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遭遇家暴,这些关键步骤教你有效收集证据

转!遭遇家暴,这些关键步骤教你有效收集证据"/

遭遇家暴时,收集证据至关重要,这是寻求法律保护、报警或起诉时最有力的武器。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证据收集方法:
"一、 物证 (Physical Evidence)"
1. "伤情照片和视频:"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用手机或其他设备拍摄自己身体各处(尤其是受伤部位)的清晰照片和视频。包括红肿、淤青、破皮、裂口等。 拍摄时最好有参照物(如尺子、家具边缘)或路人、邻居作为背景,以证明伤痕的大小和位置。 如果伤情严重,及时去医院就诊,务必要求医生"验伤、拍照、记录并开具诊断证明或验伤报告"。这是非常关键且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保存好所有医疗记录、病历、处方、缴费单据等。
2. "现场物品:" 如果家暴发生在公共场合或有他人目击,可以尝试收集或要求他人保存与暴力行为相关的物品,如破碎的物品、掉落的衣物碎片等。 保存好自己受伤的衣物、鞋子等。
3. "相关物品:" 保存好施暴者使用的工具(如棍棒、烟灰缸、酒瓶等)如果可能且安全的话。 保存好施暴者写给你的恐吓、威胁、

相关内容: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家庭本应是情感安放的栖息所,然而,家庭暴力不仅使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灵受到伤害,更是对其合法权利的侵犯。

家暴并不是“家务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暴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这一纪念日确立的初衷是消除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暴力”一词显然包含了更丰富的含义。家暴的受害者不再只是妇女儿童等传统意义上的“弱者”,形式也不再只是普遍认知的身体虐待,而是包含了情感冷遇、言语辱骂等更多形式。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我国《民法典》第1042条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官网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公权力应对家庭暴力进行干预,并创设了家庭暴力告诫、人身安全保护令、紧急庇护等重要法律制度。

法案中采用去性别化的用词“家庭成员”,来定义家庭暴力行为的受害者。且未婚同居的情侣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属于家暴的范畴。

来源: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家暴受害人缺少保存和收集证明家暴证据的意识,故使许多家暴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力的处理和追究,以致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后果。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情况下受害人不知道哪些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也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更不知道收集的证据有什么用处。

今天,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家庭暴力受害人证据收集指引》,希望为家庭暴力受害人依法维权提供帮助。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发生家庭暴力时,法律援助机构可以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在诉讼时人民法院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我国对反家庭暴力十分重视,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干预。

一定要记住,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忍一时风平浪静”是不可能的!遇到家庭暴力要注意收集证据、及时报警,以获得政府、社会、司法机关的保护,有效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维护个人的生命健康权。

今天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央视网综合央视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官网、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来源: 央视网

发布于 2025-08-06 20:28
收藏
1
上一篇:共享基经解析,同名ETF对比篇三——芯片ETF与软件ETF,指数跟踪差异深度解析 下一篇:遵循蔬果排行饮食法,有效降低慢性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