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联体成员
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正式颁布《蒙古文字国家大纲》,决定从2025年起废除西里尔蒙古文(新蒙文),将全面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即俗称的传统蒙文或老蒙文。

独立国协地形图
蒙古并不是第一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早在2017年就做出了类似的决定。2019年9月24日,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民族领袖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表示:
“对哈萨克文字进行改革、逐步过渡到拉丁字母规范,是促进哈萨克斯坦融入世界文明的重要手段。哈萨克斯坦在民族间和谐和宽容方面,可以称得上国际典范。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逐步实现哈萨克文字向拉丁字母规范的过渡是非常重要的。”

哈萨克
哈萨克斯坦文字转换历史,不是文化自然演化的过程,而是人为的塑造,决策最终决定一个国家使用何种字母。至于每次的文字转换,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意识,到底带来怎样的改变,是否符合文字转换时的期待,很少有人去深究。

示意图
壹
哈萨克斯坦为何要改变文字?

哈萨克民族分布图
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语言众多,1820万人口说着117种不同的语言。官方语言有三种,分别是哈萨克语、俄语和英语。尽管俄语依然是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语言,但哈萨克语的地位与日俱增,同时还大力倡导“国语”的使用,在《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中,哈萨克语被称作是“精神支柱”。

“哈萨克斯坦-2050年”中,纳扎尔巴耶夫一锤定音:哈萨克在2025年将完成全面转换为拉丁字母。
哈萨克斯坦历来就是中亚的战略要地,多次文字改革是其在历史上几经易主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历史上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曾使用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文字,逐渐取代了古代北欧文字的地位。1924年,为了让字母更好地对应语音,苏联对哈萨克斯坦沿用千年的阿拉伯语字母表进行了一些调整,5年后,阿拉伯字母正式退役,让位于拉丁字母。

1954年前苏联地形图,哈萨克加盟共和国
苏联在1940年代的俄罗斯化政策下,引进西里尔字母,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官方文字,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的官方文字,也是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族使用的文字。
1991年1月24 日哈萨克斯坦《母语》报上发表了题为《拉丁字母表情景远大》的文章,建议把斯拉夫字母改为拉丁字母。从此,在哈萨克斯坦学术界开始了一场持久的讨论,支持者认为改用拉丁字母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里尔字母
哈萨克斯坦是最后一个宣告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迅速回温,以西方模式为范本的声音越来越多,哈萨克斯坦人开始学习英语,采用拉丁文字系统也提上日程。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的专家认为,使用拉丁字母能与西方大多数国家联系更紧密,“字母改革”将给国家带来积极影响。如土耳其在1928年,从阿拉伯文字转向拉丁文。阿塞拜疆的年轻人在使用拉丁字母后,很快就适应了英语世界。

哈萨克
贰
哈萨克斯坦的文字改革:从西里尔字母到拉丁字母背后的故事

中亚-西亚
2017年10月26日哈萨克斯坦时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签署总统令,将目前哈萨克文使用的西里尔字母,到2025年时将完全转换成拉丁字母。2018年2月并正式公告新设计的哈萨克文拉丁字母标准表,准备以32个拉丁字母取代原有的42个西里尔字母。

哈萨克字母转变
哈萨克斯坦对这项将历时7年的项目预算约为2180亿坚戈(6.64亿美元),分三个阶段进行,当中90%将用于教育,出版新的拉丁字母教科书,包括文学课本。

在第一版的标准字母表中,大量的利用撇号来做标注。如2,8,11,17,19,24,25,28及31,共计有9个字母。
在1929年以前,哈萨克文是使用阿拉伯文字母,随着苏联1922年成立,自1924年起,苏联统治的中亚地区被组建为不同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自治州,由于文化整合的必要性,再加上阿拉伯文字母当时被视为是落后的象征,1926年决定改用拉丁字母。
1928年,苏联公布新式字母表,改用拉丁字母的决议对当时的一般人来说没有影响,因为当时中亚地区大部分人口识字率不高。

新式字母表。第一行为印刷体,第二行为书写体,第三行为相对应的阿拉伯文字母。
1940年,苏联决议取消拉丁字母而改用和俄文字母相同的西里尔字母。主要理由是文书达到统一,而在学校教育中,只要用一套文字系统即可。

