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市(Xiamen City),简称“厦”或“鹭”,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Ⅰ型大城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沿海,东与大小金门岛、南与漳州市龙海区隔海相望,陆地与泉州市南安市、泉州市安溪县、漳州市长泰区、漳州市龙海区接壤,总面积1700.61平方千米,使用语言为闽南方言。
截至2023年末,厦门市下辖6个区;2024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为535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思明区湖滨北路61号。
厦门市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5
远古时期,厦门岛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西晋年间,置同安县,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厦门城。1935年,设立厦门市,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成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升为副省级市。
厦门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以及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地。
厦门市形成以电子、机械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厦门市是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市境内有胡里山炮台、郑成功纪念馆、南普陀寺等名胜古迹。

历史沿革
远古时,厦门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先秦时期,厦门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此后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
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龙启元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州驻地在晋江县。
南唐保大五年(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至此共历时61年。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同年,复平海军为泉州。
南宋淳祐年间,“三都”地区划属福建路漳州府,为龙溪县永宁乡新恩里,辖域为今海沧区海沧街道、新阳街道、嵩屿街道、海沧农场及集美区南部部分地区。
元朝,属泉州路同安县;“三都”属漳州路龙溪县。
明朝,实行里都图制,厦门为嘉禾里,下设四个都,每个都下辖两个图。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宁卫的中、左两个千户所移驻嘉禾屿,并筑厦门城,此后遂以中左所作为厦门岛的代称。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所辖境域包括厦门岛、鼓浪屿、浯洲(大金门)、烈屿(小金门)等岛屿。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占思明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翌年设立台厦兵备道(雍正五年改为台湾道),管理台湾、厦门两地政务。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驻厦门,“三都”地区属漳州府海澄县。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兴泉道移驻厦门。雍正十二年(1734年),兴泉道改称兴泉永道,管辖兴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三都”所属海澄县属汀漳龙道,管辖汀州府(今长汀)、漳州府、龙岩州。至此,厦门成为福建东南沿海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兴泉道道署驻地(兴化府府城图中有兴泉道道台驻地)
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厦门正式开埠。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厦门鼓浪屿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兴泉永道改名为南路道,辖区不变,后增辖金门县;“三都”地区属汀漳道海澄县。民国三年(1914年),南路道改名厦门道;“三都”地区属汀漳道海澄县。同年4月,厦门岛、金门岛及附近的岛屿(不包括鼓浪屿)从同安县划出成立思明县。民国四年(1915年)1月,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龙汀省随之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海澄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海澄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龙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三都”所属海澄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厦门沦陷。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漳厦战役,同日同安解放。至9月25日,马巷、刘五店、集美、海沧、嵩屿等地先后解放。
10月17日,厦门岛及鼓浪屿解放。10月21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成立,下设思明、开元、厦港、鼓浪屿、禾山5个区。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三都”所属海澄县属第六专区(1950年改漳州专区、龙溪专区),厦门为福建省辖市。
1953年11月,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7年4月,同安县灌口区的东孚等12个乡(镇)划归厦门市。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10月,海澄县海沧、新垵2乡由龙溪专区划归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同安县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千米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1月,成立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直属福建省人民政府。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包括鼓浪屿),并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9月,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合并,厦门市人民政府行使地方和经济特区的双重职能。1987年8月,增设湖里区,郊区改为集美区。1988年4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市内的厦门经济特区(厦门岛)及杏林、海沧地区设立台商投资区。
1992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市集美设立台商投资区。
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行政级别升格为副省级。1997年5月,同安改县为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区、思明区、开元区、杏林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7个区。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行政区调整后,厦门市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厦门市全市。
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在厦门市境内设厦门片区,面积43.78平方千米。
2023年1月,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厦门市设立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定名为“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5月,厦门市下辖6个市辖区: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此外还设立有非正式区划的经济管理区;全市共有37个街道、8个镇、379个社区、147个村;市人民政府驻思明区湖滨北路61号。
思明区
厦港街道
厦港街道、中华街道、梧村街道、滨海街道、鹭江街道、开元街道、筼筜街道、莲前街道、嘉莲街道、鼓浪屿街道
湖里区
禾山街道
禾山街道、湖里街道、殿前街道、江头街道、金山街道
集美区
集美街道
集美街道、杏林街道、侨英街道、杏滨街道、灌口镇、后溪镇
海沧区
嵩屿街道
嵩屿街道、海沧街道、新阳街道、东孚街道
同安区
祥平街道
祥平街道、大同街道、新民街道、西柯街道、祥和街道、新美街道、美林街道、莲花镇、洪塘镇、汀溪镇、五显镇
翔安区
新店街道
新店街道、大嶝街道、马巷街道、凤翔街道、金海街道、香山街道、民安街道、新圩镇、内厝镇
厦门市经济管理区(非正式区划)
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厦门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福建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厦门市位于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东与大小金门岛、南与漳州市龙海区隔海相望,陆地与泉州市南安市、泉州市安溪县、漳州市长泰区、漳州市龙海区接壤。厦门市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
陆地面积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90多平方千米。其中厦门岛面积约为157.76平方千米(含鼓浪屿),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岛屿,全岛海岸线约为234千米。
地形地貌
厦门市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厦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最高的山峰。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云顶山为厦门市最高峰,云顶岩为厦门岛最高峰,日光岩为鼓浪屿最高峰。

