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揭秘!春分节气昼夜平分并非绝对,理论说法背后的真相

冷知识揭秘!春分节气昼夜平分并非绝对,理论说法背后的真相"/

没错,你说的这个可以算是一个有趣的“冷知识”或者说是一个需要精确理解的点!
严格来说,春分时节,地球的"轴倾斜角度"与太阳光线是"相对垂直"的,这导致了理论上全球各地都应该经历"昼夜时长相等"(各12小时)的时刻。
"但是,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导致实际的昼夜平分时刻与理论上的12小时会有偏差,主要原因有:"
1. "地球自转轴的“摇摆”(岁差)":地球自转轴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像陀螺一样在空间中缓慢地“摇摆”,这个周期大约是26000年。这导致春分点在黄道上缓慢移动,使得实际的昼夜平分时刻每年会略有不同,并且与理论上的春分时刻(太阳到达黄经0度时)有微小的偏差。 2. "大气折射":太阳光线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由于大气层的作用,我们在地面上实际看到太阳升起时,它实际上还在地平线以下;同理,看到太阳落下时,它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地平线。这意味着"日照时间"(太阳几何中心通过地平线的时间)会比我们直观感觉到的日出日落时间要长。在春分时节,由于昼夜时长接近,这个折射效应的影响相对显著,会使得实际的日照时间略长于12小时,而黑夜时间略短于12小时。 3.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春分也被网友称为春季中的C位节气,因为这一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90日之半。春分过后,北半球昼长夜短,春和景明。但其实,所谓的昼夜平分只是理论说法。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在太阳还稍稍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已经能看见它缓缓升起了。因此,白天实际上会稍长于黑夜。

来源: 央视网

发布于 2025-08-12 10:43
收藏
1
上一篇:今日秋分,昼夜平分,共赏金秋美景 下一篇:知否?秋分并非“平分秋天”,白天比黑夜长约20分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