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昆明非遗之美,这10种家常美食竟藏有深厚文化底蕴

探寻昆明非遗之美,这10种家常美食竟藏有深厚文化底蕴"/

哇!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但需要稍微澄清一下。通常我们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指的是像“过桥米线制作技艺”、“滇剧”、“彝族火把节”这样,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或社会实践的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而您提到的“昆明这10种常吃的美食”,它们本身(比如米线、烧饵块、汽锅鸡等)是"食物",是物质形态的。
但是,这些美食之所以成为昆明乃至云南的代表性符号,其"制作技艺"、"历史渊源"、"饮食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确实很多都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标准,并且其中一部分已经成功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中国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以,更准确地说,不是这些“美食”本身是遗产,而是与这些“常吃美食”紧密相关的"“制作技艺”"或"“饮食文化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例子,说明昆明常见美食相关的非遗项目:
1. "过桥米线 (Guòqiáo Mǐxiàn - Crossing-the-Bridge Noodles)": "美食本身":汤鲜味美,配料丰富。 "相关非遗":"“过桥米线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体现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待

相关内容:


说出来你别不信,在昆明,你可能在路边随便吃个东西,都能吃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官渡饵块

(2005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官渡饵块是一种用大米制作的风味小吃,做法十分讲究,需经过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5道古老的人工舂制工序。


(图源:春城微生活)


这样制出的饵块黏性极大,筋道滑润,清香软糯。


2005年,官渡饵块被列入了昆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源:春城微生活)


感兴趣的可以去官渡饵块传习馆观看“舂饵块”,不仅能看到制作工艺,还能现场吃到白腻香软的新鲜饵块。


(图源: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2

端仕小锅

(2020年列入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端仕小锅,可以说是很多昆明人从小吃到大的记忆,云南花灯《游春》里,唱“端仕街的卤饵块油噜噜。”


刚出锅的卤饵块,油汪汪,红润润,香喷喷,滋润软糯,令人食欲大开。


2020年,端仕小锅入选昆明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源网络,侵删)

3

寻甸牛干巴

(2009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寻甸,腌制牛干巴的历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


每年霜降过后,寻甸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晾晒的牛干巴。随意走进一家回族饭店,点一盘油淋干巴,看着盘子里“嗞嗞”作响的干巴,香味钻进鼻孔,搅动味蕾。


2009年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准备将其申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源网络,侵删)


4

宜良烤鸭

(2009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良烧鸭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堪称“滇菜魁首”,其中尤以宜良县的“狗街烤鸭”制作考究。


烤出的鸭,表皮呈枣红色,脆而不焦,肉质酥松鲜嫩,非常可口。


2009年,宜良烤鸭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源网络,侵删)


5

酸浆米线

(2020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的米线,各地有不同口味、不同粗细。而对于爱吃小锅米线的昆明人来说,一般会选择吸味的酸浆米线


(图源网络,侵删)


在官渡区西庄社区,有一家米线博物馆,传承人以昆明特有的酸浆米线传统手工艺,成功申报为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源:都市时报)


6

七甸卤腐

(2017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吃火锅绝对少不了的卤腐蘸水,做蘸水常用素卤腐的汁,而素卤腐又以七甸的最有名。


(图源网络,侵删)


依托于七甸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水质,七甸卤腐品质细腻、松嫩适口。


2017年,七甸卤腐制作工艺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图源:呈贡通)


7

官渡粑粑

(2009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官渡粑粑的前身是胡麻饼,早在清朝年间就已享有盛名,因发源地是昆明官渡,故有官渡粑粑之说。


2009年,官渡粑粑被列入昆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源:春城微生活)


8

吉庆祥云腿月饼

(2013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滇式月饼,特指云腿月饼,创立于1907年的吉庆祥可以说是云腿月饼的缔造者。


直至今日,“酥而不碎、油而不腻、香而不燥、甜而不拗”依然是对吉庆祥火腿月饼的最好评价。


2013年底,吉庆祥云腿月饼入选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源:云小南)


9

昆阳卤鸭

(2009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阳卤鸭是晋宁区的特产,是航海家郑和汲取南京盐水鸭制作工艺而独创的特色美味。


昆阳卤鸭原料采自当地麻鸭,配以中草药等秘方,卤出的鸭子骨香肉酥,皮薄肉瘦、肥而不腻。


2009年,昆阳卤鸭就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源:新华网)


10

七步场豆腐

(2015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步场豆腐,与石屏、建水豆腐并称云南三大豆腐。


七步场村的豆腐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清代时,因为深受康熙皇帝的喜爱,被特封为”青方豆腐“,收入御膳房中。


(图源:呈贡通)


2015年,七步场的豆腐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源:呈贡通)


当然,昆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10个肯定写不完,大家还知道哪些,可以分享。


来源:昆明街头巷尾

发布于 2025-08-14 21:58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云南风情,跟着特产游云南,各地好礼速来收藏! 下一篇:昆明美食之旅,细数那些不可错过的地道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