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揭秘,故宫馆藏中的“国宝”级玉器珍品

沈华揭秘,故宫馆藏中的“国宝”级玉器珍品"/

沈华您好!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其中国家一级文物(通常被认为是“国宝”级别)数量众多且极其珍贵。要列举出所有“国宝”级别的玉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新的认定可能不断有,而且信息有时会更新。不过,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些故宫中最具代表性、最受关注、且被广泛认为达到“国宝”级别的玉器代表:
1. "“大禹治水”图玉山 (The Jade Mountain of治理水的大禹):" 这是故宫玉器中当之无愧的镇院之宝,也是中国古代玉雕史上的巅峰之作。它由清乾隆皇帝下令,宫廷玉匠历时近十年精心雕琢而成。玉山高22.5厘米,宽39.5厘米,厚11.5厘米,重达5750克。玉料本身取自新疆,玉质温润细腻。玉山上刻有雄伟的群山、奔腾的河流、险峻的峡谷,并有众多人物、动物(如龙、虎、鹿、猿、鸟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场景。其工艺之精湛,体量之大,题材之宏大,堪称稀世珍宝。
2. "各种大型玉玺 (Imperial Seals):" 清代皇帝的玉玺是玉器收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玉玺不仅材质

相关内容:

一、故宫瑰宝:那些惊艳世人的国宝级玉器

故宫博物院宛如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其中的玉器藏品更是璀璨夺目,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玉文化精髓。虽然很多精美的物品都在海峡对岸,但是北京故宫毕竟家大业大,还有部分遗存。

暑期很多朋友带孩子到北京故宫旅游,问我有何玉器值得观赏,简单搜索了一下,带你揭开故宫国宝级玉器的神秘面纱。

二、大禹治水图玉山:玉雕巨擘显王者风范

这是目前国内最大最精美、耗时最长的一件艺术精品。存放于故宫宁寿宫乐寿堂,也就是乾隆退位后的寝宫之一,下面承以纹饰精美的高60厘米嵌金丝山形青褐色铜铸底座。大禹治水图玉山堪称故宫玉器中的王者之作,它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且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

存放于宁寿宫乐寿堂的《大禹治水》玉雕

这件玉山取材于新疆和田的一块巨型青玉,重达5300多千克。

工匠们以宋代画家夏珪的《大禹治水图》为蓝本,精心雕琢。玉山上峰峦叠嶂,瀑布飞泻,在陡峭的山崖间,众多劳工手持工具,开山治水,场面恢宏壮阔。

大禹治水玉雕的细部

整个玉山的雕琢历时十余年,从新疆将玉石运至北京,再转运扬州进行雕刻,最后运回北京。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大禹治水的伟大精神和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

大禹治水的细部刻划

三、青玉云龙纹炉:宋韵雅器展典雅风姿

青玉云龙纹炉是故宫的十大镇馆之宝,宋代玉器的杰出代表,造型古朴典雅,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故宫的宋代青玉云龙纹炉

炉体呈圆形,以青白玉制成,质地温润细腻。

炉身雕刻着蜿蜒的云龙纹,龙身矫健,龙爪锋利,龙鳞刻画细致入微,仿佛在云雾中穿梭游动。

炉的足部为兽形足,增添了几分稳重与古朴。宋代玉器注重写实与意境的结合,这件青玉云龙纹炉正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体现。

青玉云龙纹炉是宋代玉器的典型代表

它反映了宋代高超的制玉水平和审美情趣,是研究宋代玉器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桐荫仕女图玉雕:巧夺天工现自然之美

玉器珍宝馆最耀眼的就是这个,桐荫仕女图玉雕,它是一件废料,工匠巧借玉料天然色泽和形状重新进行创作的绝妙之作。

桐阴仕女图玉雕

它利用了一块带有黄色玉皮的和田白玉,工匠巧妙地将玉料的白色部分雕琢成庭院的墙壁、回廊和仕女,而黄色玉皮则保留下来,形成了梧桐树的树荫。

庭院中,一扇月亮门半开半掩,一位仕女正从门内探出身来,与门外的另一位仕女相互呼应,画面生动逼真,充满了生活气息。

原材料是一块籽料取料后剩余的边角料

这件玉雕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巧色”工艺,将自然之美与人工雕琢完美结合,达到了“天工与人工合一”的境界。

底部有乾隆皇帝的御题诗

五、玉辟邪:灵动瑞兽寄吉祥之意

玉辟邪造型独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它以和田玉雕刻而成,辟邪昂首挺胸,张口露齿,双目圆睁,身体弯曲呈“S”形,四足有力地踏在地上,仿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

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具有辟邪、祈福的寓意。这件玉辟邪雕刻工艺精湛,线条流畅,将辟邪的威武与灵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古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

辟邪兽也是镇宅至宝

故宫的这些国宝级玉器,每一件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穿越了历史的长河,向我们诉说着古代中国的辉煌与智慧。

当我们凝视这些玉器时,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中华民族玉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故宫,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珍贵的玉器,去亲身领略它们的风采吧。

发布于 2025-08-15 18:42
收藏
1
上一篇:湘潭旅游新发现,这些绝美线路,太哇塞了! 下一篇:故宫里的神兽传奇,53种神秘生物解码中华五千年文化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