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创纪录!超200万尾土著鱼类放流,增江迎来史上最大规模放流活动

增城创纪录!超200万尾土著鱼类放流,增江迎来史上最大规模放流活动"/

这是一个关于广州增城区举办大型鱼类放流活动的消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规模巨大":放流数量超过200万尾。 2. "地点":广州增城区。 3. "对象":主要是增江流域的土著特有鱼类。 4. "意义":这是增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鱼类放流活动。
这类活动通常是为了:
"恢复和增强鱼类的种群数量":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稀或濒危的土著特有鱼类。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鱼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流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增殖渔业资源":为未来渔业发展提供后备资源。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例如具体放流的鱼类种类、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主办单位等,建议查阅当地政府(如增城区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的官方新闻稿或公告。

相关内容:

“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共建生态和美增城。”12月15日,由广州市增城区水务局、增城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增城区水务建设管理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承办的“2023年增城区正果拦河坝重建工程渔业生态补偿项目/柯灯山水厂取水口工程渔业生态补偿项目增殖放流活动”在增江正果拦河坝和柯灯山水厂附近水域举行,超200万尾鱼苗被放流入江,“安家”增江河。

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上午10时30分许,在增江正果拦河坝投放点,一尾尾鱼苗通过放生平台被投放入增江河中。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主要放流物种为大刺鳅、光倒刺鲃、“四大家鱼”、鲮等,放流数量超200万尾。其中光倒刺鲃,大刺鳅数量超15万尾,是增江史上最大规模的土著特有鱼类放流活动。

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增江

据悉,增江光倒刺鲃大刺鳅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于2008年12月建立,总面积438.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30.3公顷,实验区面积为308.4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3月-10月。主要保护对象为光倒刺鲃和大刺鳅,其它保护物种还包括斑鱯、黄颡鱼、三角鲂、海南红鲌、鲮、光倒刺鲃、斑鳢等。

放流品种之一——光倒刺鲃

标记的鱼类在增江中游弋

为强化和规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保护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及其栖息地,增城区正在实施正果拦河坝重建工程渔业生态补偿项目/柯灯山水厂取水口工程渔业生态补偿项目,通过开展鱼类增殖放流、建设人工鱼巢、人工湿地营造等措施,促进增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和美增城建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瑞永活动致辞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瑞永在活动中表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改善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大食物观”,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资源、提升爱护环境意识的实际行动。

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陈叔爱在活动上强调,重点加强行政管理,依法行政,监督补偿措施和资金的落实情况,确保生态安全。

增城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雪松提到,增江光倒刺鲃大刺鳅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光倒刺鲃、大刺鳅的重要栖息地。为减少增城区正果拦河坝和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对保护区的影响,增城区将分三年实施渔业生态补偿措施,促进增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和美增城建设。

活动当天,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增城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增城区水务局、增城区正果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办、增城区水务建设管理所、增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正果分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相关人员、媒体代表等近5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留影

图文/海洋与渔业杂志 黄兆琼 周礼雄

发布于 2025-08-13 06:58
收藏
1
上一篇:惠州龙门生物教师惊现“怪鱼”,经查竟是失落多年“崩鼻鱼” 下一篇:深圳自驾惠州东江野钓之旅,免费垂钓,鱼获丰富,环境品质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