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钟声悠扬,唤醒感恩记忆,消融心中烦恼

寒山寺钟声悠扬,唤醒感恩记忆,消融心中烦恼"/

这句话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它将寒山寺钟声的象征意义从通常的“警示”、“超脱”或“普度众生”引向了更个人化、更内省的“感恩”。这是一种非常独特而深刻的解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这句话:
1. "对比传统解读": "传统上",寒山寺钟声常被视为对尘世烦恼的提醒,是对喧嚣的涤荡,是寻求内心平静或寄托哀思的象征(如《枫桥夜泊》中的意境)。 "这句话则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它不是钟声“消除”了烦恼,而是钟声本身成为了“感恩”的载体和表达。
2. "“消散的烦恼”": 这里的“消散”可能指烦恼的暂时减弱或被遗忘,但更可能是指烦恼本身是虚幻、短暂、不值得执着的东西。 钟声不是去“处理”烦恼,而是提醒人们看透烦恼的虚幻,从而获得一种超越。
3. "“久远的感恩”": "“久远”":感恩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积累的、深刻的、贯穿生命始终的情感。它可能是对生命本身的、对过往经历(无论好坏)、对他人帮助、对宇宙自然的。 "“感恩”":这是一种积极

相关内容:



到苏州,送别公历年的最后一天,寒山寺的钟声,一年又一年。

出了高铁苏州站,先乘地铁到木渎,这颇有名气的古镇,还没来过。天色有些阴,人气倒不减,熙熙攘攘色调鲜艳。江南老镇,都是水网中的聚落,河道、石桥、木船,切分又连接着粉墙黛瓦,承载着百姓有苦有乐的生活。

河岸有一家“初见书店”,店名让人一叹,让人想到假借仓央嘉措的伤情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拐个弯,发现书店的后墙上还画了一只大龙猫,这书店的治愈风,原来藏在后面。

木渎的特产是枣泥麻饼,芝麻很香,枣泥很细,初吃觉得过甜,每年都吃一点儿,却也渐渐习惯,就像和一个人处久了,不适应的地方反而改变了彼此,变成相依的必须。心里暖暖地买了两盒,带回上海延续心意。

很快去寒山寺,寺里有寒山和拾得。这两位佛界的罗汉,化为人间的苦行僧,经历了种种甘苦,于是有一番深切的对谈: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对话被书写在东山紫金庵的显赫处,也于去年登山看到,豁然一亮,又低头品味儿,感觉有些怆然。人世有明有暗,犹如月有阴晴圆缺。黑暗“不要理他”,光明仍需珍惜。于是心里默默加了一段:

拾得问寒山:“世间有人暖我、助我、誉我、励我、厚我、护我、爱我、怡我,如何回报乎?”

寒山曰:“只要谢他、育他、许他、顾他、忆他、知他、伴他、惜他,一生一世你不负他。”

这就是年年到寒山寺听钟的心情啊,108声长鸣,飘荡在冬夜的天空与大地。它不是消散的烦恼,而是久远的感恩。感恩一切善良的人们,感恩天造地设的相遇,感恩繁星下温馨的想念……(梁永安)

发布于 2025-08-12 09:42
收藏
1
上一篇:枫叶飘落枫桥夜泊,秋意盎然的古韵时光 下一篇:小记醉南湖,探寻传统佳酿的魅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