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建筑小知识(DAY13),探寻千年古塔——大雁塔的奥秘

每天一个建筑小知识(DAY13),探寻千年古塔——大雁塔的奥秘"/

这是今天的建筑小知识:
"每天一个建筑小知识 (DAY13):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1. "建造背景与目的":大雁塔由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唐三藏)主持建造。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历时十七年,带回大量佛经和佛像。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佛教经典,也为了便于后人研习佛法,唐太宗下令在长安城(今西安)的慈恩寺内建造了大雁塔,并将经卷、佛像藏于其中。最初建成于公元652年。
2. "建筑特点": "结构":大雁塔是一座方形砖塔,共七层(外观),呈方形,底座宽约25米,高约64米。塔身由砖砌而成,结构坚固。 "风格":其建筑风格体现了唐代建筑的宏伟、庄重和简洁。塔身呈直线向上,各层之间有明显的收分,使塔身显得挺拔有力。塔身每层都有佛龛、门窗,屋檐下有砖砌的斗拱结构,虽然简化,但依然能看出唐代木构建筑斗拱的影子

相关内容:

隋唐时期佛寺总体上保持着汉式建筑以南北为轴、多进院落排列的布局特征,随着佛寺建筑的汉化,佛塔已经不再是寺院的主题元素,而是成为寺院建筑的一种附属元素,但是佛塔的建造活动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比较流行建塔祈福的观念,而且僧侣墓塔的建造在隋唐也十分普遍。在这一阶段,不仅佛塔的数量大量增加,平面与外观也丰富多样。

汉化之后,佛塔在外形方面以楼阁塔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为主。塔的平面以方形为主,也有六角、八角和圆形。建造塔的材料不外乎为木结构与砖石材料两类,但砖石他也往往细致地模仿木结构塔的样式。除了墓塔多采用砖石材料之外,塔的建造材料与形制之间并无固定的对应关系,佛塔中不同材料亦互有混用。

位于西安的大雁塔,最早被称作唐长安慈恩寺塔。大慈恩寺是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玄奘及其弟子常居于此,并为供奉从天竺带回来的经书卷宗、佛像、舍利等,玄奘上表唐高宗,在皇家的支持下修葺建造,历时两年建成。唐长安慈恩寺塔是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佛寺,是一座阁楼式的砖塔。参考印度的菩提伽耶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新,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但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五十年余后塔身逐渐损坏坍塌。

大雁塔

原有五层,武则天时期倒塌重建,摒弃了当时阳性奇数层高的佛塔建造惯例,而是将大雁塔建成了偶数层,从五层改为十层。后续大雁塔又经历了16次修缮和改建后,目前看到的大雁塔是在明代万历年间重大的维修加固后的工程。目前大雁塔共7层,高约64米,虽经后世修复,但仍保持着唐塔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塔身为方形平面形式,塔体向上逐渐收缩,且层高也逐渐降低,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门楣和门框上都会有精美的佛像雕刻,以及一些用砖这种材料来雕刻的对联。这些遗存下来的碑石对我们研究唐代的各种书法、绘画、雕刻艺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发布于 2025-08-08 16:43
收藏
1
上一篇:大唐盛世地标,西安大雁塔的渊源传奇与辉煌象征 下一篇:探寻大雁塔千年历史,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