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天的院子要是没点扛冻的花,真跟荒地似的——风一吹连个能看的影子都没有,去年我家院子刚收拾好的时候,零下20度的天,只有几棵枯树杈,连邻居都问“你这院子咋不种点啥?”后来试了这几款花,今年冬天总算有了“活气”,连下雪天都能拍好看的照片。
铁筷子是我家的“抗冻天花板”,前年从花市搬回来时才小拇指粗,去年零下28度的极端天,我半夜爬起来看,叶子都冻得硬邦邦的,结果转年12月就冒花苞,紫的粉的,花瓣上还带着点霜,比室内养的精神多了——你说怪不怪?它就爱冷凉环境,放阳台通风处比屋里强十倍,夏天我给它遮阴到25度以下,今年长得更壮,花苞比去年多一倍,现在都能预见12月的“花海”了。

腊梅是真的“香到骨子里”,我家那棵种在窗户底下,去年下雪天,我推开窗就闻见那股醇香味,比任何香水都自然,零下12度的天,花瓣上挂着雪珠,拍了张照片发圈,好多朋友问“这是真花?”——当然是真的!
腊梅就爱雪,越冷越香,温度高了反而开得小,香味也淡,今年我打算再种一棵,让香味飘得更远点,说不定邻居都能闻见。

梅花比腊梅晚俩月,1月份才开,我家那棵是粉白色的,种在墙角挡住点风,零下5度的天,开得特别舒展,花瓣像小裙子似的,雪落下来的时候,我拿相机拍,连滤镜都不用加——你看,梅花的颜色多温柔,比腊梅的黄更有“春的盼头”,就是花期短点,也就半个月,可那半个月,院子里总算有了“软乎乎的生气”,连路过的小朋友都喊“看!梅花!”
迎春是“报春小喇叭”,我在篱笆旁种了一排,2月份就开,黄灿灿的小花串,倒春寒的时候反而开得更盛,去年三月飘了场小冷雨,它照样昂着头,像在说“春天要来了啊”——家养的迎春不用太费心,地栽就行,根扎稳了,零下10度都不怕,今年我打算给它搭个小架子,让花爬得更高点,说不定能绕着篱笆开一圈。

矾根是“叶子比花好看”的典型,我把它跟其他花拼在花境里,红的绿的紫的,越冷越艳,去年冬天别的花都枯了,就它跟调色盘似的,连物业的师傅都来问“这叶子怎么这么多彩?”——夏天我怕它热死,搬去北阳台通风,结果活下来了,今年叶子更肥,颜色更亮,比去年买的时候还好看,连我家孩子都问“妈妈,这是彩虹叶子吗?”
羽衣甘蓝像“叶牡丹”,我家种的蓝紫色款,叶子层层叠叠的,比真牡丹还丰满,零下12度照样长,邻居阿姨来借花镜,说要拍短视频“炫耀”——你看,它不仅能看,还能吃!

去年我摘了点嫩叶子拌沙拉,有点清苦味,比普通蔬菜有意思多了,又好看又实用,哪找这么好的植物?
银叶菊的“银灰色”太高级了,我把它跟矾根种在一起,冬天像撒了层银粉,叶子像雪花似的,零下5度没问题,6月份开小黄花虽然不显眼,但叶子全年都能打——去年我用它跟多肉拼盆栽,放在阳台,连快递小哥都夸“这盆真好看”,你说,冬天有这么一盆银灰色的植物,是不是比单调的绿色强多了?

其实北方冬天的院子,不是没花可养,是没选对“抗冻选手”。这些花不用天天搬来搬去裹保温层,下雪天反而更漂亮,你看,铁筷子的“冻不死”、腊梅的“香”、梅花的“柔”、迎春的“早”、矾根的“艳”、羽衣甘蓝的“圆”、银叶菊的“高级”——凑在一起,冬天的院子总算有了“家的温度”。今年我打算再添两棵铁筷子,让12月的院子更热闹点,毕竟,冬天的美,不就是“冻不死的生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