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钢化玻璃安全吗?
玻璃栈道看起来很美,也很刺激,但是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脚下的钢化玻璃能够承受多少重量和多大的冲击力呢?








玻璃栈道将有自己的建设标准
从科学角度来说,玻璃栈道的安全系数不需要过多担心,不过,玻璃栈道的安全保证还需要有规范的建筑标准和监管主体,以加强玻璃栈道在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监管,就是说玻璃栈道作为游览景点,一系列的配套监管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目前各地景区争相建设建玻璃栈道以吸引游客,但玻璃栈道的建设尚无国家标准可循。以北京市为例,各大景区现有玻璃栈道、玻璃桥、玻璃平台等建筑十几处,均未在市旅游委备案。而在全国范围内,20个省区市的250多条玻璃栈道,均无明确行业标准和监管主体。
玻璃栈道多是高悬山腰,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头顶高空,脚下是透明的玻璃板,景色一览无遗。但是钢化玻璃的安全标准,主要出自建筑用外墙玻璃适用的相关规定,能否适用于高空玻璃栈道或景观平台载体,还没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与修建于摩天大厦中的玻璃观景台不同,景区观景台多修建于山顶旁或峡谷之上,环境更具有复杂性;降雨降雪后,露天的玻璃栈道是否具备足够的防滑能力;对于有潜在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的游客,一旦在栈桥上出现身体不适,远离市区的自然风光景区,是否具备足够的急救能力。为此,有关部门和景区必须加强对玻璃栈道的维护和管理。在北京市2017年旅游安全工作会议上,该市旅游委负责人表示,按照北京市安委会相关要求,在玻璃栈道的安全管理措施出台之前,相关企业要停止这类旅游设施的建设。据了解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抓紧起草《地板、踏步和悬空步道用玻璃安全性能评价及测试方法》国家标准,预计该标准将在2017年下半年完成。怕高是恐高症吗?
排除了对玻璃栈道安全性的担忧,很多人走上玻璃栈道还是会吓得腿软,至少本期学姐东方就因为“我怕高,我有恐高症”,所以至今没敢在玻璃栈道上迈出过一步。不过怕高和恐高症,其实差距还是挺大的。
怕高,更多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机制。比如玻璃栈道高悬空中,人们站在上面吓得腿软也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不害怕反而不正常。这属于一种非常普遍的“恐高”情绪反应,但还不能上升到“恐高症”的程度。要想克服“怕高”,内心的自我对话很重要。首先,在接近高处之前,告诉自己“这个地方很安全,别人都没事,我尽管有点担心,但也不会怎样的”,同时提醒自己一会儿就离开了。其次,恐高的人对视觉改变很敏感,在登高的过程中,可以轻轻闭上眼睛,减少视觉信息的刺激,同时进行均匀的深呼吸。最后,可以从低往高地慢慢适应,比如先站在离地3米的地方、再逐渐增加高度,进行“脱敏”。当然,如果这些努力全都不奏效,就应该找心理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相关链接这些玻璃栈道你敢挑战吗?
玻璃观景台最早是用来俯瞰市容的。修建于1994年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玻璃走道,可以让游客从342米高空俯瞰整个多伦多美景,这是世界上首个玻璃步道。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体验设施,玻璃栈道(廊道)诞生于2007年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U型观光台。玻璃栈道这一概念被引入国内后,国内各大景区竞相上马,目前,全国20个省区市共有250多条玻璃栈道,长度和高度的数字也不断被刷新。下面几个国内的玻璃栈道,你敢来挑战吗?一、重庆市“A”型天空悬廊,桥面铺设全透明玻璃,全长200米,向外悬挑近70米,是目前世界最长的悬挑空中玻璃走廊。
二、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悬于山顶西线,长60米,宽1.6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