厦门市在漫长的地质史上,经历过多次的地壳运动,发生过多次的海水进退。厦门岛上海拔5—10米的一级阶地是约6000年前露出海面的,云顶岩上的岩石(石龄1亿多年)保留着明显的海蚀状态。厦门的地质构造位于闽东火山断拗东缘、闽东南沿海变质带西南,属于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范围,建筑防震设计标准为7.5级。
厦门市海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厦门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小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千米,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线约43千米,适宜建港的深水岸线约27千米。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气候
厦门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厦门市属于淡水资源匮乏的海岛型城市,城市日常用水80%取自九龙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513立方米。已发现的温泉或地热异常点有14处,地热点水温一般为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最高达90摄氏度,总允许开采量为33002立方米/天。水中一般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偏硅酸、氟、溴、氡等化学成分,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土地资源
厦门市土地总面积1700.61平方千米,其中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62.5%,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各占14%和7.7%。耕地土壤类型有6个土类、11个亚类、21个土属、42个土种,多分布在海拔50米左右的低丘、台地和平原,坡度多在25度以下,红壤和水稻土占耕地总面积的78%以上,土壤肥力中下等,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比重较大,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
矿产资源
厦门市金属矿藏资源比较缺乏,已发现的金属矿床、矿点有钍、铁、锰、铜、钨、铅、钛、钼、锌等。花岗岩和砂料是厦门最主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经济价值高,花岗岩地貌和沙滩同时又是厦门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还有高岭土、耐火黏土、砖瓦黏土等,大都分布在同安区和翔安区。
生物资源
厦门市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各类海洋生物近2000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常见鱼类157种、软体动物89种、甲壳类动物127种、藻类139种。厦门海域内的文昌鱼和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鲎为福建省重点保护的珍奇动物。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厦门市鼓浪屿菽庄花园,2000年1月落成,是中国一家钢琴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华侨博物院

华侨博物院,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93号,陈嘉庚于1956年倡办,1959年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是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吕岭路,是由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奥林匹克专题博物馆,也是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27家成员之一,为独立的国际化非盈利性公益机构。博物馆主要功能是宣传奥林匹克文化并向公众展示奥林匹克历史及珍品文物,让公众了解到更多奥林匹克信息和知识,更近距离地接触奥林匹克。体会“更快、更高、更强”使人超越自我、奋发向上的健康人生哲学及重在参与、公正、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理念。
厦门市博物馆

