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荔枝找我约稿的时候,我坐在跟我一样自由散漫大咧咧的法国人航班上,飞行了16个小时之久,靠着一杯上机就点了的white wine从北非睡到了浦东机场。降落打开手机,就收到了一条信息“三三你自己也经营一间民宿一年多了,要不要写点你的观点之类的啊”。写就写呗,酒友与酒友之间的默契很足,无需多言。
作为一个直肠子姑娘,就想正儿八经吐个槽,写一段儿我正在经历着的民宿风潮的真实模样,套路话是在这篇文章里看不到的,所以想喝鸡汤的也走错地方啦。
我做三山雾里这间民宿的初心,就是玩儿;我爱住民宿或者酒店的初心,也是玩儿。

苏州三山雾里
到这,肯定有很多人要说了,“那你不差钱”!我是很讨厌别人这么说的。 我不但差钱,我还缺钱,我只是想得开而已,钱这个东西,你赚到什么时候可以终结? 还有一个就是懂得放弃;一路放弃了很多东西,才开出了它。

苏州三山雾里
我自己住上海太多年,“每天站在高楼上 看着地上的小蚂蚁,它们的头很大,它们的腿很细”突然有一天就开车跑到了西山。环湖42公里的路,行人稀少,湖水微漾,茶园碧绿;瞬间明白了郝云的活着和他那辆反复提及的“JEEP车”之间的关系。最初想着自己整租下来这栋房子,做个不(风)问(情)世(万)事(种)的岛民,而闲置下来的房间就给客人住呗。 没想那么多,也就开出来了。 心也是真大,施工进入最关键时期的时候,还不忘买了张去西安的机票,跑去看朴树演唱会。所以现在看到的三山雾里那个灯牌,有稍微被下面的月亮门挡了一点点.....别问我为什么,工人施工的时候,我不在我不在(掩面)


你以为的乡村生活和真实的之间,多了一个叫滤镜的东西。
中国近几年开出了很多“做大”“做强”“重资本”“高端连锁化”的民宿,请来厉害的设计师,在厉害的地方,做一间厉害的美宿。往大了说那都是为乡土中国做杰出贡献,即使往小了说都是在帮助日趋浮躁的我国子民构筑一个短暂逃离的乌托邦。跟朋友聊起这些轰轰烈烈局势的时候,共同提到了一个观念。这些民宿美则美矣,但大都存在一个问题:过分带着滤镜看待生活。包括主流媒体以及民宿从业者都在不知不觉的美颜着这些乡村生活,试图向大众不厌其烦的说教着“乡村的美”“逃离的美”“诗歌与远方比面包重要的美”。而今时今日,想要体验真正的中国田园式乡村生活,仍需付出一些代价。
比如公共交通的更迭追赶不上民宿主的选址涉足范围,还有乡村生活自身的不便等等。你可以穿着白衬衫牛仔裤,弹着吉他,甩一甩五分发,告诉我,老子就是爱乡村的不发达。但同样,我的朋友来西山岛见我,都知道帮我带一份鸭头。也就是说,我在岛上,每天除了吃太湖三白,也真的吃不到其他东西了。导致现在每次回上海,我就像难民一样,颤抖着双唇去吃一场声势浩大的麻、辣、烫。
我说不出这样的滤镜行为本身好与坏,但总觉得,一段想要走得更远的道路,应先从“平视”一件事情做起。
在个性化和趣味化缺失的大环境下,我们在为同一家叫“逼格”的民宿买单
国内做的民宿,还停留在单一化枯燥化的经营方面,除了一味在建筑外观以及投入资金方面下功夫,并没有代入消费者渴望体验到的品味差异化以及艺术细节处理上的亮点。所有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所有的民宿主都在追赶一两个网红民宿的影子。而民宿主作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个体之一,自身的品味和趣味化丢弃掉。所以我们住的都是同一家民宿,这家民宿的名字叫逼格。
套路化的重资产介入,民宿酒店傻傻分不清
赶往逼格的路上,缺少资金怎么办?还等什么?讲故事啊!艾玛,故事你都不会讲,那众筹啊! 艾玛,这两个你都不会,那你开啥民宿? 一时之间,开出了很多高大上的民宿作品,民宿也终于在妖魔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知乎提问:精品民宿精品酒店 设计师酒店 艺术酒店之间,有什么区别呀?

