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养的生态山水名城。这座坐落在广西的美丽城市,不仅以山水甲天下著称,并且美味佳肴甚多,加之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共同绘就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那么,桂林有哪些地方特色美食呢?今天我们就来领略桂林美食的“美”!
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起源于荔浦民间厨师,是桂林传统宴席的名菜,荣获“全国名菜”的美誉。据记载,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就由荔浦民间厨师创制,而后流传至各地,成为了广西的名菜。
制作时,芋头需先用油炸,如此口感更香。以荔浦芋和五花肉为主要食材,将芋头与五花肉相间相叠。而在烹饪时间和火候方面,民间有趣地称,荔浦芋扣肉中的芋头和五花肉要蒸到“你侬我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方可食用。荔浦芋扣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芋片芳香、烂而不糜、肉片味醇、松粉软糯,食之令人难忘,仿佛置身于软糯香甜的仙境之中。
阳朔啤酒鱼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走进阳朔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阳朔啤酒鱼的醒目招牌,独领风骚的阳朔啤酒鱼令人食欲大动,汤汁浓郁、鱼肉细嫩,辣而不燥,香滑可口,具有神奇而浓厚的东方韵味,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
阳朔啤酒鱼的出名,在于用料的讲究,要想做出地道的啤酒鱼,主要有两大绝招:一是要用阳朔漓江中现打上来的新鲜活鲤鱼;二是要用漓江的水来煮鱼,并且要加上新鲜的番茄和青红椒,再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再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香酥鲜嫩,让人欲罢不能。
恭城油茶

恭城油茶是恭城瑶胞的一种传统食品,据史料记载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方法特别讲究,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经油炒、捶打、熬煮等多道工序制成,具有浓郁的茶香和独特的风味。在食用时,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葱花、香菜、炒米等配料。
在恭城,家家户户都有打油茶待客的习俗,其制作独特,具有提神醒脑、消食健胃、祛湿避瘴的功效。恭城油茶不仅是一种美食,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文化内涵。它被认为与恭城人的长寿秘诀有关,因为该地区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作为桂林美食的名片,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据钱钟书的《管锥编》考证,有文献记载的米粉最早起源于江西一带,而桂林正处在湘赣通向两广的必经之路湘桂走廊上。如果要说广西的哪一碗粉最有历史,桂林当仁不让。
桂林的早晨,是从一碗桂林米粉开始的,籼米磨成的米粉,搭配上特制的卤水,无论是干拌还是汤粉,都能让人回味无穷。最传统正宗的桂林米粉,是以其白、嫩、爽、香的特点吸引了八方食客。米粉制作工艺源于传统,优于传统,以独创的米粉香滑、卤水香浓、佐料丰富等优势,这也是正宗桂林米粉所要具备的独特口感优势。对于桂林人来说,这是无法复刻的乡愁美味,离开家乡,每一碗米粉都成了将就。
荷叶粉蒸肉

粉蒸肉是桂林的民间经典菜肴,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民间对猪肉极为喜爱,想尽办法变换着花样来烹饪。粉蒸肉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烹调方法,用荷叶包裹增添了荷叶的清香,而且口感不油不腻,这便是大众钟情和喜欢它的原因。
粉蒸肉千家万户都会制作。先把五花肉切成片腌入味,将米按一定比例磨成米粉,加水拌匀后裹在五花肉上,装入以荷叶垫底的蒸笼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粉蒸肉下面常用土豆、红薯、青豆或芋头铺垫,然后用大火蒸熟透。这道菜爽口不腻,妇孺皆爱,深受民间喜爱。
全州醋血鸭

全州醋血鸭系桂北名菜,是全州菜肴中的三绝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在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大力引荐下,这道菜还成为了晚清宫廷的皇家菜谱。
醋血鸭的制作原料通常选用仔鸭,以当地的“小头鸭”为佳,配以酸芋苗、酸子姜、干辣椒、酸红辣椒、陈皮、八角、沙姜、生抽、蚝油、高汤、料酒、胡椒粉、茶油等调料。在制作过程中,会将鸭血加入酸基菜水,使其凝固并去腥,再与鸭肉一起炒制。这道菜的特点是鸭块呈酱色,质地适口,咸鲜微酸,香辣浓郁。
桂林美食尚多,道道精妙出色,卓尔不群。一些佳肴文化底蕴厚重,历史悠久,视为当地名片。当然还有很多,如平乐十八酿、灵川狗肉、灌阳油茶、桂林炒田螺、荷叶八宝鸭、全州禾花鱼等等。桂林菜肴取材严谨,口味醇厚,色泽浓重,老幼咸宜,口味多元,讲究实惠,制法独特,颇富乡土气息。食材运用广泛,以生态、自然、绿色、健康著称。一些菜点虽朴实无华,但匠心独运,在桂林,还有更多的美食等你来解锁。你还知道哪些桂林美食,欢迎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