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万里行,助力“一带一路”,老挝掀起汉语学习热潮

丝路万里行,助力“一带一路”,老挝掀起汉语学习热潮"/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且富有诗意的主题!我们可以围绕“丝路万里行”和“助力‘一带一路’老挝掀起汉语热”这两个核心,构思一个活动或系列报道的框架和内容方向。
"活动/系列报道名称:" 丝路万里行:汉语之桥,连接老挝新机遇
"核心理念:" 通过文化体验、教育推广、交流互动等方式,让老挝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和学习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汉语的热情,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人文活力,续写新-era的丝绸之路故事。
"目标受众:" 1. 老挝大中学校学生 2. 青年群体 3. 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民众 4. 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老挝各界人士
"活动/报道亮点与内容方向:"
1. "“丝路足迹”汉语文化体验角/工作坊:" "内容:" 在老挝主要城市(如万象、万荣、琅勃拉邦等)的校园、文化中心或商业区设立临时或长期的体验角。提供: "趣味汉语教学:" 基础汉语拼音、简单问候、常用语、书法体验、剪纸等。 "中国文化展示:" 中国传统服饰试穿、茶艺表演、汉服走秀、中国美食制作与

相关内容:

老挝沙湾拿吉崇德学校

西部网讯(记者 赵昊)语言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最直观的反映,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走深,学汉语的意识也正在东南亚各国悄然升温。

在老挝沙湾拿吉崇德学校,汉语教学已然成为这里最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一批批来自中国本土的汉语教师在这里授课,为中老两国的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处可见的中文标语

走进沙湾拿吉的崇德校园,各种中文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校长告诉我们,崇德学校采用老挝文和中文双语教学,是学校建校80多年不变的传统。从建校时当地学生只占总数的10%,到现在已超过70%以上的变化,就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崇德学校低年级教室,朗朗书声响彻校园,一堂堂生动的中文课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汉语学习在老挝持续升温,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为中老两国增进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崇德学校汉语教学注重比赛、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已成为老挝中文示范教育的典范。

正在上课的师生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也是各国增进沟通的桥梁,校园里的小变化,正是两国友谊增进的大变化,点点滴滴,描绘出中老关系美丽的新画卷。据介绍,目前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柬埔寨等国都已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正式课程开设。

发布于 2025-08-12 20:56
收藏
1
上一篇:过小年祭灶讲究多,准备6宝食物,避忌2物,为家祈福纳祥 下一篇:探寻老挝,揭秘其国家归属、地方语言及独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