厦门市博物馆,位于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号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于1983年筹建,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旧馆原址位于鼓浪屿的八卦楼。2007年新馆迁至厦门文化艺术中心,新馆建筑面积25300平方米,展厅面积9597平方米,库房面积2800平方米,新馆较之旧馆建筑面积扩大6倍。厦门市博物馆致力于闽台两岸及传世珍贵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利用博物馆直观的展品,宣传文物政策,普及文物知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厦门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日光岩北麓,主楼为一栋的红砖瓦楼。郑成功纪念馆成立于1962年2月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纪念日之际,馆名匾额为郭沫若亲笔题写。全馆共设置七个展室,以各种文物、文献、照片、图表、雕塑、模型三百多件,系统地介绍和展示了郑成功的家史及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的历史过程。陈列品中有多种为国家文物藏品。
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本部内,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下辖的博物馆之一。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著名博物馆,是中国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专科性博物馆。该馆有文物4575号 (每号一件或数十件不等),专用图书7110号(每号一本或数十本不等)。陈列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外民族文物三部分。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位于厦门市湖里区兴隆路23号,由原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综合办公楼(后为湖里区政府办公楼)改建而成,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周年而设立的历史专题纪念馆。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于2008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西侧二楼设有“小平同志视察厦门陈列室”,这是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为厦门经济特区题写“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题词的纪念旧址。陈列室复原了当年邓小平同志题词时的塑像和场景,仿制了当年邓小平同志乘坐的“鹭江号”船舱,陈列并播放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的珍贵图片和音像资料。
交通运输
概况
“十三五”期间,厦门推动交通设施网络高质量发展,大交通格局基本成型;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民满意交通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厦门区域航空枢纽地位基本形成,海西铁路枢纽基本成型,“内外通达、环湾放射”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市民出行体验持续提升,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综合运输智慧化发展。
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旅客运输量1.19亿人次,增长13.7%;旅客周转量623.59亿人公里,增长23.1%;货物运输量4.53亿吨,增长3.8%;货物周转量3620.88亿吨公里,增长6.2%。年末厦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91个(含漳州),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2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11亿吨,下降4.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25.47万标箱,下降2.4%。

进出岛通道
厦门市进出岛通道一览表(截至2023年1月)
高集海堤
2.212千米
厦门岛—集美
厦门大桥
6.695千米
厦门岛—集美
海沧大桥
6.319千米
厦门岛—海沧
集美大桥
8.438千米
厦门岛—集美
杏林大桥
8.53千米
厦门岛—杏林
翔安隧道
8.695千米
厦门岛—翔安
海沧隧道
7.087千米
厦门岛—海沧
航空
厦门市境内机场(截至2021年9月)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市湖里区高崎,距市中心10千米,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于1983年10月通航。2014年12月,4号航站楼正式启用,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上升至2700万人次。据2017年9月机场官网信息显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拥有1条3400米长跑道和2条平行滑行道及10条联络道;停机坪总面积77万平方米,停机位89个;候机楼总建筑面积为23.78万平方米;共通航109个城市,开通境内外航线182条。2016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273.76万人次,同比增长4.2%;货邮吞吐量32.84万吨,同比增长5.7%;起降架次18.35万架次,同比增长1.9%,分别位居中国第11、第12、第13位。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大嶝岛东南端,西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约22千米,西南距离厦门本岛市中心约25千米,为4F级海峡西岸区域国际枢纽机场、海丝门户枢纽机场。2007年7月,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开始选址工作;2014年11月,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大嶝岛场址获批。2022年1月4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航站楼面积为55万平方米,民航站坪设196个机位;2条远距平行跑道分别长3600米和3800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作为全球少见的海岛型机场,是国家批准的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两岸交流门户机场,是中央支持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基础设施。

港口
厦门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枢纽港口、对台航运主要口岸,有通往国际国内的航线,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15位。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港海沧港区
截至2022年5月30日,厦门港共拥有厦门市东渡、海沧、翔安和漳州市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东山、诏安9个港区,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59条,其中国际航线102条、内支线13条、内贸航线44条,通达52个国家和地区(含港台)的141个港口。
2021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7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04.57万标准箱。
铁路
厦门已形成以厦深铁路、龙厦铁路、福厦铁路、鹰厦铁路为骨干,海沧港货运专用线、东渡港货运专用线为支线的“四干两支”的铁路线网格局,运营里程达到146公里。
客运站
厦门站 、厦门北站
货运站
厦门高崎站 、杏林站 、前场站、编组站 、东孚站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铁路线路(截至2021年9月)
鹰厦铁路
起于鹰潭站,止于厦门站
福厦铁路
起于福州站,止于厦门站
龙厦铁路
起于龙岩站,止于厦门站
厦深铁路
起于厦门北站,止于深圳北站
福厦高速铁路199
起于福州南站,途经厦门北站,止于漳州站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截至2021年9月)

