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牛排的五大秘籍,掌握这些小诀窍,轻松成为美食达人

挑选牛排的五大秘籍,掌握这些小诀窍,轻松成为美食达人"/

挑选一块美味的牛排,确实有一些小诀窍可以帮助你避开“雷区”,选到心仪的“潜力股”。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看部位 (Know Your Cuts):" 不同部位的肉质、脂肪分布和风味差异很大。 "优质部位 (High-Quality Cuts):" 如菲力牛排 (Filet Mignon)、西冷牛排 (Sirloin)、眼肉牛排 (Ribeye) 通常脂肪分布较好,风味浓郁,是常见的选择。 "了解脂肪 (Understand Fat):" 脂肪是牛排风味的关键。选择脂肪呈白色大理石纹状 (Marbling) 且分布均匀的牛排。不要害怕脂肪,适量的脂肪在烹饪时会融化,增加牛排的汁水和风味。避免选择完全没有脂肪或脂肪呈黄色(可能不新鲜)的牛排。
2. "看色泽 (Look at the Color):" "新鲜牛肉:" 应该是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有光泽。避免选择颜色暗淡、发灰或发黑的牛排,这通常表示不新鲜。
3. "闻气味 (Smell the Aroma):" 新鲜的牛肉应该有淡淡的肉香。如果闻到任何酸味、氨味或其他异味,说明牛肉可能已经变质,不要购买。
4. "看纹理 (Examine the Texture):

相关内容:

在西餐厅遍地的今天,你还不了解牛排吗?今天就让熊熊带你走进牛排的世界。

牛排的种类:

菲力牛排(Filet Mignon):是来自牛腰部的小块里脊肉,相当于猪的里脊肉部位。 Filet Mignon 是法文,“小块里脊肉”的意思,大块一点的里脊肉称为 Tenderloin Steak 。

肋眼牛排(Rib Eye Steak):另一种便宜实惠,口感又受到行家肯定的牛排是肋眼,顾名思义,它取自牛肋脊部位,或许比不上腰脊肉那样嫩,但 “骨边肉” 向来好吃,肋眼就有这种味道。

T 骨牛排(T-bone Steak):T骨牛排取自于牛腰部后面的肉,在分割的时候会保留一块T字形的牛骨,所以才有T骨牛排的称呼。T骨牛排通常份量比较大。

纽约牛排(New York Steak):纽约牛排也是取自上等无骨里脊肉,也称为 Top Loin Steak 或者 Strip Steak 。至于为何称之为纽约牛排,至今无定论。

沙朗牛排 (Sirloin Steak):就像猪肉要带点肥才会好吃,牛排行家偏好的,反而是带点油花嫩筋的部位,一般简称为“沙朗”,基本上皆取自牛只背脊一带最柔嫩的牛肉,但其中各有千秋。

牛小排(Short Ribs/ Baby Ribs):至于取自牛只胸腔左右两侧的牛小排,它带骨带筋又够肥腴的肉质,本来就很多汁耐嚼,特别是采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制成的“台塑牛小排”,嫩而不涩。(注:“台塑牛排”是由中国台湾知名企业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的太太精心研制出的一道全熟牛排。)

点餐术语:

牛排的烹调方式有煎与烤。 Grill是烤架的意思,将牛排放在炭火上直接加热叫做煎,把牛排放到烤箱里加热叫做烤Roast。

Very Rare:极生,煎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外表有烧烤过的痕迹,但是里面还是冷得几乎没有热度。切开时还有血水渗出,但是肉质极嫩,口感多汁。

Rare:生,煎的时间不超过4分钟。外表有烤焦痕迹,里面肉质呈现原来红色,但入口有热度。切开时仍有血水渗出,但是肉质极嫩,口感多汁。

Medium Rare:中生,煎的时间为6~8分钟。外表有烧烤过的痕迹,但是里面已经全面加热,可以感受到热度,但是肉质还是呈现红色。切开时还有稍许血水渗出。

Medium:稍熟,通常说的5-6分熟。煎的时间为8~10分钟。外表呈深褐色,但是里面除了中间部分呈现粉红色外,外围部分呈现烧烤过的褐色。切开时流出褐色肉汁,需要咬上数口才能咽下。

Medium Well:中熟,7分熟。煎的时间为10~12分钟。外表呈深褐色,但是里面除了核心部分呈现少许红色外,外围部分呈现烧烤过的褐色。切开时流出褐色肉汁,需要咬上数口才能咽下。

Well Done:全熟,煎的时间为12~15分钟,外表已有明显烤焦痕迹,热度已经渗入整片肉,里面肉色因为高度加热呈现深褐色。嚼劲十足。

牛排的生熟度(Degree of Cooking)

一般专业大厨的建议:牛排都以三至八分熟为宜;但肉质不同,各有适合的熟度。美国肉类出口协会处长吴秋衡的建议是:精瘦的菲力,三至七分熟;油腴的沙朗、肋眼与纽约客,四至六分熟;带骨的T骨,五至八分熟;牛小排,全熟。

想看更多吗?每天涨姿势,时时无节操,环球美联英语微课堂(微信号:UIEPUBLIC)!

发布于 2025-08-11 13:42
收藏
1
上一篇:这些美食,你能翻译出它们的魅力吗? 下一篇:高富帅必备指南,揭秘西餐牛排中的那些“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