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雨晴伸手去抱两岁的女儿,女儿怯怯地看着她,往爸爸怀里躲,小声朝她喊了声:阿姨。谢雨晴的眼泪流了出来。
分离两个月后,女儿不认识她了。

谢雨晴泪如雨下
谢雨晴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护士,也是浙江省第五批返浙的援鄂医疗队队员。4月18日,他们结束在安吉的14天集中隔离休养,回家团圆。
这是我省最后一批撤离武汉的医疗队,在圆满完成各项疫情防治任务后,于4月3日撤离武汉。同天解除隔离的,还有与他们一同于4月3日归来的浙江援汉医疗队指挥部、浙江第一位援鄂医生郑霞。
至此,我省援鄂医疗队2018人全部回家和亲人团聚。

他给女朋友带了一大包零食
4月18日上午,浙江省人民医院内,许多队员家属和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在等候英雄们的归来。
王嗣翔捧着一大束鲜花,还提了一袋零食。他今天是来迎接女朋友、省人医血液病科护士华芳的。
“我现在很激动,特别想看到她。”王嗣翔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他的零食袋里装的有薯片、酸奶、糕点,“都是她喜欢吃的,还有我觉得好吃的。”

带着鲜花和零食的王嗣翔
华芳当初告诉他,自己要去武汉时,王嗣翔还有些纠结,“怕她有危险,挺担心的,但是她坚持要去, 那我肯定支持她。”
华芳在武汉的时候,两人每天都微信联系。
“我本来想着她最多半个月就回来了,没想到一走这么久。”为了欢迎女朋友回来,王嗣翔还做了个小视频,都是两人微信聊天记录的截屏、以及华芳的照片,“我今天早上发给她了,她说很甜。”
王嗣翔说,女朋友这两个月,太辛苦了,“这次回来,我想带她出去吃大餐,也想带她出去玩,好好休整放松。”
他一大早去给老婆买了小龙虾
等候的人群中,最雀跃的要属小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接爸爸、妈妈的。
一位7岁的小男孩大概等不及了,不时抱起4岁的妹妹,逗她说,“快看,妈妈来了!”他手上还拿了一朵用绸缎做的大红花,“一会儿,我要给妈妈戴上。”

曹黎鸣的儿子抱着大红花要给妈妈
“他们有3个月没有见到妈妈了。”孩子的爸爸费先生说,妻子是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护士曹黎鸣,“她是2月19日出发去武汉的,但年三十她就从老家嵊州会杭州,待命,两个孩子留在了嵊州。我们本来是回去过年的。”
为了欢迎老婆回家,费先生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菜,“买的小龙虾,她最喜欢了,中午烧给她吃。”
同样在等妈妈的还有血液科护士周美玲的女儿。
“我要抱抱妈妈。”小姑娘兴奋地说。
“她每天和妈妈视频,都会问:妈妈,你吃得好,睡得好吗?很懂事。”周美玲的老公,周先生笑着说,“我老婆最喜欢吃家常菜,比如西红柿炒蛋,还有我妈做的手工面,我们东西都准备好了,到家就做给她吃。”

很多队员流下了眼泪,这是平安回来的喜悦


我什么都不想说
只想一直抱着她
上午10点多,载着172名队员的大巴车缓缓开进医院。很多人从大巴车上下来时,看到等候的同事、家人,都流下了眼泪。
他们出发那天,送别时,很多人也曾哭红了眼,带着担忧和不舍。这次的眼泪,当是平安而归的喜悦。

让我摸摸你的脸,黑了,瘦了
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王嗣翔焦急地寻找着女朋友的身影,华芳从人群中走过来时,小情侣紧紧抱在一起。
“我本来不想哭的,看到很多人流泪,实在忍不住。”华芳抱着男朋友,眼眶泛红,“我早上收到他做的视频,特别感动。因为他以前都不会这些的,是刚刚学会的,而且我没想到,他那么细心,还把我们的聊天记录都保存了下来。”
曹黎鸣抱起女儿,再也不愿放下,7岁的儿子则抱着妈妈的腿,把脸埋在妈妈身上。

曹黎鸣抱着女儿不愿放下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说,只想一直抱着她。我3个月没见他们了,太想了。”曹黎鸣流泪。

省人医护士戚华丽紧紧抱着老公
2岁的女儿叫她:阿姨
谢雨晴2岁的女儿看到妈妈,已经有些不太认识,怎么都不愿让妈妈抱。
“宝贝,我是妈妈啊。你看,我是妈妈。”谢雨晴摘掉口罩,伸手去抱,小姑娘躲闪着,不肯从爸爸怀里过去。
过了一会儿,她迟疑着朝妈妈喊了声:“阿姨。”
谢雨晴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当天中午,从医院回到家时,两位队员、省人医护士姚丽霞和戚华丽都收到了一份惊喜。
两人所在的嘉里桦枫居和华盛达阅城小区,小区邻居和物业,都列队欢迎他们。
“欢迎英雄平安回家!”姚丽霞一进小区门口。列队的保安就向她敬礼致敬。
“真的又意外又感动。”姚丽霞说。
“在武汉的45天,每天晚上通报医疗队员健康的时候,是我心跳加快的时候,非常紧张。很高兴,我们每位队员都安全回来。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负重托,完成了任务。”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医疗队队长葛明华说,“今天是我最放松最开心的一天。因为队员们都健康回来了。

葛明华院长(左)和省人医党委书记黄东胜交接队旗
新闻+
4月3日,由浙江省人民医院葛明华院长带队,浙江省人民医院及海宁医院、淳安分院、天台分院、桐乡院区、南浔院区等5家托管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的浙江援鄂第五批医疗队172人凯旋,至此,我省援鄂医疗队2018人圆满完成抗疫任务,全部安全返回浙江。
医疗队2月19日抵达武汉,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在圆满完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病区的救治工作后,医疗队主动请缨,转战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坚守最后一道防线。从院感管控、诊疗制度、护理方案、精细化管理到具体的操作策略不断升级改进,形成标准化的交班模式、个性化的护理方案、MDT多学科团队诊疗、危重症患者深夜钉钉例会等管理制度,累计经管患者117人,病情好转后转院转科50人,治愈出院67人,无一人转化为危重症,无一人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陈晓华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