国外民宿把“套路”用在了哪?
1 我看到了一个个怀揣着职人匠心的民宿主人,他们每一位都堪称软装大师
国外民宿老板,开一间属于自己的BNB,那是一定会一股脑儿充满热忱地把自己得意的收藏品或者品味趋向传达在民宿的每一处小角落的。



我在摩洛哥入住的riad rcif,是一间菲斯国王住过的古董级老殿,现如今运营的主人是一位古建修缮师,同时也在从事设计类工作。面对这样一栋本就是凝固住的历史音乐面前,他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带领一整个家族,历时十几年,小心翼翼、一点一滴修复着。到今天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栋无论从门厅、楼梯处、天井还是卧室等多个角落都散发出艺术气息的“活着的”建筑。每一位住客进门,他都会自豪地向客人展示他的作品(毫无疑问当之无愧的艺术之作);我在入住的三个早餐,接连被彩绘玻璃透在房间光影上的细节惊艳到。



2 浓厚的在地化氛围,一家民宿就是一处目的地旅行
在入住国外BNB的时候,永远期待那一杯因店而异却都在入店第一时间端给我的welcome drink,那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体验之瘾。到了斯里兰卡是一杯高山红茶,到了摩洛哥是一杯“摩洛哥式的威士忌”薄荷茶,到了巴厘岛是一杯鲜榨热带水果果汁.... 一样的东西,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样,每家端上来的待客方式也不同。

我在加勒入住了一家古堡民宿,主人是一位法国女人,她是一个猫控。每天早上穿过民宿的花园时,看到女主人优雅地喝着锡兰红茶逗着猫,就觉得这本身也是一种旅途在地化体验。

3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羁绊,让一栋栋BNB鲜活起来
国外大多民宿,基本都是主人将闲置多余的房间短租给游客。而后游客通过自己的审美喜好、旅行行为爱好侧重点来筛选着一栋栋民居。


入住之后,主人提供人性化地服务给客人,而客人会提供高文明高素质的尊重反馈给主人。住在这样的民宿里,你会看到人与人之间最初的那些美好,纯真自然,毫无造作。 而国内民宿现在经营服务时,从业者(老板大部分都不在店..)与客人之间的交流,离开买卖关系,似乎就变得有一些生硬。(见下文附录篇)
附录「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开这一年多民宿的期间,经历了一些“可爱的人”、“可爱的事”
对话如下:
(一)
“不好意思,我们不能带宠物入住哦”
“为什么?”
“我们不是专业酒店,针对棉麻织物的一些床品无法做到彻底清理,所以不好意思啦”“为什么?狗怎么了?人就比狗高级吗!!”
“这位先生,不好意思,我们并不是这个意思呢。”
“那你们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不让我的狗入住?为什么?!!”
“.................”
世界上如果每一个为什么都能解惑,你怎么还不飞上天?
(二)
“您好,您店可以刷卡吗”
“非常不好意思,我们最近POS机出了些问题,暂时不能”“你们连刷卡都不能!”
“像现金 支付宝 微信都是可以支付的呢”
“你们连刷卡都不支持,还开什么店”
“................”
“老公,我们是在携程订的吧,赶紧给TA家一个差评”
“................”
(三)
我有一次入住杭州某民宿的时候,到店已经傍晚,天色渐暗,大堂也蛮省电,前台小伙子把他的整个人生都窝在了昏暗的前台里面。 第二天用完早餐,我觉得酒店小景做的还不错,摄影瘾犯了,就拿着相机在大堂拍拍小景的时候,他走过来,对话如下。
“我们酒店不可以商业拍摄”
我:“..............”(我在公共场所是一个很怕气氛尴尬的人,尤其感受到了对方的态度强硬,整个人的尴尬癌都犯了,只好默默收起相机)
小伙子走了两步又退回来补充“哦哟,你用手机拍拍么就好了,还用单反!!”
蓝翔技校什么时候开通相亲课程?或者帮缺失多巴胺荷尔蒙的患者找寻生活激情的课程?我一定帮这位小伙子报名!

重庆缙云小驻

大理慢屋
吐槽归吐槽,其实作为一枚旅行上瘾的患者,国外的东南亚和国内的乡村民宿,都是我反复无休止到达的地方。因为他们确实都提供了一处让我沉淀安宁下来的居所。尤其在体验了国内「自带view的大玻璃房内喝着红酒听着马歇尔音响,顺便在按摩浴缸泡个澡」的民宿之后,再去住一些国外的民宿(自带拖鞋、牙刷;古建改造的房子没有热水;房间设施落后简陋),恍惚之间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

桐庐秘境

杭州山舍
“但你能说生根发芽在我国乡村土壤里的这些民宿已经做的很好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显然,我们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
“如果今天整个中国的乡土社会性质已经受到动摇,甚至完全改变,我们又该如何去重振所谓我们的‘优良文化传统’呢?”——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乡土中国选集》。

本期达人介绍:不妥协的妍三三,自媒体人、苏州三山雾里精品民宿老板、自由摄影师、携程签约旅行家,开设有个人微信公众号“不孤独的星球”。
旅行圈里最会做民宿的,民宿主里最不务正业的。喜欢深度慢旅行主义和自驾游,梦想把全世界的古建筑废墟走遍。认为住酒店也是一种目的地旅行,每到一处旅行,入住一家美好酒店是一场完美旅行的必要。
美宿撰稿人招募进行中:
不管你是作家、媒体人、旅游达人还是美宿业主、店长、管家
只要你关注美宿行业,又写得一手好文
欢迎给美宿投稿!
你将获得:高薪稿酬、试睡体验,你还将被参与美宿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让你进一步深入美宿圈!
有意向的话就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哦~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