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惊叹日本鸟居之美,反问,日本人是否也陶醉于安徽牌坊风韵?

中国游客惊叹日本鸟居之美,反问,日本人是否也陶醉于安徽牌坊风韵?"/

这个想法确实很有趣,也很有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中国游客在异国他乡时,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熟悉的文化符号去对比和参照的现象。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思考:
1. "文化符号的差异与联想:" "鸟居 (Torii Gate):" 是日本神道教的象征,通常建在神社入口,是进入神圣空间的标志,充满了东方神道文化的独特性。 "牌坊 (Paima):"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于表彰功德、彰显家族荣誉的标志性建筑,常见于古镇、村落,蕴含着儒家文化和宗族观念。
这两种建筑虽然都是各自文化中重要的、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但它们的起源、功能、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都截然不同。一个通往精神信仰的圣地,一个彰显世俗功德的门面。
2. "文化自信与比较心理:"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牌坊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和文化价值。中国游客看到日本独特的鸟居时,可能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自己国家同样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比如牌坊。 这种联想可能源于一种文化自信,觉得“我们中国的牌坊也很厉害,和你们的鸟居一样是重要的文化象征”,或者仅仅是出于对两者视觉上或结构上的某种相似性(比如都是门式结构)的联想。
3

相关内容:

日本京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座城市,它不仅是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完好古朴的建筑古迹,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镇之一,其中有不少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在京都,现代化的生活气息并不是那么浓郁,总有一股穿越时空的错觉。不论唐宋,这里深深吸引着大量中国游客。那么,就这样的一座古都,究竟有哪些古建筑值得一看呢?

位于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的八坂神社,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座古迹之一。这座神社我曾来过两次,分别春秋,虽然游客依然很多,但季候的变化令建筑变得很不一样。八坂神社历史悠久,是日本全国约三千座八坂神社之总本社。

八坂神社内每年举办的重大祭祀活动袛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的三大祭,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如果有幸碰上,一定会使旅途难忘。这座神社据悉是日本关西地区历史最悠久,建筑最古老的神社之一。

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也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除了有大量外国游客慕名而来,也有众多其他城市或地区的日本人来到这里。在八坂神社,每天都会有很多日本人前来敬拜,它像是寺庙一般,但与寺庙又有着极大区别。

记得我第一次去日本旅游时,具体目的地已经记不清了,但十分难忘的就是当时的石头鸟居。鸟居几乎是日本每个神社都会有的一座建筑,它代表神域的入口,用于区分神栖息的神域和人类居住的世俗界。日本人见到它时,或是在进入神社之前,会站在鸟居前,鼓掌三次(具体次数不确定),然后鞠躬,才会进去。

我之所以难忘鸟居,是因为我想到了安徽的徽派建筑的牌坊,作为一名安徽人,牌坊于我而言有太深的熟悉感。当时脑海里就在思考:自隋唐以来,日本就开始搬运、模仿、学习我们的文化。难道当时的遣唐使去了中国更远的地方?如安徽。不过这只是我对历史的想当然。尽管有关日本鸟居的起源,有人说是中国牌坊,也有人认为是印度牌坊(很奇怪的说法)等等,但至今没有考古学证实。

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日本旅行,不妨研究一下鸟居哦。日本京都看鸟居最好的地方无疑是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是许多动漫的取景圣地。但伏见稻荷大社名气太大,游客太多,相比较之下,八坂神社还算幽静一些。可能是我受不了人太多的地方,因而往往会去一些游客相对少,或是错开高峰期。

而我之所以会跟大家推荐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八坂神社的建筑上,有宋韵之美,包括中国古代的禅学。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关系,在奈良时代,中国已有禅学传入日本。而禅学对于日本的影响,不仅是禅宗方面,更是有建筑层次的不同,最有表现力的地方就是日本庭院。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自然建筑的窗棂就是文化的入口。

八坂神社的窗棂是田字格式的,明显有宋代文化的缩影。但与唐代文化交流输出不同的是,历史上的日本有“遣唐使”,但并没有“遣宋使”。南宋时期,即为日本的镰仓时代,茶道与禅宗传入日本,“禅茶一味”在日本茶道圈被视为最高境界,而“禅茶一味”在建筑上也完美体现。

同时,八坂神社也具有日本园林艺术堪称一绝的置景理念“枯山水”,这正是在受到宋朝禅学影响,以悟出禅宗“空寂”的思想下而激发形成的一种园林形式:以砂代水,以石代山。虽然这一景观在微小庭院里会表现得更仔细,但在这里,“以砂代水”是常态,我甚至认为它也替代了芳草。

虽然日本人来到这里会虔诚敬拜,外国游客也许是为了打卡景点,但对于中国游人来说,我认为是有必要去认清这些建筑本质的,不仅仅是来看看,也要明白唐宋文化在日本传承的之区别。我遇到太多同胞将日本大多数文化(不论建筑、服饰、茶道、花艺、饮食等)归咎于盛唐,却忽略了宋朝对日本也有极深的文化影响。

八坂神社原名为“祇园神社”、“祇园社”,后在庆应4年改名“八坂神社”。庆应是日本年号之一,是当时的江户时代,也就是中国明朝。神社始建于齐明天皇2年(656年),时间应该为中国唐贞观时期,这个时候唐朝文化输出日本还很猛烈,但在八坂神社的建筑上,却有宋朝禅学之影。这应该是后来的影响所致,你们觉得呢?

发布于 2025-08-08 15:27
收藏
1
上一篇:瞎扯淡揭秘千本鸟居之谜,探寻日本鸟居背后的文化传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