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各区GDP排名,海淀区GDP突破1.3万亿,昌平、怀柔分列第七和第十二

2024年北京市各区GDP排名,海淀区GDP突破1.3万亿,昌平、怀柔分列第七和第十二"/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公报,2024年北京市16个区的GDP数据已经出炉。以下是各区的GDP数据(单位:亿元人民币):
1. "海淀区":12995.8 亿元,同比增长5.1% 2. "朝阳区":12512.7 亿元,同比增长5.0% 3. "西城区":5853.4 亿元,同比增长5.1% 4. "东城区":4035.2 亿元,同比增长5.1% 5. "丰台区":6341.6 亿元,同比增长5.2% 6. "石景山区":1480.1 亿元,同比增长5.0% 7. "昌平区":4398.4 亿元,同比增长5.0% 8. "通州区":9491.2 亿元,同比增长5.0% 9. "顺义区":5808.6 亿元,同比增长5.1% 10. "大兴区":6256.4 亿元,同比增长5.1% 11. "门头沟区":727.5 亿元,同比增长5.0% 12. "怀柔区":3262.4 亿元,同比增长5.0% 13. "平谷区":2653.7 亿元,同比增长5.0% 14. "密云区":1519.1 亿元,

相关内容:


北京人均GDP冲到22.8万,这数字看着真牛!

可常住人口又少了2.6万,钱包也没跟着鼓起来,数字繁荣和咱普通人的日子,好像隔着条长安街那么宽。

人均22.8万,折算超3万美元,全国省级第一的牌子确实闪亮。

三产占了85%还多,信息、金融这些高端产业扛起了八成的增长,听着就“高大上”。

但细看,冷热不均太明显了。

市场总消费只涨了2%,网上买东西倒是热闹,占了零售大头,可线下实体店的冷清,逛街的人最有体会。

工资性收入涨了近6%,算是亮点,但财产净收入反而跌了,房租、理财这些进项不增反降,普通家庭想靠资产增值多点收入,路子有点窄。

更扎眼的是人又少了。

常住人口连续下降,少2.6万看着不多,可这趋势连着几年了。

年轻人留下打拼的成本,房价、落户、孩子上学,哪座山都不好翻。

高端产业造富能力强,可带不动普罗大众的腰包。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万,算下来月均七千出头,和那22.8万的人均GDP一对比,差距不是一般大。

钱没同步流进大多数人口袋,增长的质量就得打个问号。

统计公报里也提了,数据修订涉及核算方法调整,自有住房服务折算这些技术调整,客观上推高了GDP总量。

数字好看了,但咱日常开销的压力,可一点没因为统计方法变轻。

看着光鲜的人均GDP,不能光顾着乐。

人口持续外流是个警讯,消费拉不动说明内需根基不牢。

产业升级不能只在云端,得让更多普通行业、普通劳动者感受到发展的温度。

收入涨得慢,尤其财产性收入这块短板,直接削弱了大家的获得感和消费底气。

新质生产力要发展,但最终得落到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福祉提升上。

高质量发展,得让数字和民生对上账才行。

---

人均3.2万美元?统计局算的吧。

我工资条咋没跟上这节奏?

房租又涨了是真的。

常住人口又降了。

留不住人,再高的平均数也是虚的。

身边好几个朋友琢磨回老家了。

消费涨2%……

商场里人是少了。

网购方便,可逛街的烟火气淡了。

工资涨点是好事。

但房租、理财这些“睡后收入”不灵了。

钱袋子还是紧巴巴的。

高端产业贡献八成增长?

听着厉害。

可跟咱普通打工人关系有多大?

码农、金融精英毕竟少数。

数字再漂亮,不如菜篮子轻一点。

不如房贷压力小一点。

高质量发展,得让老百姓摸得着才算数。

发布于 2025-08-09 22:58
收藏
1
上一篇:北京市各区经济实力排名揭秘,哪个区最富? 下一篇:北京市各区经济实力大比拼,揭秘哪个区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