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说】丰台史话(104),金中都丽泽门探秘——揭秘金中都的前世今生篇章一

【FENG说】丰台史话(104),金中都丽泽门探秘——揭秘金中都的前世今生篇章一"/

这是【FENG说】丰台史话(104)丨金中都的前世今生:从丽泽门说起(一)的完整内容:
---
"【FENG说】丰台史话(104)丨金中都的前世今生:从丽泽门说起(一)"
大家好,欢迎收听【FENG说丰台史话】。
今天,我们要穿越时空,回到近八百年前,聊聊一座曾经辉煌的都城——金中都,以及它如何与丰台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我们将从一道独特的城门——丽泽门开始,探寻金中都的前世今生。
"金中都:一座“高富帅”的都城"
公元1153年,金朝的完颜亮(历史上著名的“海陵王”)做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迁都。他看中了燕京(今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繁华,决心将其扩建为新的都城,并赐名“中都”。
与之前的辽南京(幽州)和北宋的燕京相比,金中都无论是在规划、规模还是建筑上,都堪称当时亚洲的顶尖水平。
"规划科学":它借鉴了北宋东京汴梁的“里坊制”和唐代长安的“中轴对称”理念,但更注重“开放”和“实用”。整个城市被护城河环绕,中间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宫城(皇城

相关内容:

为积极推进文化丰台建设

展现丰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品质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与丰台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共同推出有声栏目《丰台史话》

为您讲述

发生在咱们家门口的故事……

从丽泽门说起(一)

本期《丰台史话》我们来讲述《金中都的前世今生:从丽泽门说起》(一)。

在繁华的北京西三环南路与丰台北路交汇处,有一座由八座匝道桥、两座通道桥组成的全互通式大型立交桥,为进出丽泽金融商务区提供着便利的通途,这就是丽泽桥。为什么这座桥要以丽泽桥命名呢?这还要从金中都丽泽门说起。

关于金中都丽泽门的具体位置,学界有不同的认识。于杰、于光度编著的《金中都》一书认为丽泽门“在凤凰嘴以北,此处向西通水头庄之路似其关厢一带”。2009 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北京大学教授岳升阳等人经过几年的考察研究,绘制了最新的《金中都城图》,认定丽泽门位于马连道水源四厂北的蝎子门村,相比此前学者们认定的位置,北移了数百米。但不论哪种说法,丽泽门的位置都与今天的丽泽桥相距不远,这也正是丽泽桥名称的缘起。

“丽泽”二字源于《周易》第五十八卦之兑卦:丽泽,兑。丽,是并连的意思。丽泽便是“两泽相连”,《周易正义》说“两泽相连,润说之盛,故曰‘丽泽兑’也”。那么丽泽又是怎样同城门扯上关系的呢?这首先要从北宋说起。以丽泽命名为城门大抵始于北宋仁宗时期。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将大名府称为北京,在大名府的殿前设有东西两个门,东面叫凝祥门,西面叫丽泽门。到了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的夏天,宋徽宗下令扩建东京汴梁的延福宫,将延福宫移至大内北拱辰门外。延福宫的东西两侧各设一门,东面的叫晨晖门,西面的仿照北京大名府,叫丽泽门。

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采纳了北宋都城的建筑制度,吸收其建筑风格,将中都城的西南门命名为丽泽门。之所以这样命名,主要还是同这个地方多泉源水泽,符合两泽相连的自然特色,而且符合《易纬·乾凿度》和《文王后天八卦》有关“兑”卦居于西方的卦象特征,因而它同北宋大名府、汴京延福宫的“丽泽门”一样都居于城西。

关于金中都丽泽门,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1190―1257)曾有诗提及:“双凤箫声隔彩霞,宫莺催赏玉溪花。谁怜丽泽门边柳,瘦倚东风望翠华。”虽然史料中关于金中都丽泽门景象的直接记载不多,但从其仿照汴京城规制以及当年金中都之繁盛而推想,兼之至今丽泽地区仍保留的水头庄、万泉寺等与水有关的地名,可以想见当年金中都丽泽门的景致应与汴京丽泽门有遥相呼应之美,异曲同工之妙。

完颜亮迁都中都以后,金王朝中央统治机构迁至燕京,丽泽门扼守金中都外城西南方,是金中都进出西南、联络中原地区的必经之地。由于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丽泽门的名字留在了许多典籍的记载中。如《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载,金兴定四年二月,丘处机初至燕,“二十二日至卢沟,京官士庶僧道郊迎。是日,由丽泽门入”。《元史·王磐传》又载,元世祖至元中,太常少卿王磐致仕,“皇太子赐宴圣安寺,公卿百官出送丽泽门外,缙绅以为荣”。可见,当年丽泽门作为金中都城西南门户,见证了无数迎亲送友、商贾往来的繁荣场景。


预知后事如何?

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来源:北京丰台

发布于 2025-08-09 21:58
收藏
1
上一篇:丽泽门,探寻千年古门的沧桑溯源之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