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风雨五十载,今朝焕新颜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风雨五十载,今朝焕新颜"/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成铁路",它于"1971年7月1日"正式全线电气化通车,至今已安全运行通车超过50年。
如今,宝成铁路的景象与50年前已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牵引供电系统:" 早期的宝成铁路采用"直流25kV"供电系统,如今随着技术发展,部分路段已经或正在进行升级改造,采用了更先进的"交流25kV、50Hz"供电系统,提高了供电效率和稳定性。 "机车车辆:" 50年前,宝成铁路主要使用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如今,电气化铁路上已经全面实现了"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的牵引,特别是西成高铁的开通,使得宝成铁路的客货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信号系统:" 早期的信号系统较为落后,如今已经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计算机联锁"和"调度集中"系统,提高了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 "线路和桥梁:" 部分路段进行了"复线化改造",并修建了新的"桥梁和隧道",提高了线路的通过能力和运输能力。
"2. 运输能力的提升:"
"客运:" 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宝成铁路的客运已经实现了"高铁

相关内容:

宝成铁路,位于陕西省、甘肃省和四川省境内,北起陕西省宝鸡市,向南穿越秦岭到达四川省成都市,全长668.198km,于1952年开工,1958年通车,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电气化铁路指采用电力牵引的铁路系统,即列车由电力驱动(如电力机车、动车组),而非传统的柴油或蒸汽机车),如今电气化全线运行已满50年,风雨变迁后的宝成铁路,如今是什么摸样?

铁路线路从宝鸡站开始,向南跨过渭河,随后进入长达 27 千米的展线群,在这里,铁路通过多次迂回环绕,艰难地爬升 680 米,最终穿越秦岭隧道。出秦岭站后,沿着嘉陵江一路南下,穿越甘肃省的峡谷地区,再穿过大巴山区,抵达广元站。从广元站继续向西南行进,过剑门山进入四川盆地,途经绵阳、德阳两市,最终抵达成都站。

宝成铁路跨越陕、甘、川三省,与成渝铁路、成昆铁路、陇海铁路、宝中铁路四线衔接,将大西南与大西北紧密相连。

历史变革

从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宝成铁路横跨秦岭山脉,沿途经过高山峡谷、河流隧道,景色多变,线路中的青石崖车站仿佛“云端车站”,四周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而在嘉陵江峡谷段,铁路沿嘉陵江蜿蜒而行,江水碧绿,山势险峻。宝成铁路也因其穿越秦岭的壮丽风光和独特的“慢火车”文化被誉为“中国最美慢火车线路”之一。

但在建设当年,可谓是艰难险阻众多。

早在 1913 年,北洋政府就曾议修同(大同)成(成都)铁路,并进行过多次踏勘,但未能动工。1936 - 1948 年,又多次对天水至成都方案进行勘测,依旧未能开启建设。直到 1950 - 1953 年,新中国的专家经过进一步勘测,最终选定宝鸡至成都的方案,宝成铁路的建设才真正提上了日程。

1952 年 7 月 1 日,宝成铁路从成都端率先动工,1954 年 1 月,宝鸡段也开始施工。建设过程中,动用了当时新建铁路一半左右的劳动力和五分之四的机械筑路力量,工程难度超乎想象。面对着崇山峻岭、深谷急流等恶劣的地质环境,建设者们迎难而上,仅炸山平沟的土石方就达 6000 多万立方米,这些土石若按立方排列,足以绕地球赤道 1 周半。


终于在1956 年 7 月 13 日,宝成铁路在甘肃省徽县黄沙河举行接轨仪式,接轨时间比设计规定的日期提前了 13 个月以上。1958 年 1 月 1 日,宝成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全线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958年6月15日,宝成铁路正式开始电气化改造工程,彼时,新中国电气化铁路尚属空白,宝成铁路率先探索电气化工程改造,为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打开了突破口,1975年,宝成铁路实现全线电气化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进入电气化时代。

在秦岭站的宝成精神陈列馆里,陈列着诸多关于宝成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历史见证:中国第一台电气化铁路专用牵引变压器、第一台牵引变电所 “四合一” 集控台、第一套铁路成套通信设备和调度集中设备等。宝成铁路建设摸索出 30 余项 “全国第一”,为中国铁路电气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线路改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宝成铁路作为单线电气化铁路,其技术水平和运输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1994年,国家决定投资57亿元,对宝成铁路进行复线电气化建设及既有线电气化改造。

这次改造工程,无论是从设计上,还是从施工方法上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线采用了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更使工效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

1998年,宝成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同年11月8日,宝成铁路广元至江油162公里复线电气化开通。建成后的宝成铁路的年运输能力将增加到4000万吨以上,比过去提高1.5倍,时速由60提高到80公里

2024 - 2025 年间,铁路部门对宝成铁路部分区段进行了提速改造。通过优化线路平面、纵断面,更换高性能道岔,改善轨道结构等措施,部分路段列车运行速度得以提升。如在条件较好的平原及丘陵区段,列车运行速度从原来的 80 - 100 公里 / 小时,提高到 120 - 160 公里 / 小时。

在扩能改造方面,通过增建二线、改造车站等方式,提升线路的运输能力。例如,在部分运量较大的区段,增建了二线铁路,实现了客货分线运行,彻底解决了客货运输相互干扰的问题。同时,对沿线车站进行改造升级,增加到发线数量、延长站线长度,以适应重载列车的停靠与编组作业。改造后,部分车站的货物列车编解能力提升了 30% - 50%,大幅提高了宝成铁路的整体运输能力,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

价值意义

宝成铁路的开通运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经济方面,它成为西南、西北两大地区间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宝成干线上分布着大小 60 多个车站,宛如一颗颗明珠,串联起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和四川盆地,带动了区域间的商品流通和贸易往来。

沿线的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其产品通过铁路远销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任家湾站这个三等小站,年货发量超 100 万吨。此外,广元至巴中、德阳至汉旺、广汉至岳家山、青白江至都江堰等 4 条支线相继建成,进一步促进了附近地区矿藏资源的开发,无数原料、产品通过铁路运往工厂和市场,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方面,宝成铁路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方便了人们走亲访友、务工求学。开行在宝鸡、广元间的 6063/6064 次列车,全程 350 公里,途经 30 多个车站,横跨陕甘川。列车上有卖山货的村民、走亲访友的老乡、上下班通勤职工以及走读的学生,大家亲切地称其为 “秦岭最美慢火车”。

宝成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干线,更是一座精神丰碑。“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 的宝成铁路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铁路人奋勇前行。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铁路人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这条钢铁大动脉的畅通。从最初的建设者们用镐锄、用手挖、用肩挑背扛,硬生生在大山中开辟出一条通道,到后来的电气化改造建设者们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中国铁路电气化零的突破,再到如今的铁路运维人员,常年坚守在岗位上,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宝成铁路精神始终贯穿其中。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国铁路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中国铁路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发布于 2025-08-17 08:58
收藏
1
上一篇:夜间高铁或将成真?揭秘高铁为何曾禁夜行,火车却能夜间行驶之谜 下一篇:往年今日,1995年7月21日,中国北方首条跨海铁路通车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