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集体回应“106”垃圾短信泛滥,承诺改进规范标注,终结用户吐槽潮

三大运营商集体回应“106”垃圾短信泛滥,承诺改进规范标注,终结用户吐槽潮"/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就用户普遍反映的“106”开头发送垃圾短信问题所做出的回应。
根据报道,近期大量用户吐槽收到以“106”开头的垃圾短信,这些短信通常涉及诈骗、营销骚扰等内容,给用户带来了困扰。对此,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集体做出了回应。
他们的核心承诺包括:
1. "改进技术手段":将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106”码段短信的源头治理和内容监测,提升识别和拦截垃圾短信的能力。 2. "规范标注":“106”短信通常用于正规服务通知(如缴费提醒、订阅确认等),运营商将进一步完善规范,要求发信者在短信内容或发送行为中更清晰、准确地标注相关信息,让用户更容易识别短信的来源和性质,判断是否为官方或可信信息。 3. "压实发信责任":强调将进一步压实通过“106”码段发送短信的应用开发者、服务提供商等发信主体的责任,规范其发信行为。
总而言之,三大运营商承认了用户反映的问题,并承诺将通过技术升级和规范管理来改善现状,减少垃圾短信的干扰,并帮助用户更好地识别短信真伪。这是一个积极的回应,旨在解决用户痛点,维护通信秩序。

相关内容:

据上海市消保委消息,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消保委”)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就106短信签名标注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取得了积极共识

近年来,106短信平台已成为垃圾短信的主要发送源头,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上海市消保委调查数据显示,76%的消费者表示经常收到以“106”开头的垃圾短信。这些短信内容繁杂,且存在假冒或混淆签名、设置消费陷阱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例如,部分短信假冒银行、知名商家等名义,以“账户异常”“低利率贷款”“积分到期”等为诱饵,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进而可能被不法商家套取个人信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链接到钓鱼网站给手机安装木马病毒。

在网上有很多帖子是关于如何屏蔽106短信的,教消费者如何通过调整手机设置,把106号段的短信或者带有“贷款”“积分”等关键词的短信关进“小黑屋”。但事实上,消费者很难屏蔽106短信。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的通知、网站的验证码等大量正规的信息都是通过106短信发送的,这些信息对于消费者工作生活十分必要。上海市消保委每年都会接到很多消费者关于“积分清零”的投诉,消费者说商家没有提前告知。但实际上商家大都通过106短信向消费者进行了提示,而这些短信因为手机设置被屏蔽了。

为解决106短信乱象问题,上海市消保委自2023年起持续关注并积极推动相关工作。2023年,上海市消保委向三大运营商发送了《建议函》,建议在发送106短信时主动标注发送者实名,以便消费者辨识。2024年,上海市消保委继续跟进,开展了相关调查工作。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与三大运营商总部在多轮诉前沟通后达成了共识。上海市消保委的关于“发送106短信时主动标注内容提供者实名”要求得到了三大运营商的积极回应,他们均承诺:对于有歧义或无法清晰标识短信内容提供者的签名,将使用短信内容提供者的规范企业名称(内容提供者实名)进行标注

此外,三大运营商还承诺了多项改进措施。

中国移动表示,将严格审核企业资质,包括备案证明、相关责任人等信息,确保责任可追溯;并初步建立企业签名合规数据库,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精准“短信免打扰”服务。


中国联通表示,将通过数字化技术校验签名登记与实际发送的一致性,上线端口“先登记,后发送”的系统级鉴权管控模式,严格审核并登记接入客户的资质证照文件,同时强化数字化运营能力并引入AI技术。


中国电信则表示,将强制要求企业进行短信签名及实名制信息登记,建立短信内容动态巡查机制,对不包含退订方式的短信内容“零容忍”,并采取主端口降速、关停等处置措施。

来源:“上海消保委”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于 2025-08-17 20:13
收藏
1
上一篇:神秘“106短信”引发热议,几十万积分不请自来,暗藏何种猫腻? 下一篇:警惕!官方106短信诈骗陷阱揭秘,揭秘那些隐藏在官方短信中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