中欧班列(厦门-汉堡)
厦门-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波兹南-德国汉堡
中欧班列(厦门-莫斯科)
厦门-满洲里-俄罗斯后贝加尔-俄罗斯莫斯科(昆采沃)
中欧班列(厦门-波兹南)
厦门-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波兹南
中欧班列(厦门-杜伊斯堡)
厦门-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马拉舍维奇-波兰波兹南-德国杜伊斯堡
建发专列(厦门-莫斯科)
厦门-二连浩特-蒙古扎门乌德-俄罗斯沃尔西诺
中亚班列(厦门-阿拉木图)
厦门-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斯特克-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中欧(厦门)班列、中亚班列
公路
截至2023年,厦门市共有3条高速公路、4条国道、4条省道、64条县道等主次干公路和“五桥二隧一海堤”进出岛通道。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不含自然村道)约2119.47公里,其中国道212.27公里,省道203.00公里,县道496.62公里,乡道559.72公里,村道647.8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10.37公里,一级公路515.20公里,二级公路249.48公里,三级公路188.22公里,四级公路1056.20公里。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高速公路(截至2025年2月,含规划线路)
国家高速公路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
起于辽宁沈阳,途经厦门,止于海南海口
厦门—成都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76)
起于厦门,止于四川成都
宁波—东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23)
起于浙江宁波,途经厦门,止于广东东莞
厦门—金门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34,在建)
起于厦门,止于金门
沙县—厦门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17)
起于福建沙县,止于厦门
福建省高速公路
宁德—漳州高速公路(闽高速S11)
起于宁德霞浦,途经厦门,止于漳州东山
沙县—金门高速公路(闽高速S12,规划)
起于三明沙县,途经厦门,止于金门
晋江—同安高速公路(闽高速S58,规划)
起于泉州晋江,止于厦门同安
集美—长泰高速公路(闽高速S62,规划)
起于厦门集美,止于漳州长泰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国道、省道(截至2025年2月,含规划线路)

国道
丹东—东兴公路(国道G228)
起于辽宁丹东,途经厦门,止于广西东兴
高雄—成都公路(国道G319)
起于台湾高雄(规划起点),途经厦门(现状起点),止于四川成都
福州—昆明公路(国道G324)
起于福建福州,途经厦门,止于云南昆明
青田—厦门公路(国道G638)
起于浙江丽水,止于厦门
省道
福建省道209线
起于福州马尾,途经厦门,止于漳州龙文
福建省道213线
起于福州闽清,止于厦门思明
福建省道318线
起于厦门湖里,止于龙岩永定
福建省道507线
起于厦门思明,止于泉州安溪
福建省道529线
起于泉州南安,止于厦门海沧
福建省道530线
起于厦门翔安,止于厦门海沧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国道、省道(截至2025年2月,含规划线路)

公共交通
普通公交
2020年,厦门市全市开通普通公交线路408条,其中常规公交384条、快速公交线路8条、定制公交16条,公交线路总长7036.7千米;全市拥有公交车辆4314台,公交日均客运量约为146.52万人次。
厦门公交
厦门市公交票价标准为:组团内(岛内为一个组团,岛外各行政区各为一个组团)线路,票价均为1元。跨组团线路,线路里程20公里以内(含20公里)的票价1元;线路里程20公里以上的,实行分段计价,每段票价1元,最高票价2元。大站公交线路上车2元,全线票价2元。
出租车
2020年,厦门市全市共有巡游出租车企业9家,巡游出租车5680辆,巡游出租车驾驶员1.7万余名;网约车企业11家,网约车约2.88万辆,驾驶员7.9万余名。
厦门市出租车运价标准为:起步价3公里10元,里程运价每公里2元;等候费(或车速低于每小时12公里)按0.5元/75秒为计费单位,不足75秒不计费,大于或等于75秒计0.5元,大于或等于150秒计1元,以此类推;单次营运里程超过8公里以上部分计收回空费,按里程运价加价50%。每日23:00至次日05:00的夜间,按起步价、里程运价加价20%。
厦门地铁
厦门地铁(Amoy Transit Rail(AMTR),Xiamen Metro),是服务于厦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条线路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营。截至2022年10月,厦门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首通段。线路采用地铁系统,里程总长98.4千米,共设车站87座(开放运营75座)。在建线路共有6段,包括3号线后通段、3号线南延段、4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6号线集美至同安段等线路,在建线路里程总长约118.2千米。
厦门地铁图标