哈萨克斯坦地表起伏程度图
1940年由拉丁字母过渡到西里尔字母也不是一个困难的工程,因为不仅当时一般人尚未完全习惯拉丁字母,此外当时大部分人识字率仍然不高。

哈萨克共和国卫队
通过西里尔字母,许多民族被彻底融入苏联的普通教育系统,如果以一代20年来算,迄今至少有三代人是从西里尔字母获得现代教育。

新字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取代现行的西里尔字母。
在哈萨克,关于字母使用的问题不是个新的议题。苏联各民族追寻民族自我认同的风潮兴起,文字使用问题也浮上台面。1989年,当时哈萨克在研拟语言法时就讨论哈萨克文字母拉丁化的问题。

2018年2月21日,哈萨克斯坦市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阿斯塔纳国家图书馆学习新字母。
当时拉丁化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哈萨克文改用拉丁字后,可以快速的接近英文。第二,哈萨克人散居全世界48个国家,基本上都是使用拉丁字母。到2000年时又出现一个新理由:使用拉丁字母更能有效率的推广网络科技。一直到2012年12月,关于使用拉丁字母的分歧,哈萨克一锤定音:哈萨克在2025年将完成全面转换为拉丁字母。

第二版定版的字母表将原来的9个加撇号的字母减为6个,并将撇号改成元音变音符号。
改用拉丁字母将有助于哈萨克语言、文化及经济的现代化与发展。2017年9月,时任总统提到,使用西里尔字母扭曲了哈萨克语本质。例如,哈萨克文字中使用这些符号破坏了哈萨克语本质。

新版的32个字母中只有23个在英语中也有。
不同于1920及1940年代,字母的转换对年轻一代而言不是困难。字母转换过程需耗时8年,自2021年起,文件、护照都以拉丁字母书写,到2024年-2025年则是教育系统和大众传播媒体彻底完成转换。为了完成拉丁化,全国19.2万名国民教育教师必须进行专业培训。

一套新字母——又一套。哈萨克斯坦第二套拉丁文字母更接近英语的拉丁字母而非西里尔字母,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一般哈萨克人对改用拉丁字母持乐观和支持的态度。但是仍有部分人认为,拉丁字母的功能远不及西里尔字母,因为拉丁字母必须要加上许多变音符号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而西里尔字母则没有这种现象。

里海周边
例如,在第一版的标准字母表中,大量的利用撇号来做标注。这种做法明显的是希望,一个音素就由一个符号来表示即可。然而过多的撇号造成阅读的障碍。

中亚地形图
另外一个问题是,原本四个不同的元音,在第一版拉丁字母表中将其整合成两个字母再加撇号完成。由于撇号的使用被认为过多,不容易区分,所以第二版定版的字母表将原来的9个加撇号的字母减为6个,并将撇号改成元音变音符号。
叁
乌兹别克斯坦的经验:成功了吗?

乌兹别克布哈拉街头下棋的老人家提到,完全看不懂孙子的信在写什么。
哈萨克斯坦许多邻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立马不用西里尔字母了,阿塞拜疆1992年就开始用拉丁字母的教科书,土库曼斯坦是1993年。哈萨克斯坦的改变晚了近30年,环境变了,成本难以估算。
中亚各民族,彼此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已经有长久的历史,累积下许多彼此都理解和使用的俗语或是俚语。例如,“笨蛋学习自己的错误,聪明人学习其他人的错误”,或是“同一个耙子踩到两次”。可以通过乌兹别克的经验来观察。

改用拉丁字最终也没有确实的增进土耳其与乌兹别克之间的实质关系
1993年,乌兹别克决定在小学以拉丁字母教授乌兹别克语,1997年则是在一般学校的9年级及三年制的中等技术专门学校开始使用拉丁字母教学。于此同时,乌兹别克同步缩减在学校中俄语授课时数。

俄罗斯邻国
乌兹别克在没有充分准备情形下就推进拉丁字母化,导致当时一年级新生使用的教科书仍有部分是使用西里尔字母,因为教材不足,部分课本甚至必须以苏联时代版本充数。乌兹别克长久以来所接受的是一个俄文系统,所以这不只是教育层面教科书转换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耗时的巨大工程。

匈人自一世纪起逐步自中亚地区西迁进入欧洲,在公元375年起开始与日耳曼等民族开始冲突
此外,一般最常提及的是世代隔阂问题。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一辈是是学习西里尔字。而孙子、孙女一辈则是拉丁字母,这种问题不只是语言使用的问题,还牵涉到文化层面。

