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园黄昏。岳识界摄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
前夕新霁,月光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
译文:
请二哥哥百忙中展读:
前天晚上天终于晴了,月光像把天空洗过一样清澈。我因为珍惜很难遇到这样的清景,不忍心早早睡觉,所以刻漏显示已经三更了,我还在门槛外的梧桐树下赏月。没想到遭受了风寒,竟然病倒了。
注解:
“前夕新霁,月光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这是在隐写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强调贾探春是在思念晴雯,所以才深夜难眠,竟然病倒了。前文分享过,晴雯是长公主的化身,并不是讲述她本人的故事,而是作为妈妈林黛玉的影子而存在。所以,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贾探春想念妈妈林黛玉了。
冷月之下,贾探春病了:伏笔中秋三十五韵的冷月葬花魂。真正葬花的不是冷月,而是冷香丸。探春的这封手札是始于中秋,冷月葬花魂是终于仲秋。整本书的故事,从冷香丸开始,到冷香丸结束。
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耶!
译文:
昨天承蒙您亲自来看望我,之后又几次派丫鬟来问候关切。同时,还派人送来了鲜荔枝和颜真卿的墨迹给我,您对我的疼爱之情真是太深厚了!
注解:
鲜荔枝和颜真卿的墨迹:鲜荔枝下文会交代,是晴雯用白玛瑙碟子都来的,下文讲到时再详细分享。而颜真卿的墨迹,伏笔后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在秋爽斋看到的对联,讲到时再详细分享。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忽思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者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译文:
今天,我一个人在床边或者书桌前默默读书,忽然想起古人历来有一种雅兴。就算是身在名利场中的俗人,也要建一座小小的山水园林,用来招贤纳士,吸引一些幕僚前来依附,说到底是为了结交两三个志同道合的人往来盘桓取乐。或开个诗词论坛,或开个诗社吟诵咏志。虽然只是一时兴起,却成就多少千古佳话。
妹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
译文:
小妹我虽然没有什么才华,但私下里总是听您唠叨石渠宝笈的精妙,加上羡慕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才情。
注解:
泉石:呼应第十七回描写的沁芳溪泻于两石之间,隐喻石渠宝笈。
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银盏。
译文:
风吹过庭院里洒满月光的水榭,真可惜竟然没有诗人在这里筵宴;稻香村的杏花和花漵的桃花美如云霞,是不是值得我们推杯换盏、一醉方休呢?
注解:
银盏:银质小酒杯。这可不是一般人家、一般筵宴可以使用的酒杯。据《国朝宫史》记录,皇太后和皇后有银质茶具、酒具,皇贵妃本人可以使用银器,其他人只能使用铜器或锡器,大众使用的都是瓷器。
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若蒙棹云而来,妹则扫花以待。特此谨奉。
译文:
究竟是谁说的呢?佛学结社修行的有才之人,必须是男子。谢晋在东山广邀文人雅士相会,却偏偏不请女子。如果您愿意驾着祥云而来,我愿意像邯郸记中的卢生一样,做您的扫花使者。特意写下这封信,恭谨迎候大驾。
注解:
莲社:专指佛教的结社,伏笔后文诗社四位诗翁的寓意。强调之所以要写诗社,是佛教中的结社共修,是参禅悟道,也是讲经说法。
棹云而来:呼应贾宝玉齐天大圣的隐喻,是驾驶五彩云而来的意思,呼应莲社的譬喻,强调诗社的特殊性。
扫花:呼应黛玉葬花,强调贾探春之所以要建诗社,是在承接黛玉葬花,写葬花之后的故事。后文用林黛玉的桃花诗和重建桃花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补充交代。两次建诗社,都是缘起于林黛玉的诗词。而扫花又是一个典故,来源于八仙之一吕洞宾到凡间寻找一名扫花使者,于是发生了黄粱一梦的故事。探春自称为扫花使者卢生,暗示她其实是梦醒之后的贾宝玉,也是分身之一。破解的视频和大家分享过,探春当家隐写的是弘历登基之后的困局。所以,探春不是嫡出,而是庶出,暗合弘历以庶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