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秘境大围山,穿越北回归线的绿色璀璨明珠

滇南秘境大围山,穿越北回归线的绿色璀璨明珠"/

这是一篇关于云南大围山森林公园的文章,旨在展现其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的独特魅力:
"滇南秘境大围山: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在云南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藏匿着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大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不仅是动植物的基因宝库,更因其独特地处于北回归线穿境而显得尤为珍贵,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北回归线的特殊印记"
北回归线,这条地球上的重要纬线,大部分地区是赤道地区的沙漠与荒原,生命的禁区。然而,当它穿越云南时,却奇迹般地拥抱了茂密的森林。大围山正是这奇迹的见证者。公园内,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将北回归线紧紧缠绕。这里没有沙漠的荒凉,只有常绿阔叶林的葱郁,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系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打破了北回归线普遍的“生命禁区”印象。大围山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地理认知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强大韧性与生命的顽强意志。
"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大围山之所以闻名遐迩,核心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海拔跨度大,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寒温性针叶林的

相关内容:

来源:人民网

生长在大围山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华盖木,此为华盖木之花。何永明摄

人民网红河9月17日电 (符皓)雾气缭绕的雨林深处,生长有中国特有树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华盖木,也有中国体型最小的原猴类动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倭蜂猴,还有面似人脸的中型猛禽草鸮、形似枯叶的枯叶蝶、与苔藓融为一体的广西棱皮树蛙……这里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围山保护区)。

大围山保护区地跨河口、屏边、个旧、蒙自4县(市),占地43992.6公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围山未曾遭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长期稳定的湿热气候环境成为生物避难所,大量第三纪古老植物在此得以生存而成为古老植物特有属种的保存中心,是全国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也是中国两栖爬行类和原猴类动物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据介绍,大围山保护区境内共有维管植物292科1507属532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其中Ⅰ级19种,Ⅱ级55种;有动物134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4种,其中Ⅰ级10种,Ⅱ级64种。大围山保护区也因此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珍稀动植物基因库”。

大围山山地雨林景观。杨保纲摄

大围山密林深处。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屏边管护分局供图

栖居在大围山的倭蜂猴。杨保纲摄

栖居在大围山的广西棱皮树蛙。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屏边管护分局供图

滇南臭蛙。何永明摄

栖居在大围山的枯叶蝶,形似一片枯叶而得名,因具有最典型的生物拟态而闻名于世。杨保纲摄

大围山生长的云南金钱槭。何永明摄

发布于 2025-08-06 23:13
收藏
1
上一篇:金山奇迹,北回归线上的“生命之源”传奇 下一篇:重庆必尝经典8小吃,本地人回味无穷,你打卡了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