厦门地铁运营线路(截至2023年6月)
厦门地铁1号线 、厦门地铁2号线 、厦门地铁3号线首通段
厦门快速公交
主词条:厦门快速公交
厦门快速公交(Xiamen Bus Rapid Transit),又称厦门BRT,是服务于厦门市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于2008年8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是福建省第一个快速公交系统,也是中国国内第一个采取高架桥模式的快速公交系统。截至2022年5月,厦门快速公交开通运营线路共有7条,包括5条常规线路和2条高峰区间线路,共设车站45座。
厦门快速公交已运营线路(截至2022年5月)
厦门公交快1路
第一码头枢纽站—厦门北站
绿色
厦门公交快2路
第一码头枢纽站—同安枢纽站
黄色
厦门公交快3路
第一码头枢纽站—前埔枢纽站
红色
厦门公交快5路
前埔枢纽站—同安枢纽站
蓝色
厦门公交快6路
前埔枢纽站—厦门北站
橙色
厦门公交快8路
第一码头枢纽站—高崎机场枢纽站
浅紫色
厦门公交快9路
前埔枢纽站—高崎机场枢纽站
浅蓝色
历史文化
城市标志
市花——三角梅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三角梅为厦门市市花。三角梅属于紫茉莉科宝巾属的常绿攀援或披散灌木,木质藤本,叶质薄有光泽,花小,顶生,常三朵簇生于苞片内,三枚大苞片显著,为主要观赏对象。三角梅原产于南美巴西,引种来华,为时已久。其花品种繁多,花色丰富,有红、橙、黄、白、紫等系列色泽及单瓣花、重瓣花和斑叶等多种。三角梅刚柔并济,朴实无华,易于栽植,花色较多,可作盆景。因此,以三角梅为市花,广泛栽种和爱护市花,既可以绿化和美化厦门,又能较好地体现厦门的风貌、厦门人民的性格和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景象。
市鸟——白鹭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白鹭为厦门市市鸟。白鹭属鸟纲鹭科,为世界珍稀鸟类。厦门分布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中国鹭和岩鹭,这也是至今我国记录的仅有的五种。由于它们体羽除岩鹭为暗灰色外,均为雪白色,因此,人们通常统称这五种鹭为白鹭。其中以小白鹭和中白鹭的数量最多,且较为常见。
通行语言
厦门地方上使用闽南方言之厦门话,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的汉语方言。它主要通行于闽南地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部分地区,海南省和广东的雷州半岛一些地区以及浙江、江西、广西、江苏和福建的中部及东北部地区,也有讲闽南方言的“福佬话”(属闽南语“闽台片”)互通。千余年来,闽南、潮汕一带有不少人出洋谋生而相继向外移居。人语相随,东南亚诸国有相当一部分华侨和华裔仍然以闽南方言作为他们的交际工具。

民俗文化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民俗活动。是在中秋节时用于娱乐的一种游戏,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专有名为会饼,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
正月初三忌拜年,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疍民

疍(dàn)民是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终年以舟为家,以渔为业,随处栖泊,逐潮往来,分布于我国浙、闽、粤、琼等省沿海、沿江地带。厦门岛西南隅的厦门港(简称厦港)是疍民聚居地之一。此间疍民的主流是在明末清初郑成功时期形成的,他们大批从九龙江流域来到这里从事捕鱼或造船业为生。疍民自古有崇拜蛇神、断发纹身的风俗,有习水性、善舟楫等特性。厦门疍民习俗于200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厦门疍民习俗内容涉及有婚俗、头饰、渔船、渔法、信仰、饮食、忌讳等以鱼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海洋文化。如婚俗方面:海上结婚则疍船相靠,女到男船,增添一艘夫妻船;如在岸上结婚,渔姑则乘黑轿出嫁,且为夜间过门;有女待嫁则船篷顶必放时令鲜花一盆,嫁时剪花随嫁。再如头饰方面:未婚的疍家男女旧时辫子上都扎有红绳,女性头饰特别大,用“红碰纱”在头上盘缠环绕,称为“烟筒箍”;男性头饰短小,俗称“燕仔尾”。这些以鱼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海洋文化,展现了疍民独树一帜的景观,被誉为闽南文化的一朵奇葩。
拍胸舞

