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名城,汴京之谜——揭秘汴水的渊源与古都风华

探寻历史名城,汴京之谜——揭秘汴水的渊源与古都风华"/

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汴京”。
"1. “汴京”是哪里?"
“汴京”是"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的"首都"。它指的是今天的"中国河南省开封市"。
"历史背景:" 开封在战国时期就是魏国的都城大梁,后来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首都。到了宋朝,它被定为首都,并正式命名为“汴京”。 "重要性:" 汴京在北宋时期是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经济、文化、政治都非常发达,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都曾在汴京为官或生活。 "结局:"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皇室成员、官员北去,史称“靖康之耻”。从此,北宋灭亡,史称“南宋”。汴京也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所以,简单来说,“汴京”就是指"北宋时期的首都开封"。
"2. “汴”怎么读?"
“汴”的读音是 "biàn"。
"拼音:" biàn

相关内容:

你好,我是云书,一个拼尽全力寻找热爱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您带来干货。

在开封清明上河园的虹桥边,曾见游客举着地图嘀咕:“‘汴(biān)京’是不是现在的北京?”撑船的老伯哈哈大笑:“错啦!这‘汴’读biàn(第四声),是咱们开封的老名字,当年的汴河啊,可是能行龙船的黄金水道!”橹声划过水面,惊起鸥鸟,让这个带着水纹与历史的汉字愈发鲜活——“汴”不是简单的地名符号,而是打开北宋繁华的钥匙,是刻在河流与城郭间的文明密码。


先破音:“汴”不是“边”的孪生兄弟,是带着漕运号子的“biàn”

第一次见到“汴”,十有八九会盯着右边的“卞”读成biān,错啦!

“汴”字的读音为biàn

释义

1. 本义是指一条河流——汴水。汴水是古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河南,流经多个地区,最终汇入黄河。它在古代交通、经济和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 姓

3. 河南开封的别称,开封旧称汴梁,汴京。


出处

“汴”字最早见于《诗经》。在《诗经·鄘风·柏舟》中,有“汎彼柏舟,在彼河侧”之句,其中“河”即指汴水。此外,《左传》中也多次提到汴水,如“晋侯伐郑,入于西门,出于东门,以车五乘先,曰:‘郑有人焉,不可不惩也。’”这里的“郑”即指河南郑州,汴水穿城而过,成为重要的地理标志。

组词

1. 汴河:指古代的汴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河流之一,曾是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重要水道。

2. 汴梁:古地名,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时期称为东京,是中国古代四大古都之一。

3. 汴州:古代行政区划名称,治所在今河南开封,是唐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4. 汴水:即汴河,古代重要的河流,因流经河南而得名。

5. 汴堤:汴河两岸的堤坝,用于防洪和保护河道。

6. 汴桥:汴河上的桥梁,古代交通的重要设施。

7. 汴城:指开封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8. 汴路:汴河沿岸的交通要道,古代重要的运输线路。

9. 汴岸:汴河的河岸,古代重要的地理标志。

10. 汴浦:汴河的入海口,是古代重要的港口之一。

11. 汴渠:汴河的支流,用于灌溉和运输。

12. 汴亭:汴河沿岸的亭台建筑,古代重要的休息场所。

13. 汴驿:汴河沿岸的驿站,用于传递公文和接待官员。

14. 汴津:汴河的渡口,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

15. 汴苑:汴河沿岸的皇家园林,古代重要的休闲场所。

16. 汴泽:汴河附近的湖泊,古代重要的水源地。

17. 汴陌:汴河沿岸的小路,古代重要的交通线路。

18. 汴渚:汴河中的小洲,古代重要的地理标志。

19. 汴浦:汴河的入海口,古代重要的港口。

20. 汴浦:汴河的入海口,古代重要的港口。

“汴”左边“氵”代表“汴水”,右边“卞”源自“卞邑”(周代封邑,今开封),合起来就是“卞邑之水”。这条河的前世今生堪称传奇:

先秦时期:汴水是鸿沟水系的分支,连接黄河与淮河,《禹贡》称其“浮于淮泗,达于河”,是南北运输的早期通道;


隋唐时期:隋炀帝开凿通济渠,以汴水为核心,让开封成为“漕运中枢”,李白“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写的就是汴水的碧波;

北宋时期:汴水改称“汴河”,经人工疏浚后,“漕引江湖,利尽南海”,每年漕运粮食六百万石,撑起汴京百万人口的繁华,《清明上河图》里的货船、漕夫,都是“汴”字的生动注脚。

“汴京”是什么?藏在《东京梦华录》里的盛世剪影

“汴京”读音为biàn jīng

意思

汴京是北宋时期的都城,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它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经济、文化、政治高度发达,是中国古代四大古都之一。

出处

“汴京”一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东京开封府,汴京也。”这里明确指出汴京即开封府,是北宋的都城。


造句

1. 汴京是中国古代四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 在汴京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宋代文化气息。

3. 汴京的繁华景象在《清明上河图》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4. 汴京作为北宋的都城,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

5. 汴京的夜市热闹非凡,各种美食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作为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因汴水而兴,“汴”字承载着三重荣耀:

1. 地理坐标:古称“汴州”,北周时改名“汴京”,北宋定都后称“东京开封府”,但文人更爱用“汴”字入诗,如秦观“汴水无情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汴”成了乡愁的载体;

2. 经济命脉:汴河穿城而过,城内“虹桥卧波,舟船如织”,《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河上有十三座桥,其中州桥夜市,车马阗咽,至三更绝”,是“汴”字最热闹的模样;

3. 文化符号:汴京是宋词的摇篮、书画的圣地,苏轼在汴河边写“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米芾在汴水畔收藏奇石,“汴”字成了风雅的代名词。

北宋灭亡后,汴河逐渐淤塞,汴京繁华不再,但“汴”字却成了永恒的文化符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汴河上的“客船遇险”场景,是“汴”字的危机记忆;李清照南渡后写“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梅花”,“中州”即汴京,“汴”字成了乱世中的精神原乡;就连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萧峰在汴京城外痛失阿朱,“汴”字也染上了江湖的恩怨情仇。


如今的开封,“汴”字无处不在:鼓楼夜市的招牌写着“汴绣香囊”“汴绣官瓷”,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清明上河园的演出里,演员们重现汴河漕运,号子声里的“汴”字,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 就连开封人打招呼说“去汴河边遛弯儿”,“汴”字都带着护城河的清凉,是刻在方言里的城市记忆。

当我们在开封的老巷里看见“汴绣”的针线、尝到“汴糕”的香甜,便是在触摸“汴”字的温度:它是历史的活水,是文化的舟船,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关于盛世与乡愁的永恒密码。

我是云书,一个拼尽全力寻找热爱的人,希望同频的你我,一起向着光,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关注【云书笔记】,和大家一起成长。

发布于 2025-08-08 15:43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游客惊叹日本鸟居之美,反问,日本人是否也陶醉于安徽牌坊风韵? 下一篇:汴水悠悠话水解,千年古韵映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