中亚
乌兹别克斯坦改用拉丁字最终也没有增进外部关系,还是又转向寻求俄罗斯之间的实质关系,在乌兹别克陆续成立俄罗斯高等院校的分校。

中亚地形和矿产
因此,哈萨克由西里尔字母转换为拉丁字母之后,整套知识系统是否可以快速地与西方世界连接,是一个要审慎观察的事情。

中亚
在实务上,到今天,乌兹别克的教育体系及部分的商业部门虽然已经完全拉丁化,但是报纸印刷品还是无法完全拒绝西里尔字母,而在电视、网络则是拉丁字与西里尔字并存。

中亚棉花
换句话说,花了那么长的时间,乌兹别克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西里尔字母的影响。
肆
“在暗室里找黑猫”:影响无处不在的俄国

哈萨克斯坦地图
根据哈萨克斯坦2016年的人口普查,全国约三分之二的人口为哈萨克族,约20%是俄罗斯民族,但由于苏联多年的统治几乎人人都说俄语,1800多万人口中差不多有94%的人流利掌握俄语,哈萨克语以74%排在第二。

在历年的人口普查中,哈萨克人口中的民族结构呈现下列趋势:(单位:%)
语言使用的频繁程度取决于环境。在受俄罗斯影响的北部省份和城市中心,如阿拉木图和首都努尔-苏丹(阿斯塔纳),日常生活和办公都使用俄语,但在南部和西部地区,则哈萨克语更为普遍。

中亚的俄罗斯人
哈萨克改用拉丁字母放弃西里尔字母,并不是完全基于语言文化因素,因为哈萨克与俄国的多方面关系超过200年,文化和历史的连结已经久远,哈萨克容或在字母的使用上改用拉丁字母而放弃西里尔字母,但是在哈萨克的学校中仍然会继续教授俄语并朗诵普希金的诗歌。

俄语是哈萨克斯坦的城市通用语言,譬如首都。
就欧亚文化的角度来看,和俄语之间互相影响,语言之间有着大量的借词。在俄语中有着太多词汇出现在姓氏及日常生活文化中,例如玻璃杯、雾、西瓜、砖头、钱币、金库等等。

尽管俄罗斯早已褪去当年苏联的威风,但残留的历史遗绪跟记忆还是深深地影响着这些中亚国家,如图中的列宁像
事实上,俄罗斯与欧亚内陆各民族长久以来的互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俄罗斯文化在欧洲文化中的特殊性,这不仅造成欧洲文明如何看待俄罗斯的特殊视角问题,也是俄罗斯如何看待自己无法回避的命题。

一位哈萨克骑手,肩上站着一只金雕
而中亚各国的工业、科技、自然科学等范畴内的各种专业词汇也无法脱离俄文传播的影响。大多数的哈萨克专家都认同,哈萨克文改用拉丁字母主要是著眼于要使哈萨克更趋近欧洲文明及文化传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也说:改用拉丁字母无损于俄语及其他语言使用者的权利,强调不要“在暗室里找黑猫”。

中亚
然而,黑猫在不在暗室里呢?可以从内政及外交两方面来观察。
哈萨克自1936年成为加盟共和国后,俄罗斯人口比例一路上扬,到1991年苏联瓦解前哈萨克人与俄罗斯人比例接近1:1,到1999年普查时,哈萨克族人口才呈现出绝对优势。因此,回顾1991年苏联解体时,几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如乌兹别克斯坦以及阿塞拜疆转用拉丁字母时,当时的哈萨克斯坦反而是拒绝改用拉丁字母。

中亚
原因是什么?因为人口结构中仍然有着大量的俄语人口,这里所说的俄语人口并非单指俄罗斯人,而是指日常生活语言使用或是母语为俄语的人口,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犹太人,日耳曼人及其他。而到2018年俄罗斯人人口只占哈萨克总人口的20%左右,这意味着在文字转换时,非哈萨克因素的影响将相对较小。

中亚地图
由这个角度来看,哈萨克人口中哈萨克人占据优势,哈萨克人家庭的出生率较俄罗斯人口高,子女数也较多,因此推广以拉丁字母的哈萨克文,在未来明显的会较有优势。
哈萨克学者说的最直白:
“虽然哈萨克语在哈萨克宪法中明订为国家语言,而且哈萨克人占全国人口66%,但是,哈萨克语只是法理上的国家语言,事实上俄语的使用还比较普遍。”

中亚
就外部来说,哈萨克除了与苏联各共和国的外交以外,一直致力与美国及其他欧亚国家的关系,哈萨克也是欧盟在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透过文字拉丁化,可以在形式、外表上更接近欧洲文明。
那俄罗斯的态度呢?

中亚及周边
俄罗斯对于哈萨克改用拉丁字母不能有特别的立场,因为这是哈萨克主权国家的内政。唯一希望的是,文字的转换难免有阵痛,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减轻阵痛期带来的负担,让这8年平稳过渡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