十几个,烦死了,都是叫你买东西,你得了一个大奖。”

也有市民表示:“我拒收之后,它还是会再给我发。”

频繁出现的"积分兑换"类短信

几乎都集中在"106"开头号段

专家表示

这些106号段的短信

是通过运营商们

联合提供的106网关短信通道

搭建的短信平台

采用"群发"形式发出

凌力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这种短信平台一般是由运营商来建设,可以由一些企业运营企业来帮助代理来发展商户。现在有很多这种代理商,他们可以提供这样一个短信通道的申请服务,向这些用户可以批量进行发送。

在网上随机搜索"短信群发"

出现大量代理商的营销信息

可以实现万级

甚至十万级的"一键群发"功能

每条短信的成本在3分-7分钱不等

甚至有的连号码本

都不需要自己提供

短信群发平台业务员称,正常6分钱,每个地区都可以发,可以提供用户数据,106开头的号码这种不会被拦截,不会被屏蔽。

运营商也不会

主动屏蔽这类信息

中国移动客服称,目前我们移动这边确实还没有手段指示可以主动屏蔽,还没有投诉的渠道。

中国电信客服也称,没有识别和屏蔽的机制。

中国联通客服也表示,没有主动拦截机制。

上海市消保委此前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76%的消费者经常收到"106"开头的垃圾短信,而这些短信中往往就藏着消费诱导甚至是诈骗陷阱。

专家表示,各家运营商应该承担起监管屏蔽的责任,把关口拦截在短信发送之前,而不是推出去之后。一旦发现有可疑群发,也应有后续的强制下线等管理手段,强化监管机制,守好老百姓信息安全第一关。

来源: 新闻晨报

发布于 2025-08-17 20:14
收藏
1
上一篇:警惕!官方106短信诈骗陷阱揭秘,揭秘那些隐藏在官方短信中的骗局!!! 下一篇:警惕106号段恶意扣款,收到此类信息速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