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青海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今日盛大投运

实地探访!青海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今日盛大投运"/

这是一篇关于青海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运的报道:
"实地探访!青海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今天正式投运"
"西宁讯" (记者 [你的名字或通讯员署名]) 今日([请在此处填入具体日期,例如:2023年X月X日]),备受瞩目的青海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简称“西宁机场”)T3航站楼正式迎来投运首日。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实地探访,近距离感受这座现代化航站楼带来的全新出行体验。
上午[请在此处填入具体时间,例如:10时许],随着第一波旅客的抵达,T3航站楼内已逐渐繁忙起来。宽敞明亮的大厅、简洁流畅的流线设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相较于之前的T1、T2航站楼,T3航站楼在空间布局、功能设施和智能化水平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亮点纷呈,体验升级"
"超大空间,视野开阔:" T3航站楼整体面积宏大,步入其中,巨大的中庭和通透的玻璃幕墙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宽敞的出发层和到达层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拥挤感,旅客流动更加顺畅。 "智能化设施,便捷高效:" 从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到人脸识别登机,

相关内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历经5年建设,青海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在今天0时正式投运。其中,新建成的T3航站楼替代了原来的T2航站楼,负责运营所有进出港国内航班业务。目前,T3航站楼已经运营超14个小时,在功能服务和建筑设计上有哪些亮点?一起去看看!

首日预计运送旅客4.2万人次 整体运行平稳

总台记者 崔建军:我现在就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出发大厅。机场方面预测,T3航站楼启用第一天,将执行起降航班308架次,运送旅客数量约4.2万人次。自今天0时正式投运以来,目前整体的运行情况平稳。

T3航站楼面积扩大 机场综合运输能力提升

总台记者 崔建军: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是T1航站楼和T2航站楼总面积的3-4倍。来看这张示意图,绿色的区域是我们现在所在的T3航站楼,旁边这两栋建筑就是T1和T2航站楼了,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出面积大了不少。T3航站楼旁的机场站坪也进行了扩建,机位总数增加到75个,扩建后的机场能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达2100万人次,航班保障能力平均每天能够增加40架次以上,大幅提升了机场的综合运输能力。

通行便捷 服务上新 满足旅客多样需求

总台记者 崔建军:为了方便旅客出行,新启用的T3航站楼在通行管理设备上也进行了完善升级。不仅自助值机和自助托运行李的智能设备更多了,还新引入了智能行李测量系统。旅客只需将行李放置在机器上,通过扫描登机牌或手动选择航空公司。短短几秒时间,机器就能自动测量行李的重量和尺寸,快速判断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是否符合航空公司的相关规定,有效减少因旅客自身误判而导致的行程延误。

总台记者 崔建军:候机大厅内,商业区、亲子休闲区、母婴室、阅读室等各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休息座椅间配备了充电插口和电源插座,旅客们坐在座椅上就可以随手充电。特别要提到的是,因为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市区平均海拔在2260米左右,一些外地旅客来到高原,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为此,一方面,机场在候机大厅和到达层都配备了全新密闭的有氧舱,旅客在舱内可以自主调节气压并供应氧气,更好地舒缓放松;另一方面,还新投入了多间独立式、智能感应的更衣室,方便旅客根据气温变化更换衣物。

“青海元素”丰富 机场变身新地标

总台记者 崔建军:除了服务能力更加“硬核”,在T3航站楼内,我们还观察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颜值”更高了,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青海元素”。青海是我国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在我身后,这个由3条灵动的飘带构成的航站楼主景观“中华水塔”,就象征着这3条河流,寓意青海“三江之源”的生态地位。此外,还设有藏羚羊、黑颈鹤、野牦牛等高原野生动物景观雕塑,青海生物多样性微展馆以及《唐蕃古道》《河湟皮影》等各类艺术作品。旅客们不仅能参观,还能动手模拟体验藏毯编织、演皮影戏,沉浸式感受青海的风光。

无论是面积扩大、服务升级还是颜值提升,西宁机场T3航站楼的投运折射出的是青海日益火热的交通出行需求,同时这也将助力青海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发布于 2025-08-16 00:27
收藏
1
上一篇:飞机旅客增多困惑多,T1航站楼与T2航站楼究竟有何区别? 下一篇:12小时全球无缝覆盖!白云机场T3航站楼年底华丽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