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老笔下开封盛景,北宋东京旧京城的繁华记忆

孟元老笔下开封盛景,北宋东京旧京城的繁华记忆"/

您这句话说得非常准确!
"孟元老 (Mèng Yuánlǎo)":南宋初年的著名文学家,他亲身经历过北宋汴京(今开封)的繁华。 "说开封 (Shuō Kāifēng)":指的是他所著的笔记体著作 "《东京梦华录》" (Dōngjīng Mèng Huá Lù)。这本书详细记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都市生活、风俗人情、建筑风貌等,是研究北宋社会和都城的重要文献。 "北宋东京之旧京城 (Běi Sòng Dōngjīng zhī jiù jīng chéng)":点明了《东京梦华录》所记述的对象——北宋的都城汴京(东京),也就是开封这座城市的昔日辉煌。
所以,孟元老通过《东京梦华录》为我们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作为当时世界级大都市的景象。这本书是了解那个时代开封风貌的宝贵资料。

相关内容:

孟元老说开封:北宋都城之旧京城

小引

北宋都城东京,历史上也被称作汴京,汴梁,即现今的开封。东京繁华,车如流水马如龙,管弦歌舞,柳陌花巷,处处是动人之地。

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就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 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

《东京梦华录》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

一部《东京梦华录》,一幅《清明上河图》,一段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原文

旧京城,方圆约二十里许。南壁,其门有三:正南曰朱雀门,左曰保康门,右曰新门。

东壁,其门有三:从南,汴河南岸角门子,河北岸曰旧宋门,次曰旧曹门。

西壁,其门有三:从南,曰旧郑门,次汴河北岸角门子,次日梁门。

北壁,其门有三:从东,曰旧封丘门;次曰景龙门,乃大内城角实箓宫 ① 前也;次曰金水门。

注释

①实箓宫:应为宝箓宫,全称“上清宝箓官”,北宋东京道观。

译文

旧京城的周长大约是二十里。南城墙有三座城门:正南的门叫朱雀门,左边的叫保康门,右边的叫新门。

东城墙有三座城门:从南面数起,最南面的是汴河南岸角门子,汴河北岸的城门是旧宋门,再北面是旧曹门。

西城墙有三座城门:从南数起,最南面的是旧郑门,往北是汴河北岸角门子,再北面是梁门。

北城墙有三座城门:从东面数起,最东面是旧封丘门;往西是景龙门,此门在皇宫城角的宝箓宫前面;最西面是金水门。

附记

北宋时的东京城包含三重:最内为宫城,即皇城;中为内城,或称旧京城,为唐德宗年间宣武节度使李勉所修,是当时汴州州城的城墙;外城为后周世宗时扩建,北宋时经过数次修补改建。

旧京城原本是城墙,本来也具有很强烈的军事意义,但外城修建后作为防御外侵的首要屏障,旧京城便被忽视,到北宋末年,内城已经残破不堪,其管理亦不严格:“颓缺弗备,行人躐其颠,流僚穿其下”。

这一方面显露出军事方面的疏忽,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城市的繁华与扩张。内城城区不足以容纳不断增加的居民,已经成为障碍。居民为了生活便利,才会慢慢发展为“行人躐其颠”。

(参考文献《东京梦华录》)

发布于 2025-08-16 05:43
收藏
1
上一篇:城摞城传奇,河南开封,北宋烟火气息的千年传承 下一篇:泰国人“好色”之谜,街头风情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