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解码中国电子第一街的传奇魅力

深圳华强北,解码中国电子第一街的传奇魅力"/

是的,深圳华强北(Huaqiangbei)被广泛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这个称号非常贴切地概括了它在中国乃至全球电子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
以下是对华强北的几个关键点说明:
1. "产业聚集地":华强北位于深圳福田区,是深圳乃至中国最著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这里密布着数以万计的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供应商、贸易商、工厂和研发设计公司。 2. "产品种类齐全":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几乎任何类型的电子元器件和产品,从最小的电阻电容、芯片,到复杂的电路板、手机、电脑配件、通信设备、自动化设备等等,种类极其丰富。 3. "“世界工厂”的缩影":华强北是全球电子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大量的全球采购商、品牌商、代工厂(OEM/ODM)都在这里寻找货源、下单生产或进行采购。它体现了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世界工厂”的地位。 4. "价格优势与市场活力":华强北以其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而闻名。无论是批发的量还是零售的价,这里通常都能找到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它充满了活力,市场变化迅速。 5. "创新与潮流发源地":虽然以制造闻名,但华强北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电子产品的创新和潮流。许多新产品、

相关内容:

深圳市福田区,以华强北路为中轴,东起上步中路,南到深南路,西到华富路,北至红荔路,这里所形成的商圈有个响亮的名字—“华强北”。

在这里,中轴主干道900多米的街区聚集了密度最高的电子商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子第一街”“亚洲电子第一市”。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这里的商铺经营范围辐射内地乃至东南亚、中东、中欧、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华强北的名称源起1980年代初。当时在上步工业区,成立了一批电子工业企业。华强路只是工业区的一条道路,得名于迁入深圳的兵工厂——华强公司。城市规划的时候,把华强公司附近一条路命名为华强路。

那时华强北所在的上步工业区,一开始就以生产电子、通信、电器产品为主,主要从事“三来一补”加工业。1986年,为了整合分散的小电子企业,实现市场化运营,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和电子工业部磋商决定,以省市所属的电子企业和部属电子企业为基础,吸收其他部门所属电子企业参加,组建深圳电子集团公司。

两年后,深圳电子集团公司更名为赛格电子集团,并设立了中国首家销售国内外电子元器件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赛格电子配套市场,由来自深圳和内地的160多家厂商以及10家港商,以自营自销、联营代销的方式经营,就这样形成了华强北的雏形。

随着深圳从“三来一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DVD、数码相机、MP3等当时的高新电子产品成了热卖商品。中国加入WTO后,华强北的影响力一度延伸到国外,连印度的电脑城里卖的都是“华强北来的产品”。

2007年,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发布,由一个综合指数和四个板块指数组成。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业化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华强北指数”成为反映华强北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产品交易综合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成为全球电子交易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08年,华强北商业街被中国电子商会正式授牌为“中国电子第一街”;位于华强北的深圳赛格电子市场更是被业内冠以“亚洲电子第一市”的美称。自此,华强北作为电子市场“龙头”的地位确立。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冲击,华强北也面临新的挑战。

2017年,福田区政府印发了《华强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全面实施“1222”战略举措:三年内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十大工程”,打造20万平方米以上创新型产业空间,建设20个以上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培育2000个以上创新创业团队。

2018年,福田区政府先后出台若干产业扶持政策,从企业资金、人才引进、空间支持等方面给予华强北片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

从工业区、电子交易市场、再到高新技术孵化区,华强北的转型之路仍在路上。

综合自南方周末、《南方》杂志

海报:林军明

发布于 2025-08-06 06:42
收藏
1
上一篇:守护地球之肾,共筑生态平衡的绿色防线 下一篇:奇迹·笨小孩,揭秘深圳华强北——创造奇迹的电子商贸圣地