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新建T3航站楼盛大启航,正式投入运营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新建T3航站楼盛大启航,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IATA代码: XNN)的新建T3航站楼已经正式投入运营。
这通常意味着:
1. "设施升级":新的航站楼通常提供更现代化的设施、更大的空间、更高效的流程(如值机、安检、登机)。 2. "航线增加":新航站楼的运营往往伴随着更多国内和国际航线的开通,能够接待更多的旅客和更重的航班量。 3. "提升服务":可能会有更好的商业设施、餐饮选择、休闲区域等,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4. "区域发展":这通常也是西宁市乃至青海省交通枢纽能力和区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请注意:" 具体的开通日期、新增航线信息、运营细节等,建议查阅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官方网站或当地官方新闻发布,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网

8月7日,青藏高原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迎来历史性时刻,新建T3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这一重大事件,不仅标志着西宁机场保障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在暑运市场掀起新的出行热潮,更为区域发展勾勒出一幅崭新的蓝图。

在建筑面积上,T1、T2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而T3航站楼以15.8万平方米的庞大体量,实现了总面积翻倍式增长,为机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旅客及货邮吞吐量是衡量机场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以2024年数据为参照,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约702.6万人次,而T3航站楼设计年旅客保障能力为1600万人次,货邮保障能力达12万吨。这一巨大的提升,充分满足了未来日益增长的出行和物流需求,使西宁机场能够更好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交通网络。

功能布局的全面升级是T3航站楼的一大亮点。相较于T1、T2航站楼相对单一的结构,T3航站楼采用“W”形平面设计,由中心区及三条指廊构成。这种设计使得机位数量大幅增加,能够满足宽体客机全品类的停靠需求,提高了机场的航班起降效率和运力配置。

青海三江源,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享有“中华水塔”的美誉。T3航站楼的设计紧紧围绕这一独特地理特质展开。从外部看,曲面波浪屋面似灵动水波层层舒展,蓝绿色幕墙模拟水流波光粼粼,水滴穹顶与“支流”般错落有致的立柱相互呼应,生动营造出“水塔”意象,让人未入其内,便已感受到三江源的磅礴气势。

步入航站楼内部,一座由红黄蓝三个流畅曲线巧妙组合而成的标识雕塑映入眼帘。这三个色彩鲜明的曲线象征着“长江、黄河、澜沧江”,共同勾勒出“三江源”的壮丽图景。雕塑正上方的天窗外观设计宛如一颗璀璨钻石,寓意着高原蓝天的“青海之钻”。天窗设计充分考虑了青海丰富的日照资源,具备出色的节能功效。将“钻石”造型的天窗置于“三江源”雕塑正上方,更寓意着青海最大的财富正是得天独厚的生态。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新建T3航站楼作为青海省“十四五”交通建设的重点工程,契合青海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将在“十五五”期间持续释放能量,为跨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搭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高效枢纽平台,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与共同繁荣,开启青藏高原交通发展的新篇章。

发布于 2025-08-16 00:27
收藏
1
上一篇:青藏高原新地标诞生!西宁机场T3航站楼启航,流线型设计宛如‘黑颈鹤’翩翩起舞 下一篇:青藏高原规模最大枢纽机场——T3航站楼盛大启用,开启高原航空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