"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等,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考其渊源,甚为古远,从其别具一格的草绳头箍、赤膊上身及粗犷之舞步诸方面考察,专家认为乃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其根据有下述几点:古闽越人居八闽大地,亚热带气候使蛇类大量繁殖,故闽越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并在祭祀舞蹈之时,舞者头上特别箍上一个草绳箍,前端向上翘起三、四寸,末端扎上一段红髻索,舞动之时,那节扎有红髻索的草绳宛如蛇头抖动,既有好看的形象,又寓对蛇神崇敬之意。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闽字从门内一虫。而拍胸舞者头顶上的草绳箍极似篆书的虫字,可证“拍胸舞”渊源之古远。
骑楼文化

骑楼源于西方的外廊式建筑,首见于新加坡。一百多年前,大量闽南民众从厦门“下南洋”,经历过多代人的积累过后,很多人选择返乡回家后,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把骑楼带回故土。开元路,是厦门最早的马路。在10米来宽的街道上,买卖的商品应有尽有,卖米、卖干果、开旅店……那里便于经商,便于人们逛商店,“骑楼”这一从南洋引进的建筑风格也是在开元路首先出现的。之后骑楼风延续到中山路、大生里一带,在短短的十余年内,厦门即成长为一个“骑楼之城”。骑楼建筑一楼沿马路部分建成人行走廊,走廊上方是二楼楼层,就像“骑”在一楼之上。骑楼为商住两用,一楼是走廊和店面,二楼以上全是住家。清朝年间,厦门作为全国被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之一,不少从新加坡回来的闽南人,回乡经商建铺,骑楼“商住合一”的特点,恰巧满足当时的需求。
宗教信仰
厦门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以佛教为主。
闽南古刹有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基督教新街礼拜堂被称为“中华第一圣堂”;天主教厦门教区设于鼓浪屿,是闽南天主教对外交往的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厦门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答嘴鼓、厦门漆线雕技艺、童谣(闽南童谣)、讲古、民间信俗(保生大帝信俗)、中秋节(中秋博饼)、民间信俗(闽台送王船)、抬阁(海沧蜈蚣阁)、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甲戏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歌仔戏

歌仔戏(发音:歌子戏或歌崽戏,后者在台湾较流行),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漳州的传统戏曲,故亦称之为芗剧,后传到台湾并得到进一步发扬。“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用普通话表达就是“小歌”),歌仔戏以掺杂文言的闽南语为主,让社会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词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成为早期闽南地区和台湾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漆线雕

漆线雕,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漆线雕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
送王船

送王船,流传于中国闽南地区(泉州、厦门、漳州)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风景名胜
鼓浪屿

鼓浪屿,2007年5月8日起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岛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屿上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高,被赞为琴岛。主要旅游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废。明初复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诗僧觉光和尚迁建于山前,殿堂院舍齐备,住僧常达百余众,清初又废于兵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又增建大悲阁奉观音菩萨,并以之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相类比,更名为南普陀寺,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参诸和尚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已构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衔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万石植物园,一侧是南普陀寺,一侧是白城沙滩,与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隔海相望。包括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以及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在内的厦门大学早期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环岛路

环岛路,是环绕厦门岛的城市干道,宽60米,双向6车道,为城市一级次干道。机动车道18-24米,非机动车道6-7米,人行道6-8米,绿化带80-100米。白城到黄厝段,1997年2月动工,1998年9月8日竣工。黄厝到前埔段,1999年9月8日竣工。会展中心至香山段,1999年9月动工,2000年9月竣工。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开通香山至五通段。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又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胡里山炮台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
同安影视城

同安影视城,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宫殿,总占地面积1000亩,首期投资达1.35亿元,2009年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同安区首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厦门园林植物园

厦门园林植物园,俗称“万石植物园”,位于厦门岛东南隅的万石山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紧邻中山路商圈。始建于1960年,占地4.9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个植物园,是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植物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是省、市和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首批环境教育基地与保护母亲河生态教育基地。
厦门园林博览苑

厦门园林博览苑,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规划片区总面积6.76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3.03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主展区、生态湿地公园、水景及水上运动、温泉度假村等商业配套设施。园博苑片区规划以半岛、岛屿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组成。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小岛为生态景观岛。
青礁慈济祖宫

青礁慈济祖宫,又称东宫,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为纪念保生大帝吴夲而建,是厦门市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和历史文化古迹。青礁慈济祖宫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北辰山

