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吴国政,以“金豆豆”项目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这是一个关于退伍军人吴国政利用“金豆豆”(通常指花生)帮助家乡发展的故事。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版本:
---
"退伍军人吴国政:用“金豆豆”带动家乡发展"
在[某省/某市]的[某县/某镇]乡村,提起退伍军人吴国政,乡亲们总会津津乐道他如何带领大家种植“金豆豆”——花生,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许多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
吴国政年轻时响应号召,保家卫国,在部队度过了光荣的岁月。退伍后,他没有选择大城市的繁华,而是选择回到生养他的家乡,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方。看着乡亲们依旧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他心里总有个念头:怎样才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国政了解到花生(当地人常亲切地称之为“金豆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而且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他想:“花生就是‘金豆豆’,如果种好了,就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钱,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想法有了,但如何落地?吴国政没有急于求成。他深知,要带动乡亲们,自己必须先学在先、干在先。
1. "学习技术,做“金豆豆”专家:" 吴国政利用自己从部队锻炼出的韧劲和学习的热情,四处跑市场、查
相关内容:
得益于丹霞石风化而成的红土哺育和赤水河的滋养,贵州省习水县产的黄豆颗粒饱满,色泽黄亮,是制作豆制品的好原料。
习水县有着800多年的豆制品制作历史,黄豆种植历史久,品质佳。可由于缺少加工工艺、物流成本高,隆兴镇柑甜村的村民很难将小黄豆销售出去。每年种出来的黄豆不是低价处理,就是自己留着做豆腐。
为讨生计大多数村民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村里只留下老幼妇孺。日子紧巴巴地过着,“改变”,成了村里人共同的愿望,吴国政就是其中一个。
36岁的吴国政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这些年,吴国政一直在重庆打拼。当过保安、做过经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别人合伙创业,凭着在部队锻造出的吃苦耐劳品质和努力钻研精神,很快,吴国政成为了豆制食品行业的骨干人才,年薪超过60万元。
自己事业有了起色,可守着“金豆豆”的乡亲们还在吃苦受穷。“如何带领乡亲共同致富”成了吴国政的“心病”。
2017年,借着习水县招商引资的机会,思考良久的吴国政放弃在重庆的优厚待遇,带着多年经营销售豆腐的经验、资源和技术回乡创业。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吴国政的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贵州省三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由于家乡的小黄豆没有品牌、不成规模,赚取的收益只够保本。吴国政就把公司做成集研发、生产、销售、运营、服务为一体的豆制品精加工企业,以品质、口感和服务取胜。
随后,吴国政团结了该县65家企业,创立了贵州省唯一的农产品加工协会——习水县农产品加工协会。在协会里,善于种植的企业专心种植,善于养殖的企业专心养殖,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产品更加优质,企业间形成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物流共享的模式,补齐了贵州省三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短板。
通过两年的努力,贵州省三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员工队伍接近70人,年总产量达到了8000吨。2019年,该公司的黄豆订单合同覆盖习水县23个乡镇街道,发展习水小黄豆基地3.5万亩,带动种植户12196户,其中贫困户达2685户。实现年销售收入2088万元,户均收入从原来的600元提高到了2000元以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