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百科,品味食薄饼,探寻浒苔之谜

闽南话百科,品味食薄饼,探寻浒苔之谜"/

我们来聊聊闽南话中这两个有趣的词语:“食薄饼”和“讲浒苔”。
"1. 食薄饼 (siau bah-bing)"
"字面意思:" 食 (siau) 是吃的意思,薄饼 (bah-bing) 指的是一种薄而大的、通常用绿豆粉或糯米粉制成的饼皮,里面包有各种馅料(如煎蛋、肉松、海苔、笋丝、豆干、香菜等),在铁板上煎制而成。在闽南地区,尤其是在厦门、泉州等地,薄饼是非常有名的传统小吃。 "闽南话用法:" “食薄饼”直接就是指"吃薄饼"这个行为。在闽南话语境里,这不仅仅指吃一种食物,它常常带有"庆祝、聚会、分享"的意味。 "场合:" 吃薄饼通常是在特殊的日子或场合,比如:"婚宴"、"寿宴"、"新年"、"生日"、"满月酒"、"升学宴",或者朋友、亲戚之间的"聚餐"。在这些场合,大家围坐在一起,分食薄饼,象征着团圆、喜庆和分享喜悦。 "文化含义:" 因此,“食薄饼”在闽南话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动词短语,更是一种"社交活动和重要的文化习俗",代表着人情味和节庆

相关内容:

薄饼(读作bé bià)

虾米意术(什么意思):一种闽台风味小吃,也叫润饼。

浒苔(读作hō tí)

虾米意术(什么意思):海藻的一种。

图中左上角的透明碗里即为浒苔。

造句:食薄饼,一定要有浒苔才好呷。(吃润饼,一定要有浒苔才好吃。)

哇嘎理共(让我告诉你)

闽南有三月节、清明节食薄饼的风俗,现在薄饼已成为闽南有名的风味小吃,当然,闽北等地也有吃薄饼的习惯,只是口味上有些许差别。在闽南,不仅餐桌上有它的位置,大街小巷也都在卖,人们随时可以品尝。

薄饼皮湿而不燥、润而不黏,所以闽南人也称它为“润饼”。薄饼馅品种可多可少,常用高丽菜、胡萝卜、豌豆等切成细条或丝状,另加豆芽、韭菜、豆干,若再放些肉丝、海蛎、香菇更好,熬煮后做馅。

这里要重点介绍一种很有特色的作料——浒苔,是海藻的一种,采自海边,洗净后曝晒,碾碎后经热锅微火焙燥而成,味道鲜脆,使薄饼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名人和薄饼

林语堂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有一次他夫人亲自下厨做薄饼,想方设法去买浒苔做佐料,请鲁迅先生和其他客人到家里吃饭,当时林夫人卷了个小枕头似的薄饼,递给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左咬一口,右咬一口,中间又一口才吃下去。鲁迅因此对薄饼印象深刻,多年后回忆起吃薄饼的场景,仍觉得十分有趣。

发布于 2025-08-10 16:43
收藏
1
上一篇:好呷的秘诀,卷起来!一招解锁美味烹饪新境界 下一篇:百年小吃传声名,孝道文化代代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