北辰山,俗称北山岩,是厦门十二道名著风景之一,地处厦门市同安区东北隅,在同安五显镇境内,毗邻南安,距同安城区12千米。1998年被福建省政府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2.2平方千米。为低山丘陵、花岗岩地貌,以十二龙潭瀑布为主要特色。北辰山人文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优美。北辰山的广利庙又名“忠惠尊王庙”,是百姓为纪念被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温封为“闽王”的王审知而建造的。相传农历二月十二日,是“闽王”成仙之日,前后五日,北辰山庙会盛况空前,游人香客如织,鞭炮声与戏曲声不绝于耳,成为独特的民俗景观。北辰山上的“仙宫”尚存有宋、明、清三朝石刻。从北辰山顶飞流而下的瀑布有近千米长,且数千年不干涸。山体由于受水流的长期冲刷而形成一条峡谷和12个从上至下顺势分布的水潭,被称为十二龙潭。北山十二龙潭是厦门二十名景之一。此外北辰山还有仙姑洞、仙女瀑、水天洞、闽王王审知衣冠冢、山门、石龟、石牛、石船、石轿等景观。
金光湖

金光湖,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内田村,距同安城区23千米,厦门市区60千米。林区山形如“湖”状,四周六条山岭和两座小山交相环抱,构成“金”字形,旭日初生、叶露晶莹、金光闪闪,故名“金光湖”。金光湖被誉为“闽南的西双版纳”,林海茫茫,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不胜枚举,林区总面积7768亩,最高海拔845米。
天竺山森林公园

天竺山森林公园,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史载,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并留下浴龙池、浴龙桥、皇帝井等古迹。森林公园内规划建设风情度假区、高级度假酒店区、体育公园区、动物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闽台果蔬花卉区,游客还能在皓月湖垂钓。可森林游览、登山探险、狩猎、野营休憩等。
五缘湾湿地公园

五缘湾湿地公园,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占地85公顷,是厦门最大的公园,也是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五缘湾湿地公园内具有水栖和湿生植物带、水生植物群落、芦苇及湿地区域植物群落,并种植有台湾相思树、木槿、银合欢、睡莲、红树林等植物;栖息在湿地中的鸟类包括9科25种湿地水鸟和17科29种山林和农田鸟类。
野山谷生态乐园

野山谷生态乐园,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境内,距离厦门市中心45千米。旅游区由六大野趣景区构成,分别是热带雨林叠瀑探幽区、金溪峡谷探险区、银溪峡谷野外生存体验区、千亩茶园观光区、森林别墅休闲区、原木游戏娱乐区。旅游区境内因两条长年奔腾不息的金溪、银溪环谷相抱,构成闽南地区罕见的峡谷景观。
观音山海滨旅游休闲区

观音山海滨旅游休闲区,地处厦门城市总体规划“三环三辐射”道路网主骨架的第一环—环岛路上,位于环岛路北段香山至五通段,项目占地面积37.5公顷,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2.4万平方米,停车位1000个。休闲区东临大海,与金门岛遥遥相对,拥有2.8千米长的美丽海滩,大型海滨游泳场;西邻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区、厦门软件园二期;北与翔安隧道相连,南接香山国际游艇码头、厦门国际网球中心及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厦门方特旅游度假区

厦门方特旅游度假区位于厦门市同安区中洲岛,是华强方特集团打造的方特旅游度假集群。度假区由厦门方特梦幻王国、厦门方特东方神画、厦门方特水上乐园和厦门方特假日酒店组成,厦门方特步入‘景+酒’的全新发展阶段。
厦门桥梁博物馆

厦门桥梁博物馆,坐落在海沧大桥东岸锚碇内,这是在大桥硕大的锚碇里建起来的我国第一座桥梁博物馆。它的造型设计、内容丰富、科技手段先进,展示了高科技水平,为海沧大桥增添景色。博物馆由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示馆和海沧大桥监控中心三大部分组成。五层是大桥监控中心。这是海沧大桥交通指挥的核心,她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分析统计、控制高度、文档管理、图像图形显示和自检报警等多种现代化管理功能,显示我国建桥的高科技水平。
名优特产
厦门全年盛产海鲜,种类繁多,有龙虾、鲍鱼、螃蟹,还有虾、螺、贝类等。
特色小吃
面线糊

沙茶面

土笋冻

海蛎煎

炸五香

花生汤

烧肉粽

著名人物
薛令之
(683~756年)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